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了看蒲甘的軍隊。大象部隊,後面,就是大約二萬的部隊。蒲甘的部隊,就是欺負他的大象數量上少。先經過大象部隊的戰鬥,沖亂打敗大理部隊的大象部隊,沖亂大理的部隊,後就派步兵在後面進行掩殺。

  蒲甘的大象部隊開始衝鋒了。

  大理這邊,在前面的是幾百人的騎兵部隊,每人手持一把神臂弓,身背一把弓箭。見大象部隊已經進入神臂弓的射程,大理的騎兵部隊開始射擊了。前面蒲甘國的大象的戰士,被神臂弓紛紛射死,而蒲甘國的大象上的士兵,卻射不到大理的騎兵。大理騎兵第一輪神臂弓射完了,大象軍隊就攻到了。騎兵按規定向兩邊跑去,邊跑邊射擊。就是用普通弓箭在射擊蒲甘大象上的士兵。又有一些大象上的蒲甘士兵被射到。

  大象上的蒲甘的士兵向大理的騎兵射擊的箭也接近了大理的騎兵。有十來個士兵被射下了戰馬。但是大多數的大理騎兵都跑出了大象的射程。

  蒲甘的大象繼續在衝鋒。又進入了第二道防線的大理士兵的神臂弓的射程。大理士兵一齊射出了弓箭。大象上的蒲甘士兵,他們的射程卻射不到大理的士兵。只有蒲甘的士兵在死亡。等他們衝到可以射到大理第二道防線的士兵的時候,第二道防線的騎兵已經開始向兩邊跑了。邊跑邊射擊,蒲甘大象上的士兵,死傷無數。大理的騎兵死亡了幾個人,就跑出蒲甘大象部隊弓箭的射程外。

  蒲甘的大象部隊繼續衝鋒,就進入了大理軍隊的第三道防線。大理的士兵也先是神臂弓放箭。放完就往兩邊跑。邊跑還要邊射擊。

  兩邊的大理騎兵,穩住了戰馬後,又調頭向後面的大象士兵射擊。

  一般大象身上安排六個士兵,經過好幾輪的大理騎兵的射擊,八九百個蒲甘士兵幾乎都死傷了。

  等蒲甘軍隊的大象衝到大理軍隊的大象面前。大理的大象部隊兵分兩路向大象的兩邊衝鋒,目標是那些還沒有死的蒲甘的大象上的士兵。

  在蒲甘大象的前面,大理的士兵吆喝住了蒲甘的大象,紛紛爬上了大象身上.

  大理的大象部隊見自己的大理士兵已經開始操控蒲甘的大象了,就放下蒲甘的大象,向蒲甘的後面的步兵、騎兵進攻。

  大理的士兵紛紛爬上蒲甘的大象。再調轉大象的方向,向蒲甘的軍隊進攻。大理的大象軍隊現在壯大了。蒲甘的軍隊的將軍,命令蒲甘的軍隊一齊射箭,萬箭齊發,希望射住陣腳,阻止大理軍隊的進攻。大理的大象部隊是使用的神臂弓,比蒲甘的箭射得遠,大理的箭就先射死蒲甘的士兵。蒲甘的軍隊見沒有辦法抵抗,就開始向後逃跑。

  一場大逃跑,變成了大屠殺。蒲甘的軍隊死傷無數。大理的大象軍隊,騎兵一齊衝鋒。只有後面的蒲甘的騎兵跑脫了。

  大理軍隊一路追殺,直到一個關口,才止住。

  前面的軍隊來請示高丞相,打不打前面的關口?

  高丞相叫前面的軍隊撤下來。他知道蒲甘國家還有很強的實力,自己一路去打蒲甘,如果他打不過,向大宋軍隊求救,自己就會兩面受敵。現在自己放過蒲甘,前面的那個關口,就會成為兩國的分界線。向西,只要翻過了一座大山,就有廣闊的平原。那裡人口稀少,本地的土著還是部落形式,還沒有建立國家。根本不是大理軍隊的對手。

  見這個河谷的丘陵還是很適合種莊稼。高丞相就命令放下一些老弱病殘的家庭,在這裡居住。以免影響向西進發的速度。

  大理國的軍隊、老百姓又開始向更艱難的道路前進。

  陡峭的山坡,如果沒有前面的軍隊開路,根本沒有辦法行走。三十多萬的老百姓,十萬軍隊,艱難地行進。

  段譽皇帝,看見一家老百姓。婦女前面抱一個兒子,後面背一個女兒,男人背著家裡的衣服被蓋,牛馱著家裡的農具。兩個老人還背著包袱,杵著樹枝。這還是一家比較正常的家庭。那些有病的、殘廢的人,那些兒女多的家庭,那些又老又病的人就不說了。這就是戰爭帶來的禍害。這就是因為高丞相擔心自己的地位沒有保障,人民受苦了。

  段譽想,如果大理與大宋實現了統一,我安安心心地做侯爺。老百姓安居樂業多好。

  段譽看著年輕力壯的士兵,騎著大象,騎著戰馬。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

  於是段譽就命令自己的警衛部隊到前後部隊去傳達命令。

  命令說:“各部隊,除了前面開路的軍隊,所有的大象、戰馬,全部給那些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騎坐。全軍官兵,都必須與老百姓搬運東西,減少老百姓的負擔。加快行軍速度。”

  這個命令下達後,大理老百姓就跪下,高喊:“謝謝皇上!謝謝皇上!”

  軍隊的戰士,馬上就執行這個命令。

  大理的向西的隊伍,行軍速度加快了。

  高丞相心裡痛苦了。這無形中增加了皇帝的威信,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有什麼辦法?其實,他的地位威信也在回升,就是與蒲甘打了勝仗。

  又行了兩天的路,大理的隊伍翻過了山脈一段最低的山埡,段譽走到翻山的地方,才知道前面開路軍隊的艱辛。一道石頭的懸崖,把向西的道路完全阻斷。戰士們採用傾斜的之字形的辦法爬山,許多地方,伐倒樹木,用幾個大樹墊在下面,才通過了上面的高地,下面的深溝。蜿蜒多次的盤旋,才爬上了山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