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個時期中,大宋也曾經向高昌回鶻派過使節,高昌回鶻也曾經向大宋敬過貢。但是大宋與高昌回鶻已經很少來往了,因為高昌已經成為遼國的屬國。

  然而,從10世紀末葉開始,其西疆便不斷受到黑汗王朝的蠶食,疆域日漸促狹。

  現在的高昌回鶻王國的國王是畢勒哥。

  我們知道出使西遼的使臣錢宏,命令副使鄭忠信出使高昌回鶻王國。於是,鄭忠信就連夜抄好大宋在小趙皇帝的指揮下滅東路軍、西路軍恢復大宋國土,統一金國,西夏的戰鬥經過。抄好小趙皇帝與西夏皇帝的信。

  第二天早上,錢宏與鄭忠信各帶幾十個侍衛,把給西遼皇帝的禮物分了一半給高昌國的國王,就分道揚鑣。錢宏向北,鄭忠信向西。

  鄭忠信向西走了一百多里,就到了一個關卡,就是高昌回鶻的邊關要塞。發現了鄭忠信一行的官兵,知道是大宋派往高昌回鶻的使節。馬上派人以快馬的形式向朝廷報告。又派出一隊士兵保護大宋的使節。

  我們上面講西遼對使節的態度,是因為西遼希望獲得周圍國家的承認。

  那麼高昌回鶻王國對大宋的態度是為什麼呢?高昌回鶻歷來把中原中央政府的任命看得十分重要。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任命的國王,老百姓是不承認的。原因一是高昌老百姓有許多漢族人,二是回鶻開國是得到唐朝的軍事支持,唐朝朝廷的任命的。原來他們承認的遼國。現在遼國已經滅亡。老百姓從心裡是承認的大宋朝廷,因為大宋是漢族政權。知道是大宋使節,邊關的官員就知道重要性。

  鄭忠信一行又走了四天,才到達高昌城。城裡,高昌回鶻國王,帶領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迎接進城,城裡的老百姓也出來觀看,形成了夾道歡迎的形式。

  在王宮,鄭忠信送上禮物,國王接受後,將使臣讓到與國王並排坐下。高昌國王說:“大宋朝廷的使臣還是在一百多年前到過高昌。我們後來沒有到大宋進貢,完全是因為遼國的壓制。請使臣回朝廷後,向大宋皇帝代本國王請罪。我們還是希望恢復向大宋朝廷進貢,希望朝廷對本國王下任命書,對本國王進行確認。”

  鄭忠信出使的目的,是要宣傳大宋朝統一金國西夏的國威,宣傳西夏國王拒絕統一的危害,希望和平統一高昌回鶻王國。現在當然不可能對高昌國王重新進行任命。

  鄭忠信說:“本使臣知道高昌回鶻王國與我們中原漢族政權歷來友好。貴國的國王也歷來受到中央朝廷的任命。以前,我們友好往來,受到了遼國的阻擾,放心,我們大宋朝廷也不會怪罪貴國和國王陛下。”

  “本使臣前來貴國,是向貴國通報我們滅亡金國、西夏的經過。”

  高昌回鶻的國王畢勒哥吃了一驚,下面的眾文武大臣也吃了一驚。

  國王前不久才接到情報,金國女真兵打到了大宋的開封城。大宋能夠恢復自己的國土,就不得了了,現在說已經把金國、西夏滅亡了,誰能相信。不過不能無禮,就去打斷大宋使臣的話。抱著懷疑的態度,就讓鄭忠信在那裡講大宋改變皇帝,原來的皇帝做太上皇,新皇帝殲滅金兵東路軍、西路軍、恢復國土。打到金國,消滅金國幾十萬大軍。又談到西夏兩次派兵進攻大宋,大宋派兵滅亡西夏,小趙皇帝與西夏皇帝的信。

  鄭忠信把小趙皇帝與西夏皇帝的信也給高昌回鶻國王畢勒哥看。看完小趙皇帝與西夏皇帝的信,畢勒哥知道,大宋的目的是高昌回鶻國交出國土。交出國土這樣重要的事情,能夠隨便、輕易地交出去嗎?

  把鄭忠信安排到國賓館住下,高昌國王又召開文武大臣的朝會,專門討論大宋朝廷派來的使臣,大家對大宋朝廷使臣的話表示懷疑。

  最後,有大臣建議:西夏與高昌交界,馬上派人到西夏邊境,看西夏是否被大宋滅亡。如果西夏邊境已經是大宋軍隊駐守,就證明大宋已經滅亡西夏。再派王太子到大宋,一邊進貢,一邊派人了解是否滅亡了金國。如果屬實,我們高昌就絕對打不贏大宋。我們再與大宋談判。如果西夏都沒有滅亡,就證明這個使臣是騙子,就可以拿下。

  大家都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於是馬上派一個武將快馬到西夏邊境,查看西夏是否被大宋滅亡。

  這個武將帶了幾個隨從,人人都騎三匹戰馬,隨跑隨換,跑了三天,到了西夏邊境。看到西夏邊境的城堡上飄揚的是大宋的旗幟。他還不放心,就大著膽子,到大宋的城堡去。在邊境檢查時被攔住,這個將軍直接就說自己是高昌國的,受高昌國王派遣,來看西夏是不是被大宋滅亡。

  守關的士兵都笑彎了腰,說:“高昌還不相信我們滅亡了西夏?”又把這位將軍帶到邊關將軍處。邊關的將軍知道朝廷已經派出使臣出關。為了表示友好,就寫了一個便簽:“大宋邊關將士向高昌國的將士們問好!”寫上年月日。蓋上大印。

  這個將軍帶上大宋將軍的便簽,自己寫上一個說明。將軍到了高昌國的邊關,交給快馬八百里加急送給國王。

  高昌回鶻王國的國王畢勒哥,接到自己將軍的報告,就不得不相信大宋已經滅亡了西夏。馬上把使臣鄭忠信請來,說了高昌國的決定。派王太子隨大宋朝廷的使臣,到大宋進貢。又馬上準備向大宋進貢的貢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