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印刷師傅說:“原來的規矩就是從左向右排,這樣,就與原來的規矩不合了。”

  剛才答話的師傅說:“我們原來的規矩是泥活字,現在用木活字的效果這樣好。就要用木活字。標點符號,使書讀起來,爽快了,就要用標點符號。寫字是從左到右,我們排版從右至左,本來就有矛盾,現在皇上把原來的矛盾去除了,是好事。”

  小趙皇帝說:“我們做匠人的,就需要把自己原來的技術。工具不斷地改進,要比原來更好更快。不要老師教的,就不敢改。畢昇做活字的時候,誰來教他,還是要靠他自己不停的想,不停的試,不停地改,才出來了規範的方法。他沒有想到的地方,我們後人,就要給他改,給他完善。完善了,畢昇還要感謝我們呢!”

  小趙皇帝又四下看,看見一個方格的木盤,他問:“師傅,這就是你們放字的盤子嗎?”

  剛才答話的師傅說:“這就是放活字的盤子。”

  小趙皇帝說:“這也不方便啊!比如,我們這裡拿‘我’這個字,‘們’字要到那邊去拿就十分不方便。”

  答話的師傅說:“是不方便,沒有更好的方法。”

  小趙皇帝說:“木匠師傅,你來做一個圓盤,中間挖一個圓孔,再在四周釘上盒子。在下面用一個木板做座子,在座子上打一個孔,安上一根圓棒,圓孔就放到座子的圓棒上。”

  小趙皇帝邊說,邊在地上畫,木匠就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木匠說:“小民知道怎樣做了,只是不知道尺寸。”

  小趙皇帝看他們原來的是一個四方形的,就說:“按這個四方的對角做圓盤的直徑。”

  從來都說木匠是木秀才,木匠聽皇上一說,馬上知道尺寸了,就開始做起來。

  小趙皇帝想,要圓盤轉起來,還不容易,看見劉桂香的跟班宦官李文在,就說:“李文,到後苑造作所,去做一個轉盤。”

  小趙皇帝拿來一張紙,畫了孔的孔徑一寸半,轉盤外徑六寸,上下一對,裡面四個小眼,外面四個小眼,打十六顆小釘子。上面批上:滾珠大小由鐵匠師傅們自定。

  木匠就忙起來。那些印刷的師傅,今天碰見皇上,還真的開了眼界,皇上一會,就把他們的技術變了一個樣。

  劉桂香往回聽說皇上的“發明”,今天親自看見皇上搞發明。皇上對木匠的話,還是技術創新的一篇宣言。自己回去一定要寫一篇報告皇上創造發明的文章。不得已,把自己的皇上吹一下,這對搞創造有好處啊。

  木匠一會就把圓盤做起了,問:“釘格子怎麼定?”

  小趙皇帝問:“你們印刷的師傅,在格子裡,按什麼標準放活字?”

  答話的印刷師傅說:“我們是按韻為標準。”

  小趙皇帝知道,“韻”,就是韻母。發聲首先是聲母。就說:“你說的韻母為標準,我們發聲,首先是聲母,我們應該按聲母定大格子,按韻母定小格子。”

  劉桂香也是一個才女,琴棋書畫、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可以說樣樣精通,小趙皇帝的“聲母韻母的話,還是聞所未聞。其實她那裡知道,小趙皇帝的聲母韻母的知識,只是幼兒園剛上學學習的東西。

  印刷的師傅,今天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也不做活路了,就在那裡看皇上發明新盤子。或者拿著小木條在那裡發神。

  小趙皇帝怕木匠沒有辦法做,就說,你就從中心釘出來,先按韻母的數量釘,定好了,就只是放的問題,放聲母,或者韻母都行。我們放的時候,可以改,看那一種方便,就用那一種。”

  木匠有了標準,馬上就釘起來。

  木匠把轉盤放活字的格子剛釘好,李文的轉盤,從後苑造作所把轉盤拿來了。有皇上的命令,鐵匠馬上就做,還能不快?

  木匠在座子的圓棒上,套上轉盤,又在事先打出的孔上釘上釘子,將上面的木盤上也釘上轉盤,再放上滾珠,轉盤就轉起來了。小趙皇帝看轉得還不利索,就叫找點菜油來。劉桂香家的下人連忙跑去找菜油。菜油一抹上,還真的呼呼地轉起來。

  印刷的師傅坐到木轉盤前,伸手試了一試,還真的方便得很。

  小趙皇帝說:“木匠師傅,你乾脆就與他們一起,做木活字,做轉盤還離不了你也。你今天功勞不小。你今天也看見了,你,或者印刷的師傅認為哪裡還需要改,你就做一個試一下。做不做得成功,做丟了,我們都按你原來的工資付工資。改好了有獎。”

  木匠說:“今天對印刷的師傅來說,改變不小啊。自己一個木匠,完全是按皇上的指示在做,真不敢貪功。”

  小趙皇帝見木活字也做了,就是報紙的版比一般的版要大。說:“你們還沒有制過報紙的版。”小趙皇帝拿過來一張宣紙,說:“這個宣紙,裁一半,再把紙對摺,這一半,就可以做一個版,四周的邊子可能與版四周的框子差不多。你們可以先做幾個木版,如果不行再做鐵版。”

  “木匠師傅至於怎麼做,你與印刷的師傅商量著做,試一試。不行就改。”

  看要到中午了,小趙皇帝說:“我們回去了吧!”於是就帶著劉桂香回皇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