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現在的現實就是如此啊。」羅翔飛嘆道,「部委和省市,都在追求引進外資和國外技術的數量,把這當成一個評價依據。企業對外宣傳,不說自己有多少年的歷史,有多少勞動模範,光說自己引進了多少台國外設備,有多少人出過國。還有一些學者提出中國應當搞國際大協作,用不著自己搞裝備製造業,直接從國外進口裝備就可以了。」

  「簡直是一派胡言!」孟凡澤斥道,說罷,他又擺擺手,道:「小羅,小馮,你們的意見是非常好的,我會找機會向領導同志反映,這種一味追求洋貨的風氣,必須要加以打擊。不過,各行業和各地區也有自己的一些考慮,要想把大家的意見統一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些時候,還需要有一些技巧。」

  「這個我明白。」羅翔飛趕緊應道,「我們重裝辦本來就是一個協調機構,就是負責綜合大家的意見的。總體來說吧,基層的同志們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從這次的交流會上就可以看出一些跡象來。」

  說到交流會,羅翔飛的情緒又好起來了,他詳細向孟凡澤介紹了前兩天達成的一些交易意向。正如他所說,基層的企業領導們還是非常務實的,接到重裝辦的通知,許多廠子都派出了由廠長或生產副廠長帶隊,由總工程師和一干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前往京城來參觀洽談。

  自50年代末中蘇反目之後,中國成規模從國外引進技術的進程中斷了十餘年,直到70年代中期的「43工程」才重新啟動。「43工程」的核心是鋼鐵、化肥、石化成套設備的引進,主要目的是解決國內在這些方面的燃眉之急,技術引進的成分稍遜一籌。例如當年引進的一米七軋機,花費了近10億美元購買設備,卻沒有多花幾百萬美元購買圖紙,以至於後來打算仿造的努力完全破滅。

  運動結束之後,國家開始大規模引進技術,在走了許多彎路,付出了大量學費之後,逐漸學到了「技貿結合」的模式,開始將設備引進與技術引進相捆綁,這就是後來俗稱的「市場換技術」模式。

  其實,市場換技術這種方式也並非中國首創,西方國家之間也有通過簽訂長期技術合同實現技術轉讓的方式。據資料顯示,二戰中,日、德的冶金裝備製造業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戰後,日本的三菱、石川島播磨、日立三家公司,以及聯邦德國的薩克、西馬克、德馬克三家公司,先後與美國的麥斯塔、維-尤那特、保羅-諾克斯等公司簽訂過長期技術合同,購買後者的技術圖紙和製造許可證。例如,西馬克與維-尤那特的長期合同中規定,西馬克公司需要支付一筆可觀的技術購買費,未來每製造一套設備,還要向維-尤那特公司支付相當於合同金額7%的製造許可費用。

  中國學習這樣的國際慣例,以國內市場的設備採購為條件,與國外裝備製造商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獲得了大量的技術專利和訣竅,提升了國內的工業技術水平。

  然而,技術引進往往是由特定企業作為技術受讓單位的,這就限制了一些技術的推廣。許多未獲得受讓機會的企業,依然在使用過時的技術。這一次的技術交流會,給了這些企業獲得引進技術的機會,這豈能不讓各家企業趨之若鶩。

  「振興民族工業」這樣的口號,往往是貼在牆上,或者存在於領導的講話稿之中的。大多數的普通幹部、工人和技術人員並不會成天把這句口號掛在嘴裡,他們每天關心和談論的,只是工資和物價,再不就是子女上學之類的家長里短。但是,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職業精神,作為一名工業人,追求更好的技術是一種融於血脈之中的本能,這不需要用口號去標榜。

  過去兩天時間裡,交流會上的技術交易非常活躍。按照重裝辦規定的標準,出讓技術的企業給每項技術確定了一個合理的轉讓價格,大多數受讓企業對於這樣的價格都是能夠接受的,畢竟一項技術的突破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收益是遠遠大於付出的成本的。

  「林北重機從美國引進大型礦用挖掘機技術,除了整機圖紙之外,還包括了400多項專項技術。整機技術是不能轉讓給其他企業的,但專項技術就不受這方面限制了。比如他們引進的耐磨鑄鋼件的冶煉、鑄造技術,這兩天已經達到了12筆交易,購買方分別是搞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的。中原拖拉機廠原本打算從國外引進這項技術,申請了40多萬美元的經費,結果在我們這裡花了不到10萬人民幣就買到了技術,省下一大筆錢呢。」

  馮嘯辰笑呵呵地給孟凡澤舉了一個例子。

  「轉讓一項技術收10萬元人民幣,那這12筆交易,豈不就是120萬了?當初引進這項技術的時候,也沒花這麼多錢吧?小冷,你這筆生意很划算啊。」

  孟凡澤轉頭去看陪同自己前來的林北重機廠長冷柄國,笑著調侃道。

  冷柄國也笑道:「那是當然,小馮是我們廠的生產處副處長呢,他能讓我們吃虧嗎?不過,羅主任就有些不夠朋友了,他要求我們每筆交易要提出25%的收入交給重裝辦,作為佣金,這實在是太黑心了。」

  羅翔飛道:「佣金只是一個名義,真正用來辦會的錢,加上辰宇公司的收入,總共不到這25%中間的5個點,餘下20個點是作為進一步開展裝備技術引進的資金的。你們的技術也是國家花錢引進進來的,哪有賣了錢不給國家上繳的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