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可以看出耶律大石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1116年金軍占領遼東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後又調任祥州刺史,1120年遼失上京,中京危機,北宋也想趁機占領燕雲,耶律大石調任遼興軍節度使,守衛南京道。1122年金軍大舉進攻,取中京,下澤州。天祚帝從南京撤退,受到金軍的掩襲,倉皇逃奔,乘輕騎入夾山,與外界消息隔絕。當天祚帝出走南京時,詔留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國王耶律淳守南京。

  這個時候,遼國的天祚帝很有幾天沒有人給南京的軍隊下什麼命令。他們就以為天祚帝已經遭遇什麼不測,李處溫便與南京都統蕭干、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為帝,據有燕、雲、平及上京、中京、遼西六路。因為耶律大石是節度使,沒有他的贊成耶律淳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史稱這一短命政權為“北遼”。

  1122年耶律大石雖然打敗了南線宋軍的兩次進攻,但是北線的金軍又逼近長城。這時耶律淳已憂懼而死,其妻蕭德妃稱制,料難以抵擋金軍,便逃離南京,帶領耶律大石去投奔天祚帝。

  他們次年春天到達了天祚帝那裡。天祚帝卻殺害蕭德妃,責問耶律大石:“我並沒有死,你為何敢立耶律淳為皇帝?”

  耶律大石義正詞嚴地回答:“陛下有我們遼國全國的軍隊,都不能抗拒金國的一支敵軍,拋棄了國家就逃跑,使黎民百姓生靈塗炭。我即使立十個耶律淳,都是太祖的子孫,總比投降金國,聽命於他人強吧?”

  天祚帝無話可答,見來了這麼多人,既然來投靠自己,自己力量還是強大了,於是,賜耶律大石酒食,赦免參與其事的全部人員,任耶律大石為都統。

  1123年耶律大石率軍隊襲擊金軍,戰敗被俘。1124年耶律大石逃歸,並帶回一支原來遼國投降金國的軍隊。

  天祚帝得到了耶律大石帶回的這支軍隊,又得到陰山室韋謨葛失的支持,自謂天助。就找一幫文臣武將商量再謀出兵,準備收復燕雲。耶律大石認為,這樣做是不可以的,說:“原來我們有遼國全國的軍隊,不思考做好戰鬥準備,使富饒的漢族土地全部被金國占有。現在,國家的勢力已經如此衰落,現在才來求戰,是計劃失策。應該積極擴大軍隊,加強訓練,養兵等待時機,不可輕舉妄動。”

  但是,天祚帝沒有採納耶律大石的正確主張,堅持出兵與金國打仗。耶律大石知道天祚帝是不可能實現恢復遼國的大業了,便殺掉天祚帝派來監視自己的蕭乙薛和坡里括,率領自己的警衛部隊鐵騎二百人,夜間離開天祚帝大營。

  在耶律大石帶兵出走後,天祚帝仍然出兵攻打金國,先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很快被金軍打敗。他在逃亡党項的途中被金軍俘虜,遼國就算滅亡了。時間為1125年春,距離耶律大石出走只有半年。這只能算後話。

  我們來說耶律大石一行。1124年7月,他們一行二百人從夾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吳公壩以北地區)出發,北行三日過黑水(今蒙古國愛畢哈河或譯為艾卜蓋河),遇到白韃靼首領床古兒。床古兒獻馬四百匹,駱駝二十頭,羊若干。耶律大石一行穿越沙漠,到達遼朝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

  他立即召開七州、十八部的長官、首領和部眾開會。

  他說:“我們契丹的祖宗艱難創業,建立遼國,經歷了九位皇帝,歷時二百年,女真人僅僅是我們的臣屬,起兵背叛國家,殘害我契丹黎民,屠殺侵占我遼國的州邑,使我們的天祚皇帝蒙塵離開了京城之外,日夜為不能剿滅女真叛賊痛心疾首。我今天仗義地西行,欲借力我遼國的諸位番將的力量,翦滅我契丹民族的仇敵,恢復我遼國的疆域。今天,你們眾人難道就沒有珍惜我契丹的國家,憂我社稷,思考共同救助我們的君父,救濟我萬民於危難的人嘛?”這是一篇極好的演說詞,先述遼朝歷史,次講目前局勢,然後說明自己此來目的,最後發出號召,真正是言簡意賅!激烈慷慨,傷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之熱情洋溢的演講。

  於是,七州、十八部的長官、首領和部眾都人人踴躍,捐兵,捐物。耶律大石就獲得了精兵一萬多人。

  接著,耶律大石,又安排官吏,立排甲,準備武器。松漠以北原來遼國的軍隊,都歸耶律大石指揮,各地官府都聽耶律大石的命令,西遼的國家規模就初步具備了。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掌握實權後,並未像他在演說中所說的那樣,出兵去“翦滅我契丹民族的仇敵,恢復我遼國的疆域。”而是貫徹他的既定方針,“養兵待時而動”。這裡的地理條件對他們是有利的:有水草豐茂的牧場,廣有牛羊,給人們提供了主要食品,同時又有一定的糧食作物,補給人們一些澱粉食品。這為耶律大石政權提供了相當的經濟基礎。其南部有寬闊的沙漠地帶,穿越困難,成為自然防線,便於耶律大石政權休養生聚。

  歷史的事實是當時西域的高昌回鶻王國、黑汗王朝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已進入衰落時期,忙於內爭,無力對外。於是耶律大石政權決定先向西發展,擴大領域,建立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然後再來消滅金朝,光復舊物。

  耶律大石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後來擴張到中亞,首都虎斯翰耳朵,一時成為中亞強國,統治中亞94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滅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