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事還真的不能責怪張俊輕易相信天子趙構,一個是因為他是皇帝、是自己的君主;另一個,是當年趙構與宗澤將軍他們相遇之後,張俊就奉宗老將軍之命保護趙構,與當時還算寬和的康王相處的不錯。

  對於沒有了家人、連義兄父女都被金人擄走的張俊來說,君父在某種意義上,也的確既為君也為父吧,這隻怕也是張俊拚死抗金的動力之一,也是張俊不求權勢、一切以朝廷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

  水靈沒再提及其他的事,只是誠懇的對張俊說道:“張叔,我現在有大事要做,希望你能幫我。”

  “說吧,我一定竭盡全力。”

  太子和“虞水靈”一直站在書房外等著,雖然聽不見裡面的聲音,但兩人都是忐忑不安。

  太子是擔心虞允文過於責備張俊,把關係搞僵,影響以後的行動。雖然知道虞允文會以大局為重,但事到臨頭,要完全不擔心也有點兒困難。

  景兒則是擔心張俊會不會真的為小姐隱瞞真相,畢竟張俊的名聲並不好聽,而且害的還是自家老爺,自然讓人難以相信,心裡一直是七上八下。

  終於,書房的門開了,張俊跟著虞允文走了出來。

  跨過門檻的時候,張俊抬手扶了一下虞允文的胳膊,虞允文沒好氣的甩手說道:“我還沒那麼的老,不用你扶‘

  張俊只好放下手,看著他向前走去,轉頭看到太子驚訝的神色,無可奈何的聳聳肩:”大哥以前就是這樣子,對親近的人從不講什麼虛禮。這還是清義道長的道家遺存。水靈過去的性子,實際上也是像大哥。“

  太子和景兒對視一眼,總算是鬆了口氣:太子是覺得兩人之間的問題解決,不會影響到今後的戰事;景兒則是驚訝,小姐還真的很了解這位名聲並不太好的張俊,他居然真的幫小姐隱瞞了事實,算是安然渡過了一劫。

  第三節

  此時,江南的宋軍和各地百姓自發組成的義軍結合,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愈戰愈堅,為了保衛國家而殊死一搏。

  金軍在江南已經是寸步難行,不得不退回江北,只有江陵到洪州一帶州縣還控制在金軍的手中。

  不肯輕易服輸的金主合剌和越國王兀朮見大宋反抗激烈,依著原計劃直接拿下長江下游,快速滅亡大宋的目的已經難於達到。便改變戰略,決定東守西攻,集中西線兵力重兵進攻川陝,以控制長江上游,然後再迂迴包抄大宋的核心地區。

  金軍迅速攻占大宋西北部的大部地區,張俊奉令西調,任川陝宣撫處置使,負責守衛入川的要道和尚原一線。

  以兀朮、阿里補為首的金兵與宋軍在和尚原、仙人關與張俊多次激戰,卻連戰皆敗。在和尚原一戰中身中兀朮兩支流箭,如果不是部下韓常拚死相救,險些被以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為首的川軍俘虜,救了兀朮的韓常則是被宋軍射瞎了左眼。

  但是,多年征戰、經驗豐富的兀朮,借宋軍戰勝之後放鬆警惕的機會,親率精銳騎兵突襲和尚原、並一舉拿下。

  可當兀朮準備再接再厲,帶兵侵入四川時,在半路上被張俊和吳玠、吳璘兄弟所率領的宋軍打了個埋伏,兀朮軍被重重包圍。

  從中午打到黃昏,兀朮的損失並不是很大。張俊所部都是步兵,只等天黑兀朮就可以用精銳騎兵衝擊,脫身不難,甚至,兀朮還可以在第二天利用騎兵的快速反包圍宋軍。

  到了天快黑的時候,張俊調來的近兩千具巨型強駑在六千多宋軍的強拉硬拽下翻越高山,終於趕到了戰場。張俊立刻命令他們在旁邊的半山坡上架起巨駑,以半米長的巨箭密集覆蓋被包圍的金軍。

  被這樣可怕的箭雨一通狂射,就算是強悍的女真人也無法承受,十多萬金軍頃刻間土崩瓦解。

  宋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諸參戰軍隊合兵掩殺,一下追出上百里。

  兀朮在宋軍的狂追中“剃其須髯而去”,也就是被追的剃掉了鬍子、頭髮方才脫身,又打了一個創記錄的大敗仗。

  無奈之下,金軍只得退往秦中,未能按原計劃入川,金人對大宋西部的威脅暫時解除。

  隨後,張俊借戰勝兀朮、阿里補之機,北上收復了鳳州、秦州、隴州,穩固了川陝的防衛,完全破壞了金人借西北東進,以威脅大宋腹地的計劃。

  由於現在戰線向北和西移動,已經殘破的臨安無法再成為指揮中心。為了統一指揮抗金,經大家商議之後,太子決定在位於靠近中央位置、已經被宋軍收復的廬州設立太子行在。

  於是,太子和虞相帶領僚屬和諸位大臣離開了京師臨安,前往廬州。

  在行軍的中途,大家正在健康城外北渡長江的時候,江北的宋軍送來了被金軍俘虜又被救出的原徐州知府唐仲俊唐大人。只是,他因為被俘的時候已經受了重傷,如今情況危急,還沒有和他們匯合就已經病危了。

  知道了消息的虞允文沒有聽太子相勸,強撐病體,帶上水靈趕去見了唐仲俊大人最後一面。唐大人故世後,虞允文為他收屍,命手下先將他的棺木送回山陰老家暫時存放。

  到達位於淮河與長河之間的廬州之後,太子和虞允文就忙著設立太子行在,調集幕僚人員,並在行在中設立了專門分析情報和提供戰事謀劃的謀士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