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也不向西再擴展了。向西的人口也很稠密,不准他們過來。這裡可以安排我們大宋沒有土地的農民。”

  小趙皇帝想,印度洋以後就有我們大宋的一席之地了。

  小趙皇帝說:“朕數了一下,有三十六個部落。現在這裡沒有州縣,我們就以部落首領的住處,他們的城堡為縣的所在地。建立三十六個縣,以六個縣設一個州,這裡就設一個路。這條江改一個名字,還是叫藏布江。以前的名字囉里囉嗦難得叫。路的名字就叫藏南路,表示在藏布江的南面。”

  小趙皇帝問:“我們現在有沒有三十六個官員。”

  許翰說:“文官還真不夠,按說,每個縣要派幾個文官。現在可能只能一個縣派一個縣官了。”

  許翰又問:“我們已經接受了大理國的金銀,是不是明天,就派人送段侯爺和那些大理國歷史編修的官員回去呢?”

  小趙皇帝說:“前線那兩支部隊還沒有消息,他們問的時候,就說前線那兩支部隊有消息後,或者回來了,就送他們回去。如果前線有什麼問題,還可以利用他們威信去予以解決。”

  小趙皇帝說:“我們派人回大理,一個向朝廷報告我們已經解決了大理的歸順問題,新建立了藏南路。另外通知成都府另外派一個路級的副官,來擔任藏南路的長官。再派一兩百多官員來,建立州級官府,補充縣級官員。”

  許翰說:“聖上,他們大理上次被我們消滅了大象部隊,只剩了幾十頭大象。後來在與蒲甘的戰鬥中又繳獲了一百多頭大象。現在又兩百頭大象的樣子,就在附近。”

  小趙皇帝說:“好啊!今後在這裡,可能發生與天竺和蒲甘的戰爭,他們有大象部隊。我們要保留這樣一支部隊。他們原來的大象部隊不要解散,我們要派人進去學習,先派與他們一樣多的人去學習控制大象的技術。”

  許翰說:“臣明天馬上就派人去。”

  小趙皇帝說:“明天,我們除了留一萬人四下巡邏。其餘的都去開稻田。主要是與農民把稻田的田坎築起來。有了田坎,就把田分給農民,裡面的開墾由農民自己去做。”

  我們知道大理的高丞相,派了三路大軍向北西南三面進軍。向北進軍的一路沒有碰到抵抗,又向原駐地返回。在回來的路上,被小趙皇帝率領的大宋軍隊殲滅。

  一路向南的軍隊,我們知道,他們向南,最終的最遠就是大海。

  我們說一說這支向西的軍隊。他們走了幾百里是路程,也沒有碰到任何抵抗,即使碰到了本地的部落,也沒有軍隊出來抵抗。因為,本地的部落聯盟聚集的三萬大軍,已經被大理軍隊消滅了。見到大理的三萬軍隊,誰也沒有能力來抵抗。又走了一兩百里的路程。就看見了一條大河。我們知道,這是藏布江流下來的河流。現在,我們也乾脆把它叫藏布江。我們還要知道,這條河是由東北向西南偏角在流。這一支向西進軍的部隊,一看,沿著河流走,就違背了向西進軍的命令了。需要渡河過去。

  走著走著,發現河的對面有部隊駐紮。

  既然有部隊駐紮,就需要過河去打仗。征剿,就是找軍隊打仗。消滅這個土地上沒有歸降的軍隊。

  走到一個渡口,在上下游找了十來條船,就準備過河。十幾條船擠了五百人大理軍隊。過了河,對岸的軍隊就沒有見了。大理的軍隊以為對方見他們是大部隊,現在要過河,就嚇跑了。

  雖然先頭部隊也加強了戒備,見沒有人。就以為守河的部隊已經逃跑了。就放心大膽地渡河。

  我們已經知道河的北面就是吐蕃的部落地區。我們知道王勇進軍吐蕃。這裡的部隊就是大宋王勇指揮的軍隊。這裡就是藏布路的邊防軍。王勇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沿河駐紮。這裡的駐軍並不多。只有一千人,十門良心炮。從望遠鏡裡面估計,河對面有大約三萬人的軍隊。

  這裡的軍官,馬上派人向王勇報告,一面組織人進行抵抗。

  現在的大宋部隊,可不是見了敵人就逃跑的部隊。這裡的軍官,就召集下面的幾個軍官來商量。決定給敵人半渡而擊。一次打多少敵人?有人建議一次打五百多人。這可以穩當保險地消滅敵人。有人認為應該消滅一千敵人。一對一肯定也可以輕易消滅敵人。

  這個軍官的意見,只要打白炮彈,打快一些。消滅二千也是沒有問題的。這裡也有石灰,打完了白炮彈,可以儘快就包裝。不怕敵人後續部隊繼續過河。大宋邊防軍,敢以一對二。膽量是不錯的。

  大宋藏布路的藏布江的邊防軍,做出了一千打兩千的決定後,就用火藥包了很多的白炮彈。要打掉對方三萬軍隊,兩千一次,要十五次。可能打了十次對方就不敢過河了。

  這邊的大理軍隊,渡過了四次。兩千人,以為沒有危險了,也放鬆了警惕。突然一通鼓響,埋伏在五里外草叢的大宋邊防軍,一齊上馬。向大理軍隊進攻。衝到大理軍隊面前,就甩手榴彈。轟隆轟隆的爆炸聲,大理的軍隊只有往渡口跑,渡口的大理軍隊聚成了團。好了,大宋軍隊就架起良心炮,打起白炮彈。這支大理軍隊在大理邊境曾經與大宋軍隊交過手。第一輪打擊後,又打第二輪。接著就是話筒在喊:“你們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吧!你們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