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榮儒道:「是啊,這幾年國家一直都在放權,也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所以放權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了。另外,地方政府從放權中間嘗到了甜頭,他們對於放權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馮嘯辰笑道:「可是學者們提出的放權,和地方政府所要求的放權可不是一碼事。學者們提出的是政府不要干預經濟,包括放棄定價權,放棄對國有企業的管理。而地方政府卻是希望保留對下屬企業的干預的,他們只是希望中央政府不要插手他們的事務。」

  「這就是矛盾了。」沈榮儒道,「其實,中央、地方、企業,這三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就算是最下面一層的企業,在關於放權的問題上,也是有所保留的。他們擔心政府如果徹底不管他們,他們在市場上會遇到風險。」

  馮嘯辰道:「沒錯,這次會議上有學者發布了他們在部分國企進行調研的結果,他們發現,許多國企一方面希望政府不要干預他們的經營,給他們以充分的自主權,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能夠控制鄉鎮企業以及私營企業的發展,讓這些新興經濟形式不要和他們搶市場。」

  沈榮儒冷笑道:「也就是說,他們既想要政府保護他們對市場的壟斷,又不希望政府插手他們的經營。好處他們都想占,責任則是一點都不想負,這樣的企業,怎麼能算是獨立的市場主體呢?」

  「不過,也不絕對都是這樣吧。」馮嘯辰道,「我這次去開會,趁著會議間隙,也去拜訪了幾位企業里的朋友。他們的企業原本都是部屬企業,在去年開始劃歸地方管理。他們向我反映,劃歸地方之後,他們與其他部屬企業之間的協作受到了影響,沒有了原來那種全國一盤棋的大協作,技術水平的提升出現了困難。這個問題,我正打算向羅主任那邊再求證一下。咱們這麼大的國家,裝備工業不能相互割裂,否則就沒有競爭力了。」

  沈榮儒點點頭,道:「這種情況,我也聽到了一些反映,不過我沒有具體做過裝備工業方面的工作,體會可能不如你深入。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專門的課題去研究一下,提出一些政策建議,我幫你提交到中央領導那裡去。」

  「那可太好了。」馮嘯辰道,「這個問題,我想經委方面也會向中央匯報的,再加上您這邊的學界觀點,領導應當會更加重視吧。」

  沈榮儒道:「其實,中央一直都很重視這個問題。上次咱們去北化機調查分餾塔質量事件,你們幾個研究生回來之後寫的調研報告,中央領導也做出了批示,明確提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仍然要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把握好政策的分寸。

  咱們國家的事情,往往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現在國家總的政策方向是放權,在這個時候如果過分強調『全國一盤棋』,很可能又會回到原來那種國家一把抓的局面上去,使此前搞活經濟的努力半途而廢。這也是中央領導同志不便於輕率做出指示的原因。」

  「我明白了。」馮嘯辰應道。他並不是一個政策方面的菜鳥,他深知國家大政方針的敏感性,隨隨便便的一個政策,都可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拍拍腦袋就可以去改變的。這兩三年來的放權的確造成了一些經濟上的亂象,但帶來的好處卻是主要的。通過釋放地方、企業以及民營資本的活力,國家經濟呈現出了蒸蒸日上的趨勢,這是主流。如果因為個別部門出現了一些問題而要開倒車,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向沈榮儒匯報完,馮嘯辰請了假,前往重裝辦去拜見羅翔飛。他這次出去開會,所接觸的幾位朋友都是重點裝備企業里的幹部,他們反映的事情與重裝辦的工作頗有一些關係,馮嘯辰也有義務把這些意見反饋給羅翔飛。

  「喲,小馮回來了,怎麼樣,現在是個大碩士了,有機會多指導指導我們的工作啊。」

  馮嘯辰一走進重裝辦的院子,便收穫了一堆恭維,劉燕萍、薛暮蒼、吳仕燦等等都親親熱熱地向他打著招呼,前不久還一起並肩戰鬥過的王根基則是一把攬住他的肩膀,給了他一個看上去很曖昧的熊抱。

  應付完這些同事,馮嘯辰笑嘻嘻地走進了羅翔飛的辦公室。羅翔飛剛才就已經聽到動靜了,見馮嘯辰進門,他笑著站起身,親自給馮嘯辰倒了杯水,又陪著他在沙發上坐了下來。在羅翔飛心目中,馮嘯辰依然是他最得力也最有眼光的屬下,每一次馮嘯辰來訪,羅翔飛都是非常高興的。

  「又出去開會了?怎麼樣,有什麼新的見聞嗎?」

  羅翔飛這樣問道。

  第四百一十二章 國際大協作

  「形勢不太樂觀。」

  馮嘯辰直言不諱地說道。

  「從去年以來,關於放權的呼聲非常大。地方政府希望把國家直屬的企業下放到地方,由他們管理。一些大企業也有這樣的要求,覺得由國家直管不如交給地方管理,因為這樣他們就不需要承擔國家分派的任務,能夠做一些短平快的賺錢項目。學術界的情況就更是一邊倒了,支持放權的學者大約能占到七八成的樣子,有些學者甚至直接喊出了應當把所有企業都私有化的觀點。」

  「亂彈琴!企業都私有化了,我們還能叫社會主義國家嗎?」羅翔飛怒道,「怎麼,這樣反動的觀點也能公開在會上提出來?會議主辦方難道一點政治覺悟都沒有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