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說了。」李國英道,「我專門交代他要把咱們廠子的實力介紹一下,要說明我們有20多年生產壓力機的經驗。可是羅冶那邊不買帳,說是已經有其他企業接下了這樁業務。不過,他們倒是答應以後有業務的時候會考慮我們,這也算是咱們的一個收穫吧。」

  「好吧,那你們以後也多留點心,別再錯過機會了。」潘才山滿腹狐疑,但在電話里並沒有表現出來。

  掛斷李國英的電話,潘才山馬上便給馮嘯辰打了電話,向他通報此事。馮嘯辰一聽,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哪裡出了岔子。他隨即便撥通了王偉龍的電話,詢問具體情況,王偉龍的回答讓馮嘯辰頓時就傻了眼:

  「榆北重機的人已經來過了呀,我照著跟你約好的,跟他們已經簽了合同,今天上午已經打了20萬材料款過去了。」

  「怎麼可能呢?老潘說,他剛剛給他們鍛壓工具機車間的主任打了電話,主任親口說你們把業務交給其他企業做了,沒有給榆北重機。」馮嘯辰說道。

  王偉龍沒好氣地說道:「我手裡有榆北重機寄來的合同,上面蓋著公章,還能有假?我們財務今天上午匯了20萬材料款到榆北重機的戶頭上,你讓老潘去查一查,看看有沒有到帳。」

  「難道是他們的車間主任騙了老潘?」馮嘯辰詫異道,他想了想,說道:「老王,這件事有點蹊蹺,我也說不好到底是哪出了岔子。這樣吧,你找個人把你們和榆北重機簽的合同給我傳真過來,我拿著傳真件找老潘去。」

  第五百六十八章 羅冶的人來了

  「老李,你這一把玩得可有點大了。」

  榆北市郊一座簡陋的工棚里,機器聲震耳欲聾,三四十名工人正在工具機上忙碌著。榆北重機副廠長易耀忠與鍛壓工具機車間主任李國英在工棚里信步走著,察看著工人們的工作,同時隨口地聊著天。

  「潘老頭給你介紹的業務,你居然也敢拿到外面來做,你就不怕穿幫了嗎?」易耀忠笑呵呵地向李國英問道,看他那輕鬆的表情,顯然是對穿幫並不在意的。

  李國英道:「我問過了,他也就是聽人家提了一句,所以叫我去和對方聯繫。你還別說,這一聯繫,那邊真的有這個意向。兩台壓力機,70萬的業務,擱在田老闆這裡做,30萬都用不了,我何苦拿到廠里去做?如果拿到廠里去,我能分到幾毛錢?」

  李國英說的田老闆,正是這處工棚所屬企業的老闆,名叫田祥生。田祥生原來也是在國營企業里工作的,80年代中期下了海,自己辦了這家企業,專門從各家國企分包業務。田祥生的企業規模不大,用的是國企淘汰下來的舊設備,工人技術就更提不上檯面了,內部管理也是混亂不堪。這家企業所以能夠生存下來,而且賺錢越來越多,靠的就是田祥生本人的長袖善舞。

  田祥生在原來的單位就是做供銷工作的,與許多企業的銷售處、生產處的幹部都是酒肉朋友。他下海之後,與這些人串通一氣,把各家企業里的業務拿到他這家私營企業來做,賺的錢則由雙方瓜分。一家大國企里流出三萬五萬的業務,根本算不上什麼,但落到一家私營企業,就顯得非常可觀了。

  田祥生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控制成本,這話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是偷工減料,靠犧牲產品質量來降低成本支出。在國營大廠里按常規需要花一萬元成本的產品,在他這裡連五千元都用不了,節省下來的錢,自然就成了他與那些合作者的利潤。

  這一回,李國英安排業務員在羅冶拿到了兩台壓力機的訂單,他沒有交給自己的車間去生產,而是轉到了田祥生的企業里來。田祥生粗算了一下,表示只要花30萬,就能夠把兩台壓力機造出來,而羅冶支付的費用是70萬,這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從這筆業務中賺到足足40萬的利潤。

  這40萬元錢,當然不是李國英和田祥生兩個人所有的。李國英要用榆重的名義與羅冶簽約,繞不開分管生產的副廠長易耀忠。羅冶的設備款打到榆重的帳戶上來,李國英要把這筆錢再轉到田祥生帳上,則需要分管財務的副廠長鄭群配合。除此之外,還有財務處長、辦公室主任、去羅冶簽約的業務員等等,都是這件事的知情人,李國英肯定要拿出錢來給他們封口的。

  這樣的事情,在榆重並不算什麼新鮮事了。在方成舉當廠長的時候,這種事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按照李國英之流的邏輯,這是他們聯繫來的業務,只是借榆重轉一下帳而已,充其量給廠里交點管理費就行了,能算什麼腐敗呢?

  田祥生的企業根本上不了台面,如果以田祥生的名義去接業務,如羅冶這樣的大國企是肯定不會答應的,所以李國英必須通過榆重來轉手,才能把這筆業務拿到手。由田祥生製造的設備,最終會打上榆重的標記,發往羅冶,在羅冶那邊看來,就是向榆重訂了貨,並且收到了成品,一切手續都是完備的。

  田祥生這家小作坊的技術水平,與榆重肯定是無法相比的,再加上偷工減料,設備的質量可想而知。一旦用戶發現產品質量低劣,他們的矛頭只會指向榆重,認為榆重的產品不行。榆重這些年在國內的聲譽不斷下降,與這種事情也是不無關係的。

  李國英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羅冶的這樁業務,並不是潘才山道聽途說得到的,而是馮嘯辰與王偉龍事先約定好的。李國英騙潘才山說業務沒有談成,本以為潘才山無從追究,卻不料馮嘯辰一個電話就把事情給弄明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