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文 第八十一章 高昌來朝

  我們在前面講了,小趙皇帝要求:“我們制定一部鼓勵創新的法律的基礎已經有了。朕建議,由李綱丞相負責組織,工部、禮部、戶部共同出人,來制定一部大宋的鼓勵創新法。”

  下了早朝,李綱把今天早上朝廷里的記錄拿來,先把早朝講的建立創新法律的意見整理了一下,先有針對地提一些解決辦法,把基礎搞出來。

  1、每年要撥出多少錢出來,支持搞研究,搞創新。

  李綱寫道:“每年在發行的交子中,拿出三百萬兩銀子,用於搞研究。

  2、各行各業都要總結自己原來的經驗。

  李綱寫道:“每五年各行各業在原來總結的書籍上,各行業的頂尖人物總結新增加的新技術,修改原來的書籍,作為以後職業訓練的基礎。”

  各地方也可以總結自己地方技術寫出總結書籍。

  出書,可以向國家申請資金補助。書可以賣錢。

  負責編寫的人員,可以由國家發工資。

  3、我們要有專門的國家研究機關。

  李綱寫道:國家建立大宋皇家科學技術研究學院。

  軍隊維持現在的新武器研究局,增加研究人員。

  4、每十年,要制定後來十年,我們要新研究什麼東西出來的規劃。

  李綱寫道:把全國的頂尖技術人才集中在一起,提出我們最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形成全國的十年規劃。

  每一項,由研究人員自己要求,由最有本事的人來領頭研究十年規劃的項目。

  5、每一個工業戶,要鼓勵他們搞研究。新東西,他們享受專利權,在一定的時間裡,別人不能侵犯他的專利。只准他們自己搞。要搞就給研究的人給錢,要人家同意。這也包括國家的技術,工商業戶的技術,個人研究的技術。

  李綱寫道:可能需要一部專利法,進行專門規定。

  6、外國的東西,如我們沒有的技術,我們沒有的農作物,我們沒有的文化成果,要引進來。

  李綱寫道:外國的技術、農作物,新文化。我們可以引進人才。可以買進來。或者組織商人、其他人採取各種手段獲得,為我大宋所用。有功人員要進行獎勵。

  7、一定時候,要評最先進的東西,國家發獎。

  李綱寫到:在州或者路。可以一年一評比、獎勵。國家可以五年進行一次評比,獎勵。

  8、國家要立法,防止外國人盜走我們的技術。

  李綱寫道:一、要制定一部新技術新方法保密法。二、要制定保密目錄。三、要有違法的懲辦辦法。

  9、文化上不能搞焚書坑儒。讓人家知道法律,敢著書立說,敢闡述自己的學說。讓文化上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

  李綱寫到:只要沒有推翻政府的實際行動,任何著書立說不追究法律責任。

  五月二十二日早朝,李綱把自己昨天對於昨天早朝的的建議提的意見,在早朝念了。爭求大家的意見。

  小趙皇帝說:“任何一個東西,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沒有想到的地方,我們以後還可以進行補充、修改。你們就按這樣去制定三部法律。”

  小趙皇帝剛講完,有宦官進來報告,西遼八百裡邊報。小趙皇帝接過一看,是錢宏寫的與西遼談判的經過和談判協議。

  錢宏說,在西域,有西遼還有高昌。已經派副使出使高昌。

  小趙皇帝叫宦官把邊報的內容在朝會上念了。朝廷上一片喜氣洋洋,又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向中央政府歸順了。大宋的土地又擴大了。大宋的政權更鞏固了。

  小趙皇帝問大家對西遼歸順的協議有沒有意見。大臣們都說:沒有意見。

  小趙皇帝說:“現在擬旨:朝廷朝會已經通過大宋使臣與原西遼簽訂的西遼歸順協議。朝廷將按照協議執行。”

  小趙皇帝又說:“命令:住蒙古部隊,派一萬五千人的軍隊,進駐原遼國西北路。在進駐後與原有西遼住地部隊聯繫後,脫離接觸,自行駐防。同時聽從錢宏使臣的指揮。”

  小趙皇帝又說:“命令:呂好問少宰,帶五千護送部隊,到西涼府等秦鳳路、永興軍路派來的官員,和二十萬兩白銀,到西北路安排朝廷接受官員。安排西北路歸順的官員的移交,安排軍隊遣散,協同指揮軍隊的駐防。到西北路後一切事務由呂少宰負責。”

  小趙皇帝又說:“指示:秦鳳路、永興軍路立即組織官員到西涼府聽從呂好問少宰安排。同時京兆府調白銀二十萬兩到西涼交呂好問少宰。”

  小趙皇帝又說:“指示:京兆府,耶律大石侯爺到後,事先準備住處。同時按二等侯爺的規模,修建侯爺府。具體地點,只要沒有影響的地方,由侯爺自己挑選。”

  小趙皇帝又說:“命令:御駕親征吳革參謀長,在安排完青海駐防後,派一萬軍隊修膳擴寬到邏些的原有道路。其餘部隊到京兆府休整訓練。”

  朝廷的官員聽小趙皇帝的命令、指示不停地下達。每完成一個就派人送出去。才知道,前線的勝利來之不易。

  早朝結束,小趙皇帝又接到高昌回鶻使臣王太子和出使高昌回鶻的大宋副使已經出發。同時還接到鄭忠信出使高昌,國王和眾文武大臣普遍不相信大宋有那麼大的能力滅亡金國。說了也白說。所以他們派王太子,一方面是進貢,還要求大宋對他們的國王下委任書。其目的還是不願意交出土地,與大宋統一。只想維護現在的大宋屬國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要實地考察大宋的實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