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人砸場子了

  「哈哈哈哈,我明白,我明白,我只是跟羅主任開個玩笑而已。」

  冷柄國變臉堪比翻書,他嘿嘿笑著,把剛才的抱怨全給否定了,轉而說道:「羅主任說得對,我們的技術都是國家花了大量外匯引進進來的,是屬於國家的。別說是有償轉讓的時候交一點管理費,就算是國家要求我們無償轉讓,我們也是義不容辭啊,咱們過去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孟凡澤道:「過去咱們提倡發揚風格,一個廠子的技術是大家共同的。我記得那時候哪個廠子裡開發出了新技術,我們部里就會組織一個現場交流會,讓全國各地的企業都去取經。這種取經不光是無償,有技術的企業還要負責兄弟單位的接待,讓大家吃好喝好,心情愉快地學習。」

  羅翔飛道:「這種方式也不宜提倡。這樣搞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願意花力氣去搞新技術,等著吃現成的。過去咱們搞計劃經濟,不強調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樣做倒也無所謂。現在各家企業都在提經濟效益了,再這樣無償占有別人開發出來的技術,而且還是在有可能成為別人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這樣做就不現實了。

  事實上,前兩年我們也組織過幾個現場技術交流會,效果非常不好,有技術的企業不願意把真正壓箱底的技術拿出來交流,只是拿一些價值不大的技術敷衍一下,這種交流就沒什麼意義了。」

  「呵呵,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嘛。」冷柄國尷尬地笑著應道。羅翔飛說的那種不肯把好技術拿出來交流的企業,就包括了林北重機在內,為這事,重裝辦和林北重機還是扯過皮的。

  「我們要搞商品經濟,那就按商品經濟的規律辦事,不要再搞一大二公那一套。這次的交流活動,我看就非常好,既促進了技術交流,又讓交流的雙方都得到了實惠,這就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做法。」孟凡澤總結道,他是當慣了大領導的,一說話就能夠高屋建瓴,歸納出幾點重要意義。在場的眾人都點頭稱唯,紛紛表示要把老部長的指示深入貫徹下去。

  眾人又扯了點閒事,孟凡澤站起身,正待離開,就見重裝辦協作處的副處長王根基匆匆忙忙地從會場上走了過來,他的腳步很重,臉上還帶著幾分氣憤的神色,讓在場眾人都不禁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身上。

  「小王,出什麼事情了?」羅翔飛首先問道。

  「真是氣死我了!太沒素質了!」王根基怒氣沖沖地說道,他一邊說,一邊用目光在桌子上逡巡著,馮嘯辰猜出了他的意思,連忙把一杯沒人喝過的茶水遞到了他的手上。王根基果然是渴急了要喝水,接過杯子,咕咚咕咚地一氣把水喝乾,這才又恨恨地補充了一句:「還特喵的是什麼專家,我看就是小馮說過的那種燒磚的磚家而已。」

  「呃,這怎麼還有我什麼事啊?」馮嘯辰只覺得有點無端中槍的憋屈感。「磚家」這個說法,的確是他教給王根基的,二人在背後沒少用這種蔑稱嘀咕過一些名不符實的專家學者。不過,當著孟凡澤、羅翔飛的面,王根基把這話說出來,就讓馮嘯辰有點臉上掛不住了,唉,早知道這個二世祖說話口無遮攔,自己應當少在他面前說些怪話才是。

  王根基沒有覺得自己說錯了什麼,他一向是個大嘴巴,也不太顧忌是不是有領導在場。聽到馮嘯辰接話,他把眼一瞪,說道:「怎麼就沒你什麼事了?我問你,高磊是不是你們社科院的專家,他在會場上瞎咧咧,怎麼就跟你沒關係了?」

  「高磊?」

  聽王根基說起這個名字,眾人都是一愕。能夠有資格跟孟凡澤老爺子聊天的,都不是沒見識的人,高磊這個名字在時下如日中天,大家豈能不知道?

  高磊所以出名,就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叫作「國際大協作」的理論,得到了一部分領導同志以及理論界的追捧,使他幾乎要躋身於國師的行列了。

  中國的改革開放,其中有一條就是全面地學習國際先進經驗。而在國人所能看到的先進經驗中,亞洲四小龍無疑是最讓人羨慕和崇拜的。韓國、新加坡、中國的香港和台灣,在幾十年前經濟都不怎麼樣,和中國大陸也就是伯仲之間。可人家抓住了六七十年代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趁著中國大陸轟轟烈烈搞「繼續革命」之機,迅速地發展起來,混到了人均GDP好幾千美元的水平上,與人均才200多美元的中國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了。

  這個年代還不時興批評什麼GDP崇拜,大家都是光明正大、心情愉快地崇拜著GDP的。不像後世大家都吃飽了飯,開始追求不丹、尼泊爾那種窮得掉渣卻據說「心靈純潔」的生活。美國、歐洲、日本都是GDP高達一兩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中國覺得這些國家的模式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亞洲四小龍比中國富裕的程度有限,加上起步的時間也比較近,屬於一個可追趕的目標,因此,研究亞洲四小龍成為時下的熱門。

  高磊就是研究亞洲四小龍成功經驗的權威,他發現,這四小龍的特點都是依靠「大進大出」的出口加工業起家,然後在某幾個產品領域中做到最佳,從而占據了國際產業鏈的一個環節。這些國家都沒有完整的裝備製造業,他們的裝備幾乎全部來自於西方發達國家,他們所做的,就是利用這些裝備搞勞動密集型產業,做一些來料加工、裝配之類的事情,再把產品銷往西方,賺取加工費用。雖然這聽起來有些給人打工的感覺,但人家就是憑著這樣的產業富裕起來了,人均GDP甩出中國好幾條街,你能不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