第10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5萬標準箱,一年的營業額大概是多少?」馮嘯辰問道。

  陳紵道:「按每個標準箱800美元計算,大約是4000萬美元。」

  「利潤呢?」

  「我粗略測算過,毛利潤率應當在25%左右吧。」

  「也就是說,一年有1000萬美元的毛利,相當於8000萬人民幣?」

  陳紵微微地點了一下頭,看他點頭的幅度,可以猜想他自己心裡也沒譜。其實,陳紵自己按照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毛利率比他所說的25%還要高出一截。但這個數字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利潤太高了,高到超出了他的想像。

  別看陳紵是個留美博士,他骨子裡其實還是一個中國的窮孩子。他剛到美國留學的那幾年,都是靠在中餐館裡端盤子來賺生活費的,那時候,一個月能夠賺到500美元,他都覺得非常滿足了。現在告訴他說一年能夠賺到1000萬美元,讓他如何能夠接受呢?

  馮嘯辰轉頭去看祁瑞倉,問道:「老祁,你的看法呢?」

  祁瑞倉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覺得,這個數字只少不多。」

  馮嘯辰點了點頭,對於在國內辦企業的生產成本,他和祁瑞倉是更有發言權的。陳紵在美國多年,計算成本的時候往往是照著美國公司的標準,因此高估了許多支出,所計算出來的利潤也就降低了。

  「我聽說,陳博士原來是打算自己在美國創業的,那麼應當是有一些自有資金的吧?現在需要4000萬人民幣的投入,陳博士自己能拿出多少呢?」馮嘯辰問道。

  陳紵道:「我手上現在大約有20萬美元左右,都是這些年在美國幫一些企業做技術服務賺到的。我原本的確是打算用這些資金在美國創業的,後來遇到祁師兄,才決定回國來發展。」

  馮嘯辰笑道:「陳博士,剛才老祁說了,即便是充分利用榆北礦機廠和包裝箱廠現有的廠房和設備,也需要再投入4000萬人民幣才能形成規模生產的能力。你手上只有20萬美元,卻想在美國白手起家,你是打算怎麼做呢?」

  陳紵有些尷尬,支吾著說道:「我原來的打算,是想用這20萬美元成立一家公司,然後再去吸引風險投資,利用風險投資來進行發展。」

  「風險投資?」馮嘯辰的眉毛微微皺了起來。

  「哦,風險投資也可以叫作創業投資,是指有些資金向處於初創期的企業進行投資,以換取這些企業的原始股權。如果這些企業未來能夠有很大的發展,那麼風險投資初期投下的一塊錢,未來就可能變成10塊、100塊甚至更多……」陳紵解釋道。

  馮嘯辰擺擺手,道:「我聽說過風險投資這回事。我的意思是說,陳博士想做的是一家實體企業,風險投資恐怕不會感興趣吧?現在美國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投資方向應當是網際網路企業吧?也就是Internet企業。」

  「的確如此,馮總真是太明白了!」陳紵豎起一個大拇指,由衷地贊道。

  在此之前,祁瑞倉也曾向陳紵介紹過馮嘯辰這個人,說他是個思想非常前衛、能力非常強的官員。但在陳紵心目中,覺得祁瑞倉或許是在往馮嘯辰臉上貼金。在陳紵看來,祁瑞倉可以算是思想前衛的人,因為他是曾經在美國留學多年的。而馮嘯辰作為一個本土官員,有能力或許是真的,要論思想有多前衛,那就不好說了。陳紵過去也接觸過國內的官員,知道這些人視野狹窄,見識遠不能與他這個留美博士相比。

  剛才陳紵談到風險投資,忍不住要向馮嘯辰介紹一二,也是因為覺得馮嘯辰可能並不知道這個概念。誰曾想,馮嘯辰非但知道風險投資這回事,還能說出美國資本市場青睞網際網路企業,不看好工業企業,這可出乎陳紵的意料了。

  「馮總說得對,目前美國的風險投資最看重的就是Internet企業,在Internet這個領域裡,缺的只是Idea,Money根本不成問題。只要你有一個Idea,哪怕是糟糕透頂,華爾街的那些銀行家都會發了瘋一樣地給你投資,根本就不在乎什麼回報率。而像我搞的這種工業項目,現在要融資真是難比登天。」陳紵鬱悶地說道。

  馮嘯辰道:「沒關係啊,美國人不投資,我們投。他們願意把錢投到虛擬經濟上去,那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可還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

  陳紵道:「馮總,你可別小看你說的那個虛擬經濟。我在美國的時候,和朋友一起討論過,認為21世紀肯定是信息化的世紀,傳統工業只能被邊緣化。說句老實話,我現在都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學計算機了,否則回國來開個網絡公司,再到美國去融資,隨隨便便就能夠弄到幾千萬美元。」

  「是嗎?那陳博士是不是打算改行去搞網際網路了?」馮嘯辰用調侃的口吻問道。

  「來不及了。」陳紵頗有一些懊喪地說道,「我畢竟不是學計算機的,很多技術問題都弄不明白。再說,學了這麼久的海洋工程,我也的確捨不得放手。」

  「那就好。相信我,不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馮嘯辰說道。

  有關網際網路經濟的前景,恐怕沒有人比馮嘯辰更清楚。時下,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已經開始建設,在未來幾年內也會成為國內的傳奇。再往後,BAT會先後出現,並用短短十幾年時間發展成為三個龐然大物。在這個時期,投身網際網路的確是充滿機會的。但同時,馮嘯辰也非常清楚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曾經倒下去多少「先烈」,許多名噪一時的網站在燒掉了數以億計的資金之後,最終轟然倒地,留下一地的磚瓦碎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