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倆說的是三年前的事情,正在建設中的大秦運煤專線需要五台重型軌道矯正機,而榆北重機過去曾經有過生產普通軌道矯正機的經驗,於是馮嘯辰便專程來到這裡,與方成舉商量開發重型軌道矯正機的事情。那一次,方成舉的態度倒是挺熱情,但落到實處的時候,一會說有其他任務,暫時騰不出手,一會又說設備陳舊,除非國家能夠給一筆技改資金,否則難以承擔這樣艱巨的任務。

  馮嘯辰在榆重呆了七八天,一無所獲,只能轉到秦州重型機械廠,找崔永峰他們幫忙。秦重參考國外同類設備的設計思路,克服了不少困難,最終拿出了合格的產品。

  從那時起,馮嘯辰就感覺到榆重在走向衰落了,只是沒想到它會衰落得如此迅速,短短几年時間,就陷入瀕臨停產的困境。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的是不是榆重這種情況呢?

  方成舉並沒有在意馮嘯辰說起的事情,在他心裡,覺得自己沒造出來的設備,被其他企業造出來,並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區區五台重軌矯正機,幾百萬的產值而已,算得了什麼?他與馮嘯辰寒暄了兩句,接著便把跟在自己身後的其他廠領導一一介紹給了孟凡澤和馮嘯辰。隨後,一干人前呼後擁,把孟凡澤二人迎到了廠會議室。

  一進會議室,孟凡澤和馮嘯辰都覺得眼前一亮,高檔的吊燈、實木大會議桌、真皮靠背椅、果盤裡玲瓏剔透的水果,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樣奢華,與廠區里那種萎靡的氛圍形成鮮明的對比。穿著嶄新工作服的服務員個個年輕漂亮,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讓人一看就心情愉悅,樂不思蜀。

  「孟部長,馮助理,一路辛苦了吧?來來來,吃點水果,這個季節,在我們里弄點新鮮水果可真不容易,這還是辦事處在省城買的,昨天晚上連夜開車送過來的。」

  方成舉招呼著孟凡澤、馮嘯辰在會議桌正中位置坐下,親自給他們拿著南方空運過來的香蕉,喋喋不休地炫耀著。

  孟凡澤的臉已經有些不好看了,不過,他還是控制住了自己,沒有大發雷霆。畢竟方成舉是一家國企大廠的廠長,級別很高,不像劉進文那種小官員,訓了也就訓了。說難聽點,以方成舉的級別,對你一個退休的副部長如此恭敬,也就是給你面子,你還真以為人家怕你了?

  「方廠長,你不用客氣。孟部長這次帶我們過來,是想了解一下榆北這邊企業經營困難的事情,確定幫助榆北企業脫困的方案。據我們了解,榆北重機在過去兩年出現了連續的虧損,目前業務陷入困難,開工率不足10%,方廠長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嗎?」

  馮嘯辰發話了。

  方成舉已經給孟凡澤和馮嘯辰各掰了一個香蕉放在他們面前,這會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想再說點什麼客套話。聽到馮嘯辰直截了當地進入了正題,他似乎有些不適應,緩了一小會,這才笑著說道:

  「嗯嗯,對對,咱們先說正事。關於榆北重機嘛,其實我們已經是連續五年虧損了,只是前三年虧損程度不大,勉強可以算是盈虧平衡吧。從前年開始,虧損的幅度就大起來了,去年淨虧損1000多萬,全靠銀行貸款撐著,要不我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去了。在這點上,我得鄭重地向譚市長表示感謝呢。」

  聽方成舉說到自己頭上,譚德鈞苦笑道:「呵呵,方廠長,我寧可你別感謝我。你知道為了讓銀行給你們貸款,我們市政府費了多少力氣。再這樣搞下去,你們沒事,榆北的各家銀行都要先破產了。」

  「我有什麼辦法?」方成舉理直氣壯地說道,「國家任務減少了,可我這一萬多人還得吃飯,不靠銀行我能靠誰?」

  馮嘯辰打斷了他們的爭執,道:「方廠長,你說國家任務減少了,具體是什麼情況,能說說看嗎?」

  方成舉道:「這不是明擺著的嗎?我們榆北重機,以往一年國家有8000多萬的任務,多的年份能到1億多。可從前年開始,一年的任務也就是4000多萬,去年連3000萬都不到。扣掉原材料、水電,剩下的錢根本就不夠發工資。今年到目前為止,國家給的任務也就是1000多萬,可我帳上一點流動資金都沒有,原材料買不進來,有些設備出故障了,買配件的錢都沒有,怎麼生產?」

  「那你們想過什麼解決的辦法沒有?」馮嘯辰繼續問道。

  「想了。」方成舉道。

  「想什麼辦法了?」

  「我親自去了京城,找國家計委、機械部、能源部、鐵道部。不說別的,光小汽車的油錢都花了好幾千,結果一點用都沒有!」

  方成舉用憤憤然的口氣說道,臉上滿是委屈之色。

  第五百六十四章 榆北是只老母雞

  方成舉的邏輯很樸素:企業虧損了,是因為國家給的任務不夠。要想讓企業不虧損,就要想辦法讓國家給更多的任務。國家如果不答應,那麼就不是我的責任了……

  孟凡澤顯然也聽明白了方成舉的意思,他冷著臉問道:「成舉同志,你剛才一直強調虧損的原因是國家任務不足,難道你們就沒有想過自己去開拓業務嗎?你們廠在球磨機生產方面有30多年的經驗,現在各地大搞基礎建設,新建的水泥廠很多,這些廠子都是需要球磨機的,你們就沒有去和他們聯繫過?」

  「當然聯繫過。」副廠長易耀忠回答道,「孟部長,你說的這個情況,我們也了解。我們派出過業務員去和各地的水泥廠聯繫,但沒什麼效果,那些新建的水泥廠,要麼是從國外進口球磨機,要麼就是買鄉鎮企業的球磨機,我們的產品,人家根本就不接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