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如果國家撤銷了重裝辦,怎麼辦?」馮嘯辰問道。

  羅翔飛臉上露出一些決然之色,道:「只要我們這些老同志還在,就絕對不會讓重裝辦被撤銷掉。別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妥協,但在重大裝備自主研發這個問題上,我們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關鍵時候,還是需要你們這些老同志當定海神針啊。」馮嘯辰感慨地說道。這個世界需要年輕人的闖勁,也需要老同志的穩重。前世的俄羅斯就是因為讓一位年僅35歲的「大男孩」蓋達爾主持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結果被一幫美國經濟學家忽悠著來了一場「休克療法」,差點斷送了整個俄羅斯。

  聽到馮嘯辰對自己的褒獎,羅翔飛並沒有得意的感覺。他說道:「現在的情況有點亂,國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各個部門都不知道該如何做。商品經濟的提法,我是贊成的,放權才能夠搞活經濟,管得過多就沒有活力了。但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重大裝備該怎麼搞,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我們大家去探索。對了,小馮,你現在可是社科院的研究生了,在這方面,你要多做一些貢獻啊。」

  說到最後那句話的時候,羅翔飛的臉上有了一些笑意。

  馮嘯辰道:「這也正是我要向您匯報的事情。我這次出去開會,接觸了幾家企業的領導,他們反映,現在重大裝備研發方面的全國協作中斷了,原來各企業之間會有一些技術上的交流,而現在大家都敝帚自珍,把自己的技術藏著掖著,不肯拿出來和其他企業分享。還有產品訂貨方面,很多企業寧可從國外引進設備,而不願意用國內企業的設備,結果咱們辛辛苦苦引進的技術,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羅翔飛道:「說來真巧,我也正準備找你談一下這件事呢。你知道嗎,羅冶的王偉龍已經來京城好幾天了,沒準還去社科院找過你,不過你去外地開會了,他肯定找不到你。」

  「怎麼,羅冶那邊出問題了?」馮嘯辰敏感地問道。

  羅翔飛點點頭,道:「沒錯,而且就是你說的那種情況。前兩年咱們辛辛苦苦從海丁斯菲爾德引進了電動輪自卸車技術,你還專門去紅河渡幫他們推銷過。可現在國內的訂貨數量非常少,無法支撐起羅冶的生產,因為批量小,羅冶生產一輛就虧一輛。再這樣下去,羅冶只能放棄這個產品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羅冶的困境

  三年前,由重裝辦協調,國家從美國著名礦山機械製造商海丁斯菲爾德公司那裡引進了40輛150噸電動輪自卸車。按照合同規定,這40輛自卸車中間的20輛在美國原廠製造,另外20輛則交由羅丘冶金機械廠製造,海菲公司需要向羅冶轉讓全部的製造技術,並發放製造許可證。

  這種方式,便是80年代非常流行的「市場換技術」方式,海菲公司想要獲得中國市場,就必須拿出技術來進行交換,否則中國就會轉向海菲公司的競爭者去採購這批自卸車。如果中國是一個小國家,提出這樣的要求自然是不會得到響應的,但中國卻是一個讓各家裝備巨頭都不敢輕視的大國,誰都無法想像失去中國市場的結果,因此市場換技術這種方式,便非常普遍了。

  當然,國外裝備企業答應向中國轉讓技術,還存著另外的一些想法。有些企業覺得中國技術水平低,不可能真正掌握這些高端技術,他們即便是答應轉讓技術,最終也不會受到什麼損失。還有一些企業則所圖更大,他們向中方轉讓七八成的技術,留下少數關鍵技術,用於卡中方的脖子。例如,一台設備中間少數幾個部件的製造技術,外方是不轉讓的,中方如果要自己製造這種設備,就必須從外方採購這幾個部件,而外方則可以把這幾個部件賣出一台設備的價格,賺取更大的利潤。

  類似於這樣的把戲,歐美國家的企業對東南亞、南美的一些國家也都採用過,而且屢試不爽。

  羅冶接受海菲公司轉讓的150噸電動輪自卸車製造技術,中間也涉及到一些對方不同意轉讓的關鍵技術,這是沒辦法的。不過,海菲公司並沒有因為對這些關鍵技術的壟斷而獲得好處,因為羅冶並不是菜鳥,它是曾經自主研發過120噸電動輪自卸車的,有著非常厚實的技術積累。在消化了海菲公司轉讓的那部分技術之後,羅冶組織技術攻關,突破了若干項海菲公司封鎖的技術壁壘,實現了關鍵部件的國產化。

  如今,羅冶獨立生產的150噸自卸車,與從海菲公司原廠進口的已經相差無幾,而價格卻低了兩成左右,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採購羅冶的自卸車不需要用到寶貴的外匯,這對於外匯極度緊張的中國是非常有意義的。

  羅冶的廠領導們信心滿滿,覺得有了150噸自卸車這樣一個神器,羅冶未來20年都吃喝不愁了。可誰曾想,技術上突破了,市場卻沒有拿到。羅冶原本計劃每年在國內市場上銷售40輛以上的150噸自卸車,結果去年拿到的訂單連20輛都不到,這其中還多虧當年馮嘯辰替他們拿下了紅河渡銅礦。由於馮嘯辰折服了紅河渡礦務局的老局長鄒秉政,紅河渡銅礦成為羅冶的鐵桿用戶,去年不到20輛的訂單中,就包括了紅河渡提供的8輛。

  眼看著沒米下鍋,羅冶的廠領導慌了神,開始進行緊張的公關,派出人員前往各處礦山聯繫感情,推銷自卸車。王偉龍因為曾經在經委冶金局借調過,是羅翔飛的老部下,因此被廠長指派前往京城來找重裝辦幫助協調。也正如羅翔飛說的那樣,王偉龍到京城之後,除了找羅翔飛訴苦之外,還真的去社科院找過馮嘯辰,只是因為馮嘯辰外出開會,兩個人才沒有碰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