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個官府,高丞相也不客氣了,他首先占了最好的房子住下來。剩下的稍好的房子才給段譽居住。

  高丞相又與段譽皇帝商量,派軍隊到各地去征剿,先把國土開闢出來。

  除了留兩萬保衛大理國的皇帝丞相外,其餘的,全部派出去。兵分三路,去開疆劈土。

  現在,高丞相,已經在做打算了。新的大理國,全靠自己打出來的。只要心狠一下,新大理國就是自己的了。

  段譽已經看到高丞相,現在想當皇帝的狼子野心了。從分配原來部落首領的官府來看,高丞相就已經不把段譽當皇帝了。

  段譽想,當不當皇帝有什麼,不當就不當。如果高丞相下了殺心,自己,和自己家族的生命就沒有了。現在是奪回皇帝權利的最好時機。

  從留下的二萬人來看,有一萬人的將軍暗暗對段譽表示過忠心。另一個將軍,則是高丞相的鐵心豆瓣。那個暗暗對段譽表示過忠心的,靠城堡最近。那個高丞相的鐵心豆瓣,離城堡住得遠一些。

  高丞相何尚沒有想過要借最好的時機奪權當皇帝。不過他的顧慮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在軍隊人數多的時候,殺了皇帝。可能有人為了權利,殺了丞相,擁戴新皇帝,那時自己就有危險。

  把軍隊支走了。剩下的兩個自己的忠實走狗。殺了皇帝。外面的軍隊,只得認定這個既成事實。

  這兩個傢伙都在想殺對方的心事。就看誰先下手。

  高丞相,在想軍隊走得越遠越好。在了殺皇帝後,時間久,自己有從容收買軍隊首領的時間。

  段譽想,只要殺了丞相和他的家族。造成既成事實,自己就成功了。

  在兩個傢伙的條件來看,段譽已經占了優勢。

  段譽把自己的侍衛隊長和皇宮禁衛部隊的將軍悄悄招到內室里商量。

  段譽說:“我們在大理,大宋要求我們統一的時候。可以進行統一談判,使我們的官員和皇家獲得最大利益。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大理的老百姓就會如大宋老百姓一樣過富饒的、幸福的生活。官員也會享受大宋官員一樣的高收入。我們皇家,也會是世代繼承的侯爺。”

  “結果,我們的高丞相,武斷地拒絕了談判,拒絕了統一,拒絕統一,就不應該把我們原來的附屬國的地位拋棄了。原來的附屬國的地位,使大理的老百姓避免了戰爭。我們大理還是不錯。我們可以與大宋做生意,我們的國家的稅收也不錯。”

  “高丞相拒絕了,不做大宋的附屬國,這個我們不說。最不應該的,是派兵去攻打大宋,大宋是個大國,你就是暫時攻下來人家的土地,也是要吃虧的。那裡知道。去攻打大宋,通過幾仗,我們就損失了三萬人。這也給大宋進攻大理製造了藉口。邊境一仗,損失兵力三萬。大象一戰,使大理最強大的大象部隊幾乎被消滅。”

  “如果我們談判,也可能還有希望。高丞相要趕老百姓來建立一個新大理國。”

  “現在確實看到了建立新大理國的希望。但是,我們皇家就危險了。高丞相到了這個城堡里,已經不把我們皇室放在眼裡了。從來都是皇上住最好的房子。到了城堡,最好的房子已經被他占據了。”

  “據從外面傳來的消息,高丞相已經決定對我們下手了。如果他得逞,我們皇室、皇帝的侍衛、警衛部隊,都有滅頂之災。”

  警衛將軍說:“皇上,怎麼辦呢,我們也聽到了,看到了一些跡象,我們如果不動手,我們就完了。”

  侍衛隊長說:“我們侍衛私下都在談論啊,高丞相已經比在大理城更加囂張了。我們不能等死呀!”

  段譽說:“你們考慮得很正確,我們不能等死。現在,我們就來商量怎樣打擊高氏叛亂集團。”

  於是他們就商量了具體的辦法。首先殺死高丞相,再滅高家。最後召開朝廷會議,宣布罪責全部在高丞相,與其他人無關。

  商量完畢。段譽就叫來宦官,叫他去請高丞相。皇上要宴請高丞相,商量給高丞相加封。

  宦官沒有參加皇上的商量,見皇上親口對自己說的。就到高丞相的丞相府去傳旨。自然是臉不變色心不跳。宣旨就是宣旨。

  高丞相見皇上要商量,就想乾脆去逼段譽自己讓位。自己“名正言順”地當皇帝。以後處理段譽,就是輕移易舉的事情。

  高丞相一進皇帝住的大院的大門,門後的幾個侍衛就湧出來,手舉刀落。也不打招呼,就把高丞相殺了。侍衛們請出皇上,皇上見了高丞相,對侍衛們拱拱手,說:“朕在這裡謝謝大家!謝謝大家!”

  於是馬上給外面發已經殺了高丞相的信號!

  警衛部隊,馬上向丞相府出發。包圍了丞相府,接著把丞相的兒子、侄子抓出來,在門前殺了,以斷絕那些擁護丞相的將軍作亂的希望。

  大理段譽奪權的政變,迅速的結束了。

  在取得了絕對的成功後,段譽就召開了到新大理的第一次朝會。把高丞相的頭顱提到朝會上,宣布平定高家叛亂已經成功。

  大臣們見皇上已經把高丞相殺了,就一個一個站出來,表態一致擁護段譽皇帝的英明偉大的平叛行動。皇上叫眾大臣歷數高家的罪狀。一數,罪狀列了二十條大罪。真是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