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只是負責電廠建設的,招標的事情我沒有參與,有關規格的問題,是上級領導考慮的事情,我的級別不夠的。」沈利平腦門上沁著汗水回答道。

  杜曉逸笑得更甜了,她說道:「沈主任,咱們今天只是隨便聊聊天,並不涉及到決策的問題。你作為在電力系統工作了20多年的老同志,對於電廠招標故意排斥國產設備的問題,就沒有一點自己的看法嗎?」

  「沒有!」沈利平堅定地回答道。尼瑪,什麼叫隨便聊聊天,我跟你有那麼熟嗎?你提的問題,分明都是坑,我掉進去都不知道怎麼爬出來。

  杜曉逸點點頭,在採訪本上寫了幾筆,然後說道:「那麼沈主任,我打算在稿子裡這樣寫:沙亭電廠籌備處主任沈利平同志表示,電廠招標是否使用國產設備,他毫不關心,他日常關心的只是自己的職務和工資待遇而已……」

  「我什麼時候這樣說了?」沈利平急了,這算什麼話,一個國家幹部對於自己份內的工作毫不關心,這種話傳出去還了得嗎?

  「那麼,你是關心這件事情的囉?」

  「那是當然!」

  「既然如此,你的看法是什麼呢?」

  「這……」沈利平再次無語了,怎麼繞了一圈,自己又被繞進去了?

  「沈主任,我能不能這樣猜測,其實你的內心也是非常愛國的,也盼望我們的電廠能夠更多地使用國產設備……」

  「嗯,可以這樣說吧。」

  「可是,在沙亭電廠招標的問題上,像你這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同志卻沒有獲得發言權,少數迷信進口設備的官員壟斷了決策過程。」

  「好像不能這樣說吧?」沈利平快要哭了,他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了,這分明都是杜曉逸編造出來的好不好?可杜曉逸編的這套話,又是正確無比,沈利平想否認也不知道從何說起。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矛盾,說支持36萬千瓦的規格,就意味著他是那些迷信進口設備的官員的同謀,說反對這個規格,又會被杜曉逸當槍使,用來向省計委發難。他倒是想過說「無可奉告」這樣的外交辭令,但杜曉逸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人家問的都是涉及到沈利平個人的事情,你敢說無可奉告,人家就能說你尸位素餐,作為一名項目負責人,連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

  「杜記者,這件事情,你就別為難我這個在下面跑腿打雜的人了。」沈利平只能打起了悲情牌,「電廠招標這麼大的事情,是省里的領導決定的,我這麼一個小小的處級幹部,能說什麼?用國產設備也好,用進口設備也好,真的不是我能夠評價的。這樣好不好,杜記者,你看我這裡工作也很忙,實在沒時間接受你的採訪,今天的採訪是不是就到這裡算了……小王!」

  最後一聲,沈利平是衝著房間外面喊的,秘書小王早就在門口守著了,聽到呼喚,他一個箭步閃身進來,站到杜曉逸的身邊,陪著笑說道:「杜記者,沈主任工作很忙,今天的採訪就到這裡吧。我們這個地方是郊區,條件不太好,旁邊也沒什麼好飯館,這點小意思,就當是請杜記者吃飯的……」

  說到這,他掏出早已準備好的信封,遞到了杜曉逸的面前。杜曉逸站起身,看了看那個信封,轉頭對沈利平笑著說道:「謝謝沈主任的好意,這東西就免了吧。剛才的採訪,我還是很有收穫的,非常感謝沈主任的合作。」

  「我真的啥也沒說啊。」沈利平哭喪著臉。他知道自己肯定又中槍了,只是不知道這一回會被打中什麼地方。他已經是很嚴格地執行了省計委的要求,對杜曉逸三緘其口,但架不住人家會腦補啊。本指望塞個信封能夠堵住這位杜記者的嘴,現在看來也落空了,誰知道她回去會寫些什麼東西出來呢?

  杜曉逸離開了。沈利平讓秘書小王又做了一次努力,把平常給記者的100塊錢車馬費加到了500,而且全都換成10元一張的鈔票,裝在信封里鼓鼓囊囊的,很是誘人,但杜曉逸連看都沒看便回絕了。

  沈利平從辦公室的窗口看著杜曉逸遠去的身影,抄起桌上的電話,要通了省計委:

  「喂,汪主任嗎,我扛不住了,計委快想辦法把這件事解決了吧!我真的啥也沒說啊!」

  第五百五十二章 事情反轉了

  「王司長,我們已經完成了沙亭電廠招標文件的修改,請你再審閱一下。」

  「汪主任,有關電機規格的問題,你們好像並沒有修改啊。」

  「的確,這部分內容我們並沒有修改,我們修改的內容主要是……」

  「汪主任,其他地方的修改,我們會再對照一下。但機組規格這個問題,是最為關鍵的。如果你們堅持36萬千瓦的規格,就意味著咱們的國內企業都被排除在外了,這與國家要求儘可能採用國產裝備的要求是相違背的,這一點你們應該是非常清楚的吧。」

  「王司長,這個問題我們當然清楚。但是,有關機組規格的問題,我們是與世行的項目專家進行過商議的,這個規格也是世行專家提出來的,我們不便輕易地改變。」

  「汪主任,這樣說就沒必要了吧?世行貸款項目,我們國家計委也不是沒有審核過,世行專家也是要尊重建設方意見的,只要你們堅持要求使用30萬或者60萬的機組,他們是沒理由反對的。」

  「王司長,既然大家說到這個程度了,我也就直說了吧。我們當然是可以向世行專家提出堅持國產化裝備採購的,可是國產裝備的質量是什麼樣子,王司長心裡也有數吧?龍山電機廠引進美國西易公司的技術,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他們對外宣稱是基本掌握了這些技術,可到實際應用的時候,還是掉鏈子了。和州電廠的事情,不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