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嘯辰聳聳肩膀,說道:「我一開始就說了,這不是我能考慮的事情了。國家有沒有這麼大的魅力,拿出一筆錢來養一群人。比如說,把張總工的團隊養起來,讓他們能夠毫無精神負擔地繼續做大飛機的研發工作。我知道咱們國家還很窮,但不管再窮,這件事也是需要做的,只是看領導有沒有這樣的意識,以及魄力。」

  孟凡澤點了點頭,道:「這件事……讓我想一想。如果這個主意真的可行,我會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來的。最終的決策,當然是得由中央領導來做。不過,在這之前,小張他們的團隊,你們得先養起來,別讓他們散架了。對了,小薛,我看你這個學校就挺不錯嘛,怎麼樣,讓張總工帶著他的人到你這裡來呆一段時間,可以嗎?」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的臉上浮出了得意的笑容。薛暮蒼和馮嘯辰則只能是對視一眼,一齊無奈地笑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閒著就會生事

  「你可真能給我攬事啊!」

  羅翔飛坐在辦公桌後面,看著馮嘯辰,用略帶著幾分無可奈何的口吻說道。

  馮嘯辰提出的建立國家工業實驗室的建議,經孟凡澤匯報到了中央領導那裡。中央領導對此頗為重視,專門請了十幾位科學界、工業界的老人前去坐談,討論這個思路的可行性。令人驚奇的是,所有這些老人對於這個設想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在當前的條件下安排一些人專門從事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究,非常必要。

  這幾年,由於國門打開,國內的科學家、企業家紛紛走出去,接觸到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國已經被世界先進潮流拋出了很遠,需要補課的地方太多,有一些差距甚至遠到讓人失去勇氣。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選擇的策略是扎紮實實地向國外學習,彌補缺陷,儘可能地縮短與國外的差距。許多行業確定的追趕目標都定在30年之後,也就是在2010年前後能夠達到與國外並駕齊驅的程度,或者至少能夠望其項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完全沒有一點競爭的能力。

  不要覺得用30年時間趕上國外先進水平是一個過於消極的目標,事實上,這個目標在一些人看來甚至覺得是非常激進的。道理很簡單,你在進步的時候,你的追趕目標也在進步。你現在和別人有20年的差距,準備在30年之間趕上對方,就意味著你的30年需要走完人家50年的道路,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規劃是這樣定下來了,但從中央領導到部委高官,從科學家到工程師,心裡都有一股不平之氣。他們期待著有朝一日中國也能夠成為引領潮流的那個國家,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僅僅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後面,而是要派出一支奇兵,穿插到別人尚未到達的領域中去,搶占一些先機。

  馮嘯辰提出的「面壁者」的方案,恰好與大家的想法相吻合,自然便得到了廣泛的贊同。

  其實,馮嘯辰提出這個方案,也是有參照藍本的。他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中,美國將在下一年提出星球大戰計劃,日本則會提出「今後十年科學技術振興政策」,西歐推出了尤里卡計劃,其內容都是由政府投入巨額資金,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發展高技術,贏得未來的國際競爭。

  針對這種情況,1986年3月,中國確定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也就是著名的863計劃。在這項計劃的支持下,中國在生物、航天、信息、雷射、自動化、能源、新材料、海洋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奠定了21世紀參與全球產業競爭的基礎。

  馮嘯辰提出的國家工業實驗室方案,與後來的863計劃有所不同,立意甚至更為深遠。他提出的,是組織一批科學家,放下短期的科研計劃,專注於20年甚至50年後的尖端技術。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科學家可以不出任何成果,也無須向任何人負責,完全是自主、自願地進行研究,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集中精力,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厚壁之後奧妙,從而成為一名「面壁者」。

  面壁這種說法,雖然顯得有些突兀,但很快就被決策層接受了。能夠成為中央領導的這些人,都是睿智過人的,他們悟出了「面壁」二字的玄機,在一些正式的會議上,也同樣用起了面壁這樣一個詞彙。

  建立國家工業實驗室的方案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因為孟凡澤匯報說這個思想來自於重裝辦,中央領導便指名道姓地把籌備工作交給了重裝辦。要說起來,重裝辦承擔這項工作也是順理成章,因為建立國家工業實驗室的初衷就是對未來的重大裝備進行預研。

  消息傳到羅翔飛這裡,羅翔飛驚得目瞪口呆。細一打聽,才知道是馮嘯辰出的主意,於是便把馮嘯辰喊過來,對他興師問罪。

  「羅主任,這事可真不能怨我啊!」馮嘯辰叫著撞天屈,「這是孟部長給我出了難題,我萬般無奈,給他出了個主意。可誰知道最後這件事會落到咱們重裝辦來呢?」

  「你就不能管住你的嘴?」羅翔飛質問道,「P15大飛機的事情,跟咱們重裝辦有什麼關係?你直接回了孟部長,說你沒有辦法,不就行了?這麼多人都想不出辦法,就你馮嘯辰能幹?」

  馮嘯辰從羅翔飛的語氣中聽出他其實並不是真的生氣,於是笑嘻嘻地說道:「羅主任,您想想看,P15搞了十幾年,雖然說有些超前,國家也支撐不了,但把這個團隊就這樣解散了,資料都銷毀掉,經驗也留不下來,你不覺得可惜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