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這美洲軍團可是裝在輪子上的部隊了,沒有了汽油和柴油,那些坦克和汽車就成了擺設。所以按照周雨軒的安排,美洲軍團第一步就是占領阿拉斯加南部庫克灣頂端的安克雷奇港。幾乎在陸戰師登陸珍珠港的同時,美洲軍團就在南洋艦隊的護航下到了安克雷奇。情報很準確,現在這片位於美洲北端的苦難之地,並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礦產,負責此購地案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西華德為此受盡了諷刺和挖苦,在美國英語中也由此誕生了“西華德的蠢事”(SewardsFolly)或“西華德的冰箱”(Seward‘sIcebox)的諺語。美國陸軍也沒有興趣動用軍隊來防衛這個看來毫無價值,同時美國人也不相信,對於這個距離美國本土兩千多公里,中間還隔著加拿大的飛地,中國人會有什麼興趣。

  儘管是阿拉斯加的第一大城市並聚集了阿拉斯加近一半的人口,安克雷奇這時的人口不超過十五萬人,沒有正式的軍隊,所謂的國民警衛隊加上維持治安的警察都算上,這裡大概有1000名勉強可以算得上是軍事人員的當地人來守衛這個美國緯度最高的不凍港。這些人對四十多萬武裝到牙齒的在中國國防軍的戰鬥序列當中可以算是最為精銳的部隊來說,自然不會造成任何的麻煩,甚至在象徵性的火力準備之後,整個城市的街道上再也看不見有人活動的跡象了。

  順利完成了登陸之後,美洲軍團開始以安克雷奇為中心建立自己的防禦圈,並開始在阿拉斯加清剿殘餘的軍事組織。在名義上已經成為美國人整整五十年的阿拉斯加人對美國並沒有什麼歸屬感,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收稅的人從俄國人變成了美國人而已。國防軍的到來,讓這個小港口成為了一個大軍營,也變相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這些阿拉斯加人對國防軍的到來並沒有什麼更多的牴觸情緒,倒是對國防軍帶來的一些變化更感興趣。

  為了適合機械化部隊的駐紮,國防軍在安克雷奇修建了公路,辦起了各種養殖場,同時與當地人開始兌換各種生活用品。在占領阿拉斯加半年之後,由國防軍帶來的華元在當地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這些土著人都知道,用這個可以在中國軍人的手裡換到那些稀奇玩意,如果是用以前的美元,這些中國的年輕人可不會給自己好臉色的。

  國防軍在阿拉斯加的登陸,對美國人的觸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儘管這是從獨立戰爭結束之後,美國本土第一次出現外國軍隊的足跡。畢竟阿拉斯加到距離最近的西雅圖還有兩千多公里的距離,而且,現在美國人也顧不上在遙遠的北方的那塊飛地了。但英國人可受不了,畢竟阿拉斯加距離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太近了一些。於是經過與美國人緊急的磋商,英國在加拿大緊急著急了近二十萬的部隊,加上原來駐守加拿大的五萬英軍,武裝了美國人提供的武器,開始向阿拉斯加進軍了。

  對英國人的到來,美洲軍團並沒有覺得驚訝,同時隱隱還有些期待,畢竟裝備了新式的坦克之後,還沒有打過一仗,有些錦衣夜行的感覺,現在英國人送上了門來給自己練手,實在是太善解人意了。五個軍留下了54軍駐守安克雷奇,其餘四個軍開始在洛根山北部的大平原上和英軍擺開了陣勢。一方是久經戰火、訓練有素,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還裝備了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陸軍武器,將領也幾乎是中國最為出色的幾個軍長,一方是倉促成軍,幾乎連武器都沒有完全裝備上,只是為了幾個英鎊才入伍的僱傭軍,這勝負在沒有開戰之前就已經決定了。

  不過蔡鍔等人在周雨軒的命令下,也沒有過份地展示自己的戰鬥力,將英國人趕出阿拉斯加之後,就停下了腳步,返回了安克雷奇。這些機械化的步兵和坦克師出動,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在沒有明確的作戰意圖之前,還是節省點過日子比較好。

  占領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後,國內的船隊在內海艦隊的護航下,不停穿梭在兩地的港口之間,運送大量的物資過去。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消耗,周雨軒可不想因為補給的問題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在這兩個戰略要地站穩了腳跟之後,周雨軒又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和俄國。

  第六章 處處烽火(一)

  王士珍和張作霖正在葉尼塞河與鄂畢河之間的廣大區域與俄軍對峙,如果不是周雨軒下令保持當前的戰線,兩各人手下十三個軍的兵力應該會有更大的進展。段祺瑞和馮國璋的六個軍從孟加拉一直打到了加徳滿都,已經橫掃了喜馬拉雅南麓。吳佩孚和唐繼堯的五個軍占領斯里蘭卡之後,再次在印度洋艦隊的掩護下,登陸印度的南端,開始了千里大行軍,在1917年的下半年攻擊前進了一千多公里,連下印度中南部諸多大小城市,最後在孟買才停下了腳步。

  1917年歐洲同樣也不平靜,德國在東線與俄國對峙,不過雙方對此似乎都保持了默契,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出現,俄國是迫於中國的壓力,德國則是與美英法聯軍在巴黎附近打得不亦樂乎。上半年,在付出了六十多萬人的代價突破了凡爾登和索姆河防線之後,德國國防軍的鐵蹄已經出現在了巴黎的郊外。而英法聯軍則付出了近兩倍於德國人的傷亡,但是美國人的參戰鼓舞了他們最後的士氣。

  在巴黎郊外,一百五十萬的德軍受阻,被迫再次與兵力在兩百萬的英法聯軍進入塹壕站。英國人發明的機槍破壞器——水櫃(TANK)也被投入這次巴黎保衛戰中。而美國人此時正在緊鑼密鼓地做著參戰的準備,威爾遜總統在強烈的反對聲中,說服國會對每一個二十一歲至三十一歲的體格健全者實行徵兵制,後來年齡改為十八歲至四十五歲。將有四百多萬人在陸軍服役,八十萬人在海軍服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