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上,幕府執掌大權的將軍北條時宗,已經從剛剛歸國的倭國商人口中得知了大宋使團前來倭國的消息,也得知大宋準備要倭國放棄再偷運大宋銅錢,並管住自己的臣民,不得讓倭寇再外出掠奪的消息。

  北條時宗十分的矛盾,倭國一直親近中原,直到汴京被克之後才完全斷絕了與中原政府的聯繫。他的父親前任將軍北條政村還曾經派倭國商人給南遷的大宋送交過信件,希望重新建立起關係。

  而且,大宋提出的這兩個條件,倭國根本沒辦法達到:沒有了宋錢,無法自己鑄錢的倭國總不能回到以物易物上去吧?管束倭寇也不太可能,幕府控制的地區只占到倭國的三分之一還不到,其它地區都控制在各個大名,也就是藩臣的手中,幕府根本管不到大名藩地中的事。

  如今倭國的情況複雜到了極點:在倭國天皇身邊和幕府中,連各地的大名身邊,都有不少原大遼遺民和大宋南下前故宋的之人!他們大都是在金人南下的時候,不願意臣服女真人的各個民族的人,從高麗渡海前往倭國,他們被倭國人稱為"歸化人"。

  由於這些歸化人大都擁有才幹,或本身就是士林中人,自然得到崇敬中原文化的倭國統治階層的歡心。

  他們不但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也帶去了根深蒂固的仇恨種子。雖然都來自中原,但他們之間有著十分嚴重的分歧:故遼人痛恨大宋勾結金滅亡自己的故國,以宋為仇,自然也敵視現在的大宋;故宋之人則是視靖康天子趙恆為君主,認為只有趙恆的子孫才是正統,根本不承認高宗趙構的地位,認為他是奪位之人,對現今的大宋君主自然也有敵意,但比起遼遺民來說要好一些。

  歸化人們不斷的在倭國宣傳對現在"中原"統治者的仇恨和不妥協,卻使得現在的倭國開始輕視他們一直都敬仰的天朝大國。

  經再三考慮之後,經與幕府的大老們商議,北條時宗決定對大宋使團出使倭國的消息置之不理,等使團到了之後,多加打探再說。

  可是北條時宗作夢都沒想到:薩摩大名居然敢瞞著幕府進攻琉球三國,還招惹來了大宋的水師。但這下不理會也不行了,薩摩大名地方不大,但十分富裕,也是幕府最重要的藩臣之一,如果不予理睬,只怕會導致各家大名的反叛。

  最後,幕府派出了使者前往長崎,準備和大宋水師會談,請他們轉達對大宋皇帝的問候,表示願意臣服大宋。

  第十節

  大宋水師將領們倒是接見了使者,但認為他們自己沒權力處置兩國之間的事,準備把使者送往琉球,去見正使傑英。可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倭國天皇也偷偷派來了使者,請求大宋能幫助他恢復君權,他掌權之後,願意完全接受大宋的條件、永遠臣服大宋。

  大宋水師將領雖然也聽商人們介紹過倭國的情況,但以君主為重的宋軍將領們怎樣也無法搞清楚倭國這亂七八糟的深層次關係。正好也需要回去看看新的援軍到了沒有,火器的彈藥也需要補充,乾脆帶上幕府和天皇的兩批使者一起返回了琉球。

  幕府將軍聽說大宋水師在接到自己的使者之後,便起航離開了薩摩大名,還以為緩兵之計有效,再加上以前聽來的消息,大宋根本無法抵擋他們眼中的野蠻人的進攻,對大宋也起了輕視之心,覺得他們也沒多厲害。自恃擁有勇猛的武士,憑藉偏居大洋、易守難攻的倭國列島,他決定暫時不理會大宋使團的要求。

  大宋水師回到琉球之後,聽正使傑英傳達了天子的旨意,自然給裡面的訓斥嚇了一跳,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趕緊派出信使回宋報信,順便把兩批使者也都送回了大宋。

  朝廷接到水師飛鴿傳送的消息,天子趙惇和中樞商議之後,認為還是等使者到了京師再做決定不遲,於是命令水師儘快把兩批使者送到臨安來。

  被富裕發達的大宋給嚇了一跳的兩批倭國使者,都恭恭敬敬的表示了對大宋皇帝的敬仰,以及自家主人對中原文化的崇敬之心,明確接受了大宋的條件。

  看到倭國使者如此恭恭敬敬,天子趙惇本來也不打算滅掉倭國,只是下旨又把兩批使者送還給正使傑英,讓他帶著一起出使倭國,以便於相機行事。但為了防止萬一,龍威近衛禁軍先在琉球停留,等待傑英出使的結果,等傑英回國的時候,再一起返回。

  只是,朝廷沒有料到,倭國的情況亂到了什麼地步;更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幫子來自中原卻又反對中原的人在倭國攪和,現在倭國已輕蔑的把中原稱為"支那",意思為愚昧無知。

  倭國是崇敬中原文化,但他們頂禮膜拜的是大宋南下之前的中原文化,而並不是現在的大宋皇帝和大宋的朝廷。否則,他們也不敢更名"日本",這個名字的來源就是隋朝的"出使事件",本身就是對中原的挑釁。

  倭國最終拒絕了大宋提出的條件,兩國必有一戰。

  傑英在倭國登陸之後,先見到了幕府將軍,送達了大宋的國書。同時,他又派出使者前去日本天皇的駐地,要求日本天皇在對大宋行文之不得用"天皇"之稱,只能以倭國國王的身份。

  幕府將軍北條時宗在自己身邊大佬、御家人,尤其是最信任的謀士--故遼高官子弟韓進儀的慫恿下,再加上得知了大宋使團派出使者覲見天皇的消息,他斷然拒絕了大宋的國書,隻言片語的回覆也沒有,並將大宋使團禮送出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