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美國遠征軍的指揮權被授予約翰•潘興這位曾經遠征墨西哥的那些持有步槍的農民並取得了勝利的中將,參謀長是詹姆斯•哈博德少將。8月,兩個人率領著約五個師約十四萬人的兵力橫渡大西洋,來到法國諾曼第地區,開始由英國人對這些新兵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訓練。這五個師幾乎是空著手到了法國,而物資則有陸軍軍部進行採購,隨後運抵法國。而在1917年年底到1918年的春季,已經有大約一百五十萬的美國人出現在了歐洲的戰場上。

  由於有總統對參戰的支持和幾乎整個國家的支持,美國陸軍軍部猶如暴發戶一般著手狂購亂買,出乎人們的想像。陸軍有八萬六千匹馬,雖自1915年以來,在法國戰場上就從未用過騎兵,但陸軍部依然買了一百萬條馬毯,二百萬隻飼料袋,九十四萬五千副馬鞍和二百八十萬個馬籠頭。陸軍部還訂購了二千多萬頂蚊帳,但在法國的美國大兵們從來就沒有用過。在法國的幾英里方圓的貨棧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無用的東西。面對英法兩國盟友詫異的目光,潘興將軍覺得簡直是太難堪了,在1917年年底,他不得不通知陸軍部停止裝運浴缸、書櫥、地板蠟、割草機、辦公桌、活梯和痰盂等軍事物資。

  先期到達的五個師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彩虹師——陸軍四十二師,師長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一位三十七歲的年輕上校。正是這位年輕的師長,在結束了三個月的訓練之後,極力要求在阿登地區德軍的身後開闢第二戰場,並投入十四萬的美國軍隊。潘興中將對這位年輕的部下極為賞識,以至於不惜以十四萬美國人的生命為代價來滿足麥克阿瑟的冒險。

  幸運的是麥克阿瑟的冒險成功了,出現在阿登地區的美軍讓德軍參謀部產生了極大的恐慌,與之前獲得的大批美軍登陸法國的情報相印證,德軍參謀部認為在巴黎郊外的一百五十萬德軍有被包圍的危險。於是從大戰開始第一道撤退的命令被下達,德軍從巴黎郊外再次回到的凡爾登地區。英法聯軍趁勢進行反攻,雙方在巴黎到凡爾登之間進行了多次的交鋒,五個月里各自傷亡了約三十萬的軍隊,戰線在凡爾登地區再次穩定了下來。

  1918年春季,面對美軍增兵的壓力,德國再次進行了動員,每6個德國男人中就有1個被送上了前線。而英法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損失之後,國內兵員已經開始枯竭,軍事物資的生產因為缺乏原料也漸漸停頓了下來,雙方開始了漫長的消耗戰,世界的目光也再次回到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尚有餘力的大國之間。美國再次將100萬的陸軍和海量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了法國,而中國則在德國的催促下開始了對印度和俄國的攻勢。

  在印度戰場上,吳佩孚和段祺瑞的兩路大軍開始向印度北部進軍,將近五十萬的英軍和印度軍隊壓縮在了德里一帶,而王士珍和張作霖則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包圍了俄軍的八十萬軍隊。這一時期還有一個人比這些將軍們更加的繁忙,那就是國家安全局和中央情報局的頭頭李青。這兩年的時間裡,李青按照周雨軒的吩咐,不停地在阿拉斯加到阿拉伯半島幾乎大半個地球的範圍里到處物色合適的扶持對象,從美洲的土著到阿拉伯的酋長,到處都是李青親手點燃的烽火,自然這些民族主義份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親中份子。

  印度在被中國占領的廣大區域內,得益於印度那些五花八門的宗教信仰和種姓制度,李青沒費什麼力氣就在印度扶持了五十多個教派和組織,並將這些人召集在一起,對各個組織控制的區域進行了劃分。其中對中國最為親近的泰米爾解放組織自然分得了最大的一塊蛋糕,整個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南端都被劃分為泰米爾的控制區。至於孟加拉和尼泊爾這一帶自然被劃歸了中國的領土,對此這些人也沒有表示異議,中國費了這麼大的力氣趕跑了英國人幫助自己獨立,還承諾今後對自己的軍事援助,獲得一些好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分贓完畢,這些小國紛紛宣告成立並與中國簽訂了各種協議與條約,至於這些傢伙想自己做皇帝還是成立共和國做總統,這就不是李青所要關心的事情了。對於阿拉伯半島,李青對周雨軒的要求很不理解,在他看來,這片區域除了沙漠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不過在總統的堅決要求下,李青還是找到了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承諾中國將支持他統一阿拉伯半島,成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條件是中國在阿拉伯半島駐軍並對這一地區的礦產資源享有開採權。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一直將趕走英國殖民者和統一阿拉伯世界為自己畢生追求的目標,現在中國人找上門來,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至於礦產,阿拉伯只有沙子,難道中國人能從沙子出找出金子來?於是在簽訂了合作協議之後,一部分中國軍事人員開始進入阿拉伯半島,幫助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訓練軍事人員,同時李青承諾在1920年之前,中國軍隊將出現在阿拉伯半島,屆時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建國的時候。

  既然承諾了就要抓緊動手了,在包圍了德里之後,空5-7師和重型轟炸機大隊在1918年4月15日,對德里進行了大轟炸並使用了特種彈。大火燃燒了兩天之後,德里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按照周雨軒的命令,十幾個軍的重炮又將德里細細覆蓋了一遍之後,這個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印度古城徹底從地圖上消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