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大金新都的修建為了考慮皇帝的感覺和省錢,大金中都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街市。擴建的新城裡只依靠街道劃分各個街區,建成了開放的“市坊”。

  臣子們想省錢是指老城要是全拆了的話實在是不現實,那是居民集中之地,全部拆除的代價過高。還好迪古乃聽從了大家的建議,要不,光拆遷燕京老城所需要的金錢,就可以讓大金數年緩不過勁兒來。

  雖然迪古乃沒有拆除燕京老城,但還是大修宮室,這就給了傾天網機會,那些商人們開始利用大金建設新都的機會,插了進去。

  商人們為迪古乃提供了大量的圖紙,其中還包括了大宋原汴京皇宮,最著名的延壽宮的部分圖紙。

  喜好中原文化,又極度自負的迪古乃下旨,要建一座比之大宋的延壽宮更奢華的宮殿。

  第三節

  新建的宮殿內部裝飾遍布金銀、金碧宏偉,據說光正殿一處即耗費銅錢億萬計。宮中窮極奢麗,大修殿閣亭館及樓台,房屋有近萬間。在商人們的幫助下,迪古乃搜括四方珍奇物品置於其中,追求奢侈麗,無一處宮院相似。而且在宮廷之中鑿水池修清泉,四周還滿布名貴花木,無數怪石岩壑例於宮院。

  當時由於運力不足,為了儘快完成,民工從涿州至燕京排列為近六十公里“人鏈”,左右手順次傳遞建造所需的土石。為修建宮室,所伐木材皆為深山中的上等用材。

  由於期限緊迫,不少勞工辛勞至死後,還要被誣指為逃亡,將其妻子兒女罰沒為奴。

  後來,由於死的民工太多了,已經影響到了工期,這位金主迪古乃來了個臨時抱佛腳,下詔在周圍內急征大夫,還授予醫術好的醫生高官。

  搞得不少大宋臣子知道後都懷疑:是不是迪古乃覺得土地不夠分了,利用營建中都的機會,故意多折磨死人,好再得免費土地啊?!

  由於工期緊、時間短,再加上多年戰亂,不少建築工藝都失傳了,宮殿的營建總也不能令人滿意。

  結果,有人提出把汴京和真定府尚存的宮殿拆除,把它們的各種配件運來使用。迪古乃當然是立刻同意,這樣,在戰火中倖免的部分宮殿和廟宇終於還是沒能逃過金人的毒手,被拆除一空。

  這消息為大宋得知之後,大家又一次憤恨不已:迪古乃拆的可是故宋的宮殿。可是,轉念一想,這迪古乃還真是個怪人!拆宮殿也就是了,拆廟宇?他還真是不怕鬼神,也不怕那些木雕泥塑來找他算帳。

  中都的皇宮建成之後,迪古乃派自己寵幸的商人和內侍一起負責驗收,稍不如意就馬上命人拆毀重建,浪費無數錢糧。

  如此大修宮室成為一大禍害,不知冤枉花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大金集聚多年的資財被大大揮霍,也給無辜的百姓帶來了不盡的災難!

  迪古乃還覺得驗收的商人是由於對自己的忠誠,才會如此用心,大加賞賜。可迪古乃怎麼都沒有想到,那個出身舊遼漢人世家、精通漢學的所謂北方商人何文勝,正是與大宋天子趙惇相識的浙江商人喻寄性,是傾天網的臥底!他以深厚的漢學功底和搜羅來的奇珍異寶搏得了迪古乃的歡心,牢牢的在大金的核心紮下了根。

  雖然大金朝廷中的有識之士對這些只知獻媚君主,引誘皇帝濫用國力的商人十分厭惡,但此時卻無人能猜得到,這不過是傾天網的第一步,真正厲害的還在後頭。

  大宋皇帝趙惇倒沒有迪古乃收回皇權和強迫女真人遷都的煩惱,頭頂著"明君"光環的他皇權穩固。正在利用幹什麼都沒人能阻攔的時機,調整朝中的人事。

  此前因為幾個大案,朝中官員缺額甚多、急需補充。天子趙惇乾脆借這個機會,再次大幅度削減冗官,一下子裁掉了近四分之一的官位,朝廷的機構再次精減。

  清理完了朝廷,天子趙惇下一步做的就是拿自己家裡開刀,削減宮室成員和宮裡的服務人員,說白了就是給自己這一大家子減負。

  一般的,皇帝住在宮中的所謂“一家子”,不算兄弟姐妹,主要是包括了自己、皇后、妃嬪、未成年的子女,以及未離宮的太后、太妃等等。

  最多的是那些有名號的的后妃,皇家自然也有一套規據進行冊封和管理,宋朝基本延自唐代,有品級但沒個準頭。

  皇帝們大都在這上面比較隨心所欲,以對後宮女人們的寵愛來晉升,有級別的就包括後、妃、儀、才人美人 、夫、侍御數級。除後一般只有一人外,其它的地位越高、人數越少,最低的侍御就從來沒個准數。這樣算下來,後宮至少也有個幾百位,好色的皇帝就不用說了,絕對是大大超過定製。當年人稱徽宗皇帝有三千后妃,不過是泛指,實際上遠不止這些。

  這樣,為皇家提供服務的人員,按定製光宮裡就得有七、八千人,有時還要超過幾萬人之多,其中包括六尚二十四女官司、後宮內侍、宮女。

  以太上皇趙昚來說,他自己的一家不過只有一後二妃、三子兩女,總共只有九口人。而且,由於皇后早逝,五個孩子年齡相差懸殊,皇宮裡頭實際上最多只有四、五口子人。但按過去的老規據,就得有個幾千人為皇家服務,再加上負責皇帝起居生活和宮廷事務的各級機構,已經是超過了上萬人,這還不包括為先皇趙構一家提供服務的人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