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理軍隊已經被大宋軍隊打怕了。聽到是漢語,知道又遇到了大宋軍隊。都丟下武器投降。大宋的軍隊也是忙著與他們洗眼睛。

  河這邊的大理軍隊,看到聽到良心炮的爆炸和爆炸聲,又聽到話筒的聲音,講的是漢語。更清楚地知道這是漢族的大宋軍隊,就不敢繼續渡河了。河那邊還在計劃打十五次,只打了一次,大理軍隊就不敢攻了。

  大理軍隊於是就找本地的老百姓來問,知道對面是吐蕃的部落。今年大宋已經統一了吐蕃。對岸就是駐紮的大宋軍隊。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去見皇上

  王勇在藏布路解放奴隸,奴隸一邊學漢語,一邊在河谷開墾荒地。估計明年,藏布路的奴隸和軍隊就沒有糧食困難了。可是到了農曆的九月,天氣就冷起來了。他想找一個天氣氣候好一點的地方,解決部隊冬季棉衣不足的困難。還有奴隸們冬季棉衣不足的問題。本來,自己這個想法就有一些令人奇怪。一找人來問,在藏布路還真有冬天可以不穿或者少穿棉衣的地方。就是在藏布路的南邊,那裡冬季並不冷。還有大量的土地。還可以一年成熟兩季稻穀。那裡雨量充沛。

  於是,王勇就帶著藏布路的一萬多的機動部隊,帶著鋤頭、犁頭,到藏南去開荒。去避寒。

  走出現在的亞東,向東走,越走身上越暖和。邊走戰士們就邊脫衣服。

  部隊,除了邊防部隊,地方部隊,乾脆以後規定冬天到南邊來開荒,來避寒。向東走了一兩天,見到處都是平原或者淺丘,王勇就不準備走了。這些地方開荒,以後打了糧食難道不可以向藏布路運輸嗎!

  部隊正停下來,準備就地開荒。幾個騎兵就到了王勇面前,原來這條河的上游,有一支身份不明的軍隊正準備強制渡河。他們是來求救的。

  王勇見還有軍隊敢於來打自己的軍隊,就命令留一千人保護用具、糧食。其餘全部出發。

  戰馬跑了一天,到達發生戰鬥的地方。當地駐軍報告,已經打了一仗,一千人消滅了兩千敵人,自己一方沒有傷亡。

  王勇表揚了這一支部隊敢打敢拼的精神,有勇有謀的精神。

  我們要知道,王勇就是一個找仗打的人。如果對面部隊和平共處,不向河這邊進攻,就把這條河當成邊界算了。現在還要進攻,不是來找死嗎。沒有挨了打不報復的。乾脆今年冬天,再來開疆闢土。

  王勇就命令收集戰船,砍伐樹木做筏子。戰士們都知道要打仗了。打仗才能立功。有軍功。回家就有面子了。還可以享受許多優惠。都儘快地找船,砍樹做筏子。

  王勇審問俘虜,知道這是大理國的軍隊。大理國已經被小趙皇帝的御駕親征部隊占領了。這是逃出來的大理軍隊。大理軍隊打敗了這裡的部落聯盟,正兵分三路,到各處征剿,到各處開疆闢土。

  王勇把這個消息向全軍傳達了。對一支與朝廷隔絕的軍隊,聽到朝廷的好消息。部隊歡呼起來。皇上親自指揮了對大理軍隊的戰爭,打了勝仗。

  王勇根據以前小趙皇帝打仗的經歷評判,小趙皇帝是有意放跑了大理軍隊,不然,就會把大理軍隊在大理消滅,絕不會留下後患。

  現在既然與我們打仗,我就沒有客氣的必要。打!

  河這邊的大理軍隊,見那邊是大宋軍隊。兩千人的大理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對方消滅了。主動進攻是不敢了。但逃跑也是不行的,正在左右為難。

  我們知道,段侯爺下了一道命令。還派出了十個人,各五人向西向南追趕。這些戰士是人人三匹馬,每天跑四五百里。在藏布江的江邊,終於把這支部隊追上了。

  他們手裡,有段侯爺的命令,有大理國歸順大宋朝廷的協議書。他們把協議書命令給軍隊的將軍看了。將軍叫他們到個部隊去傳達。

  部隊歡呼起來。現在,要回大理的家是沒有問題了。可以不當兵了。那些沒有土地的士兵,計劃以後帶家屬到這裡安家,還有土地可以分配。

  他們傳達完了,回到將軍這裡來。將軍告訴他們,河那邊,就是大宋軍隊。打了一仗,結果過河的人全部被俘了。

  傳達的說:“最好不要與大宋的部隊打仗,打不過呀!現在的協議很好,不會有戰爭了。我們白族今後的日子會很好的。”

  第二天早上,大理的軍隊準備原路返回了。吃完早飯,河對岸的大宋部隊,船上開始坐上人,向河的南岸進攻了。

  大理的將軍問來傳令的人:“對岸的大宋軍隊打來了,怎麼辦?”

  這幾個說:“你們乾脆撤走!我們去與他們交涉。”

  大理的將軍就命令部隊開始撤退,不要管河對岸大宋軍隊的進攻。由傳達命令的幾個人去與大宋軍隊交涉。

  大宋進攻的戰士看見大理的軍隊,不慌不忙地撤退,走了。王勇在河對岸,也在用望遠鏡看這奇怪的一幕。

  既然已經把進攻的命令下達下去,王勇也不撤銷命令。

  大宋的船隻、筏子在向南岸划過去。見河邊沒有人,打炮也沒有用,大宋的士兵們就上岸搶占灘頭陣地。

  大理的幾個人里,有一個人是會漢語的。站在河岸上喊:“不要打炮,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

  上岸的大宋士兵,聽到:“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很奇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