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可惜了,在面臨天災的情形下,趙惇再想陪著皇后都不行了,他忙的連回宮的時間都少,為了不打擾已經行動不便的愛妻,甚至都不再回皇后的寢宮休息,哪還有時間守在愛妻的身邊,也只能聽聽內侍和宮女的稟告。

  早在剛剛確認皇后懷孕的時候,尚藥局就派來了專門御醫,日日夜夜守在皇后的寢宮外面。到七個月的時候,尚藥局已經計算好分娩的日期,上報給皇帝,預計是八月十二日。大宋的婦科水平並不是很差,尚藥局的計算最多也只會錯個一天。

  確認了皇后的生產日期,尚藥局下一步就是在皇后的宮院中找合適的房間,布置一個單獨的產房,按婦科的說法,產房最重要的是不能透風,要不會讓產婦得產後風的(這是中國一直流傳的老話,科不科學暫不討論)。這可是虞景兒親自把關,把皇后宮中的所有側殿都查了個遍,最後才在左跨院裡找了個不透風的小房間。

  按照規據,現在皇帝該作的事,就是大大的賞賜。從吃穿用,到藥物、金銀綢緞等等,不過,這可不是趙惇想賞的,他只是在下面送上來的單子蓋了個章。這個時候他太忙,太上皇他們也不讓這些事兒來煩天子,乾脆全安排好了。

  到了九個月的時候,太醫院又加派了專門的產婆和醫生,天天為皇后把脈看診。馬憶靈早給折騰的不厭其煩,但她也知道,現在是胎兒為重,什麼都得為孩子著想,也只能是壓住自己的脾氣強忍。到了接近生產的時候,不只是醫生,就是虞景兒也是天天守在馬憶靈的身邊,她可是第一胎,生產不會太容易的,這么小心也是正常的。

  可是,尚藥局這回的預估可沒準。本來,為了能看著自己的寶貝出生,天子忙中偷閒,特地和家人一道,守在皇后的宮裡等候。可到了時候,皇后卻連個動靜都沒有。這一下,上上下下的神經都給吊了起來,深怕皇后是難產。

  可說來也奇怪,皇后並沒有難產的徵兆,不知道這小傢伙是不是在跟人賭氣,你越急他越不出來。

  天子也是哭笑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才抽出了時間,結果還是沒辦法看著孩子降生。他好笑的對家人說,這個小東西一定是個比自己還要麻煩的皮猴子,還沒出生就和大人較上勁兒了。結果,趙惇反而被長輩們給教訓了一頓,責備他身為人父、不該如此的評價自己未出世的孩兒,搞了個灰頭土臉。

  大家哪裡知道,天子趙惇的玩笑話還真說准了,這個孩子的確是個比他還淘氣的麻煩精,到了後來,連趙惇都受不了。

  這一拖,就拖過了好幾天,搞得尚藥局和太醫院都緊張的要命。尤其是尚藥局,要不是皇家沒計較他們的失誤,裡面的官員早該倒大霉了。皇后一天不生,他們就無法安心,一天到晚的提心弔膽。

  第七節

  大宋重興元年八月十八日,大雨還在下個不停,前段時間的水災已經導致了產糧區大部分被淹,只怕今年的收成是全完蛋了。就算大水退後再補種,農業的損失也不會小。好在,前幾年大宋都是風調雨順,這一年的損失還承擔的起。但一般農戶卻會受不小的影響,今天的朝會就是商討減免皇糧、國稅,以幫助百姓渡過難關的事。

  朝會進行了快半個時辰,一名觀察天氣的侍衛來到了大殿門口:"陛下,天色有變。"

  從四月底,朝廷意識到不斷的大雨可能會導致天災的時候,宮裡就安排了專門的人員觀察天氣。當然,負責農業的司農寺也派人長期觀察氣候,並想辦法推算何時天氣能好轉。

  幾個月下來,天氣根本就沒有好轉的跡象。直到八月初,司農寺才向皇帝報告:按有經驗的老農根據天時估計,大雨有可能在本月結束,可還是沒敢肯定。這樣,天子又加派了觀察天氣的侍衛,要他們一看到天色有變就立刻報告。

  "哦?!"

  大殿裡頓時有了一些躁動,靠近門口的一些官員甚至不顧禮儀,伸頭向門外的天色看去。

  聽到侍衛的報告,司農寺卿羅易匆匆的向天子告了個罪,連忙跑出了大殿,不顧還在飄落的雨點,抬起頭仔細向天空觀察,眼見得本來黑沉沉的天空亂雲翻滾,天邊微微有些發亮。

  興奮的司農寺卿抹了一把滿臉的雨水,調頭沖回了大殿,興沖沖的來到御階前跪下:"恭喜陛下,天開了,大雨很可能快要停了。"

  "真的?"

  不只是天子趙惇,就也群臣也是一喜:只要大雨能停,這場規模巨大的天災就有了安然渡過的希望。但被不斷的錯誤預報,已經搞得神經緊張的天子還有些不敢信,脫口問了一句。

  "是的,陛下,天邊已經發亮,這是大雨將停的徵兆,恭喜您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恭喜陛下!"

  ……

  能夠聽到大雨即將停止,可是現在所能得到的最好消息,鬆了一口氣的臣子們紛紛向天子道賀。

  正當大家紛亂成一團的時候,一名內侍氣喘吁吁的從內宮跑到了大殿上,衝著天子跪了下來:"陛下,皇后娘娘臨產了。"

  "啊?!"

  驟然間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連素來沉著的天子趙惇都給搞得一呆,回過神兒來就連忙追問:"何時有徵兆的?現在皇后怎麼樣?太醫和產婆到了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