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歷史,沒有按原來的歷史軌跡前進,由於小趙皇帝穿越到了大宋,大宋沒有滅亡,反而滅亡侵犯大宋的金國,滅亡了長久與大宋發生戰爭的西夏。歷史在1126年改變了。漢族的“靖康之恥”,可能要變為“靖康之治”了。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也是英雄創造的,我們不能否認個人在歷史中的巨大作用。個人在歷史的作用,就使歷史具有了偶然性。就像遼國有了一個耶律大石,就出現了一個西遼。現在也由於出現了一個穿越者,大宋的歷史改變了。

  在走向西遼的路上,正走著小趙皇帝派出的大宋的出使西遼的使者錢宏。

  錢宏自從五月二日與吳能一起被小趙皇帝選為赴大理西遼的使臣,李綱讓他們兩個使臣抽籤,決定到哪個國家去做使臣。五月三日,準備了一天。五月四日就出發。一路上,已經不能坐大宋文官的轎子了,都是騎馬而行。還好,現在大宋已經統一西夏,到處都有官員迎來送往。直到走過了瓜洲,出了大宋的疆界,才沒有官員迎送。還好有一百多侍衛護送,也沒有看到危險。

  西域的國家,地域遼闊,他們不像大宋的邊界,守衛得那樣嚴厲。在他們與東邊的國家,有廣闊的沙漠,在西南,有吐蕃廣闊的無人區。南面,有廣闊高聳的雪山。他們只是在重要的關卡建立防務,設立軍隊。

  連續幾天,錢宏帶領的出使的隊伍,都沒有看見人,只見漫漫的黃沙,無盡的戈壁。

  今天,還好,只見山坡有了綠色。又走了幾個山坡,才看見山坡上有一個牧民。錢宏叫一個侍衛和一個翻譯到山坡上去把哪個牧民帶來問話。

  侍衛說:“大哥,我們是大宋的使臣的隨從,現在我們的使臣想問一下路,麻煩您去一下。問話後,將送一個鐵罐子,一副大宋的瓷碗作為感謝。”

  侍衛說完,牧民盲目地看著他。還是翻譯說話他才懂了。在這裡,問路是經常發生的。還要送一個大宋的鐵罐子?家裡的罐子早就打爛了。現在是用的鐵鍋在做飯。據說瓷碗只有首領家才有,自己還沒有看見過。鐵罐子要好幾條牛才換得到。瓷碗不知要多少牛換,肯定比鐵罐還貴。今天自己發財了。

  錢宏把一個鐵罐和一副瓷碗送到牧民面前,避免牧民害怕騙他。牧民高興極了。

  錢宏問:“老鄉,你們這裡屬於哪個國家管理?”

  牧民說:“我們屬於高昌國。”

  錢宏又問:“你聽說過西遼嗎?”

  牧民說:“西遼沒有聽說過,不過,遼國還是聽說過的。我放牧的時候,曾經到那裡的邊界去過。那裡的契丹人很兇,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到那裡去放牧。”

  錢宏問:“向遼國的邊界怎樣走?”

  牧民說:“前面幾十里分路,向北走,還要二百多里才到遼國邊界。”

  錢宏又問:“到你們的國都高昌,還有多遠?”

  牧民說:“向西還要走五六百里路。”

  送走了牧民,大宋的使臣隊伍繼續前進。到了牧民說的分路的地方,太陽已經西斜,錢宏叫就在這裡宿營。

  晚上,錢宏把使遼的副使叫來商量。錢宏說:“我們由於隔著一個西夏,對這邊的國家變化不清楚,原來以為這裡都被遼國占領了。特別是我們的皇上,只知道有一個西遼,不知道有一個高昌國。我們也以為高昌被遼國滅亡了,現在走到這裡,才知道不是這樣。”

  “從來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本使臣的意思,我還是出使西遼,至於他們的國王或者皇帝在哪裡,還要去找。這樣也不違反君命。你就出使高昌,高昌地方好找,也就容易實現我們聖上的目的。”

  “使臣有三個任務,一、說我們是友好鄰邦,朝廷派使臣來通報滅亡金國、西夏的經過。二、順便將大宋皇帝給西夏皇帝的信給他們看。告訴他們,我們大宋皇帝希望他們與大宋和平統一。三、如果他們願意統一,就可以代表大宋朝廷與他們談判。談判結果要大宋朝廷批准後才可以施行。如果他們不願意談統一的問題,就回去。其實皇上沒有硬性規定任務,我們是很好完成的。”

  我們常常很奇怪那些前輩有傑出成就的人,他們的後代,也有不錯的成就。是遺傳基因嗎?我看不盡然。前輩給他的精神的鼓勵是十分重要的。前輩,促使他要為前輩爭光,促使他站在比自己現在的地位更高處去看問題,周圍的人也往往對他有更高的要求,也往往願意幫助這樣的人,這樣,他往往就有更大的成就。比如耶律大石是皇帝的後代,他不願意前輩的基業就此完蛋。又比如,小趙皇帝穿越前,知道自己是周朝的文王和畢公的後代,穿越後,祖先鼓勵他,必然促使他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問題。

  現在的錢宏也是皇帝的後代,他就不滿足小趙皇帝的使命,見情況變了,主動增加自己的使團的工作對象,這樣工作的成效更高。

  錢宏說:“本使節,體會小趙皇帝的意思,就是告訴周圍的國家,能夠實現和平統一更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也可以給敵人以威脅,使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有更多人主動投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