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按每年5%的利息計算,10年期債券的本息就是1.5個億,你覺得咱們新建大化肥項目的利潤能有這麼大嗎?」羅翔飛問道。

  「只多不少。」馮嘯辰笑呵呵地應道。羅翔飛沒有把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如果算上這個因素,10年後償還1.5億元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馮嘯辰知道這個時候跟羅翔飛說這一點也沒用,羅翔飛腦子裡根本就沒有通貨膨脹這根弦。

  「我覺得你還是太樂觀了。」羅翔飛道,「就算咱們再建5套設備,按你的計算,每套設備就要打進去3000萬的債券本息。一套設備的造價才不到2個億,如果是國產化設備,充其量也就是1億出頭,你加上3000萬的本息,用戶單位恐怕也不能接受吧。」

  馮嘯辰道:「其實我想的並不是局限於國內的新建項目,如果咱們擁有自主產權的大化肥技術,我們完全可以去承接國外的項目。東南亞、印度、巴基斯坦這樣一些的國家,都是農業國,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迫切需要建設新的化肥廠。如果我們能夠在國外拿到訂單,那麼1.5億元的本息,還償還不上嗎?」

  羅翔飛眼睛一亮:「這倒也是一個主意。咱們搞重大裝備,中央給咱們的指示就是先實現進口替代,然後尋求成套設備出口。如果咱們真的能夠形成自主的大化肥技術,出口到東南亞那些農業國去,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出口設備的利潤比內銷要高得多,這樣一來,1.5億元的本息,可能還真算不上什麼事情了。」

  「這麼說,您也贊成我這個想法了?」馮嘯辰笑著問道。

  羅翔飛搖了搖頭,道:「想法的確有可取之處,但我還是覺得可行性太差了。國家發行國庫券,是由國家擔保償還的,目前各地的發行情況都不理想,很多地方不得不通過攤派的方法才能夠發行出去。咱們這個大化肥債券,總不能再搞一次攤派吧?財政也不會支持咱們這樣做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曾經發行過一些債券,最早稱為「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後來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用於籌措建設資金。1958年之後,國家暫停了公債的發行,直到1981年,才恢復國債,並稱之為國庫券。

  在當年,一方面是人們缺乏證券投資的意識,另一方面也是百姓手裡並沒有太多的余錢,所以國庫券的發行並不順利,往往需要通過攤派的方式,強迫各單位的職工購買。到了90年代之後,國庫券才真正變成了香餑餑,每次發行之前都有無數的投資者連夜排隊等著搶購。

  馮嘯辰對於債券的認識,是基於後世的經驗,覺得用債券來融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羅翔飛作為一名從計劃經濟年代過來的官員,覺得發行債券這種方式是很不靠譜的,他無法想像會有人願意花錢來買這種十年後才能兌現的投資品。

  聽到羅翔飛的話,馮嘯辰微微一笑,說道:「羅主任,您的擔心的確是有道理的。去年咱們重裝辦也被攤派了一部分國庫券,每個人都買了20塊錢,我記得當時就有不少同志發牢騷呢。」

  羅翔飛道:「是啊,國庫券可以攤派下去,大家就算有點牢騷,出於支援國家建設的考慮,也還是能夠接受的。可你憑空搞出一個大化肥債券,如果再給大家攤派一次,大家還不把咱們重裝辦的脊梁骨戳穿?」

  「如果咱們根本就不搞攤派呢?」馮嘯辰帶著詭秘的笑容問道。

  「不搞攤派,誰願意買?」羅翔飛問道。

  馮嘯辰道:「當然是找有錢人買了。」

  「誰是有錢人呢?」羅翔飛又問道。

  馮嘯辰簡潔地回答道:「外國人。」

  「外國人?」羅翔飛一愣,「你是說……你打算到國外去發行這些債券?」

  「沒錯。」馮嘯辰道,「我考慮過這個問題。咱們國內老百姓收入低,大家手上都沒有什麼錢,要想讓他們自願掏錢來買大化肥債券,可能性是極小的。雖然咱們也可以用一些大道理來說服一部分人,但這對我們來說壓力太大了。而國外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國外有證券投資的傳統,國外的居民對於債券的接受程度遠遠高於國內。其次,外國人比咱們有錢,1億元人民幣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大數目,而對於西方國家的投資者來說,就不算什麼了。第三,目前西方正處於經濟危機,股市低迷,而中國正在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前景良好。可以這樣說,咱們的債券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絕對是屬於優質債券,別說發行1億元人民幣,就是發行個十億八億,也毫無難度。」

  「你這事可就鬧得有點大了……」羅翔飛咂舌道,「涉及到國際市場的事情,而且還是在國外發行債券,咱們可還真沒有這個先例啊。」

  馮嘯辰道:「任何先例都是人做出來的,既然過去沒有這個先例,咱們就創造出一個先例吧。」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聽聽兄弟單位的意思

  拗不過馮嘯辰的花言巧語,羅翔飛最終還是答應把馮嘯辰的方案提交給經委領導去定奪。其實,馮嘯辰的這個主意也不算是特別離經叛道,社科院、央行等部門已經有一些學者提出了發行國際債券以籌集國內建設所需資金的建議,而且據說這些建議還得到了一部分高層領導的認同。

  時下各行各業都在提倡解放思想、開通腦筋,領導們不怕下屬的腦洞開得太大,只擔心他們太過保守。馮嘯辰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即便不能得到經委領導的批准,至少也不會受到批評,沒準還會被視為一種大膽的創新,只是時機不夠成熟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