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很容易啊。」喬子遠豪邁地說道,「桐川縣應該是屬於東山地區吧?東山地區的行署專員於長榮是我的老朋友,我們差點還攀了兒女親家呢。我跟他打個電話,東山地區那邊有什麼問題,你儘管找老於就是。」

  「原來您和於專員也攀過兒女親家……」馮嘯辰不無惡意地在心裡嘀咕了一句。他分明記得,在德國的時候,有一回喬子遠和羅翔飛在一塊聊天,似乎也說過兒女親家這樣的話。看來這位喬廳長有沒有別的愛好不好說,至少喜歡和人攀親家這一點是沒說的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太感謝喬廳長了。」馮嘯辰道。喬子遠答應了幫忙,馮嘯辰可不會讓他再把話吞回去,他說道:「喬廳長,我打算初三就回桐川去,您能不能在這之前和於專員聯繫一下,這樣我就可以順便在桐川考察一下那兩家企業了。」

  軟磨硬耗地逼著喬子遠答應了晚上就給於長榮打電話之後,馮嘯辰又接著打聽喬子遠還有沒有其他可用的關係。喬子遠平日裡牛皮吹得太大,恨不得說整個南江省的廳級幹部都是他的朋友,這回被馮嘯辰擠兌到了牆角,不得已又表示可以給機械廳、經委、計委、外貿局等部門都打打招呼,回頭給馮嘯辰提供各種便利。

  馮嘯辰得到這些承諾,心滿意足,起身告辭。孔芬英從廚房出來,先是竭力挽留了一陣,然後又把那個裝得滿滿的網兜硬塞到馮嘯辰手裡,還再叮囑他要經常到家來玩。馮嘯辰自然也知道啥叫投桃報李,他告訴孔芬英,如果有什麼要買的外國化妝品或者小電器啥的,就儘管開口,他會寫信到德國去讓那邊的叔叔代購,至於外匯嘛,就不必客氣了,孔芬英只需要付人民幣就行。

  「過去怎麼沒聽說馮老的夫人還在國外,這家人瞞得可夠嚴的。」

  看著馮嘯辰離開,孔芬英向丈夫嘟囔道。

  「過去搞運動,他們家肯定是怕有海外關係會受到牽連。現在國家放開了,有海外關係是光榮的事情,他們當然就說出來了。」喬子遠評論道。

  孔芬英道:「這個小馮倒真是不錯,挺懂事的。對了,他求你辦什麼事,如果不難辦的話,你就幫他辦了吧。」

  喬子遠沒好氣地說道:「你還真打算找他買進口化妝品了?這種事情找多了影響不好。」

  孔芬英瞪著眼睛說道:「什麼買化妝品,我是為了咱們家喬勇的前途考慮。等他大學畢業,如果想出國留學,外面沒個認識的人行嗎?到時候光是換外匯就夠麻煩的。小馮的親奶奶在國外,如果咱們在國內多幫著他一點,到時候再求他幫忙就容易了。如果不是看著他有海外關係,我犯得上這樣哄著他嗎?」

  喬子遠嘆了口氣,道:「唉,這個馮嘯辰的能量,可不只是有個海外關係這麼簡單。這個小年輕有幾把刷子,而且也會來事。冶金局的羅局長在新嶺才呆了幾天,就看中他了,直接把他調到京城去。他呢,到了京城沒多久,又攀上了煤炭部的孟部長,那可是中央領導都要看重幾分的老幹部。這樣一個到處都能混得風生水起的小年輕,現在求到我頭上來,我能不幫他嗎?」

  「這麼厲害?」孔芬英傻眼了,作為一名幹部家屬,她當然知道攀上一個副部長的關係意味著什麼,而這事僅僅發生在馮嘯辰到京城之後沒多久的時間裡,這充分反映出了馮嘯辰的能量。

  「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喬子遠感慨了一聲,轉身進了自己的書房。他拿起電話,要通了長途,聽到對方接起電話,喬子遠便用親切的聲音說道:

  「喂,老於啊,我是老喬,給你拜年了,問弟妹好……,對了,我這裡有一個這樣的事情,提前跟你說一下。這可是一件大好事,是我硬幫你搶來的,你老弟回頭得請我喝酒才是……」

  第八十四章 大年初一的緊急會議

  東山地區行署專員於長榮接完喬子遠的電話,很長時間都沒有從驚愕中清醒過來。

  喬子遠在電話中告訴他:有一位冶金廳的子弟,最近聯繫上了德國的一個海外關係,想把一家德國機械企業引入到中國來。經過喬子遠的再三說服,這位子弟同意把合資企業建在東山地區,並選定了桐川縣作為投資目的地。

  喬子遠的這番鬼話,於長榮自然是不會完全相信的。他有一百個理由確定,在桐川縣投資的決定是由德方做出的,與喬子遠的說服工作沒有任何關係。理由是很多的,其一,有這種出風頭的機會,喬子遠豈有不自己留著的道理,冶金廳又不是沒有下屬企業,喬子遠隨便拿出一個企業來,也比桐川的那幾家農機廠要強得多,他為什麼不這樣做呢?其二,就算喬子遠麾下的企業因為某種原因不能與外商合資,喬子遠也有無數更近的關係可以介紹,而不是上趕著送到東山地區來,還指名道姓要放到桐川。於長榮相信,喬子遠此前根本就不知道桐川是方的還是圓的,他會對桐川有如此感情?

  不過,喬子遠說的有外商來投資的事情,卻是真真切切的,這一點喬子遠不可能撒謊。在那個年代,還沒開始出現假冒外商騙取地方資金的事情,除非喬子遠過年喝多了,要拿他於長榮開涮,否則這件事就十有八九是真事了。

  德資企業!

  於長榮覺得腦子都不夠用了。國家開放了這麼長時間,整個南江省也就只有兩家合資企業,而且還都是港資,根本不算什么正經的外資。如果自己地區裡有了一家中德合資企業,那自己就是南江改革開放的先驅了,過上幾十年,歷史也會記載:某年某月,在東山地區行署專員於長榮的親切關懷下,南江省第一家中德合資企業順利落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