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敏也嘲笑地說:“那麼糧食是軍隊絕對缺不了的,是不是武器?”

  徐處仁說:“糧食是戰士最缺不了的武器。如果缺了糧食,仗怎樣打?”

  李綱說:“糧食說是武器,糧食哪裡殺了人?打仗是缺不了的,是最重要的軍事物資是說不脫的。”

  小趙皇帝的幾個老婆也在說,皇后說:“看不出我們聖上還發明了許多東西了。”

  劉桂香說:“不光是武器,文化上的發明不少,如,標點符號,推廣白話文,推廣阿拉伯數字,還有借貸記帳法。”

  朱慎說:“文治的力度也是驚人的,如解放奴隸,如統一民族,如促進工商業發展,邊疆全部取消土司,推廣州縣制。”

  皇后問:“劉桂香妹妹,聽說你有一個記錄我們聖上功績的本本。”

  劉桂香說:“回皇后話,有一個。”

  皇后說:“看來本宮也要做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自己皇上功績的本子,記一下皇上的功績。不然與外人談起來,我們做老婆的,還不知道自己的老公做了哪些事情,還不叫人家笑話。”

  朱慎說:“皇后姐姐,您可不能當著皇上說他的功績。上次,妹妹與劉桂香姐姐說起皇上的功績,還被皇上批評了一頓,說我們把他吹昏了,今後成了昏君,就要找我們。”

  皇后說:“這還要注意了,我們都不能當著皇上的面說他的好話。當面說他的壞話該可以嘛!”

  幾個邊說邊笑起來。

  小趙皇帝則在那裡與李德全王文和侍衛們在商量,怎樣折熱氣球才收得好。

  小趙皇帝見把莊稼地的穀子苗壓倒一大片,就叫幾個侍衛到周圍的村子去把老鄉叫來,商量陪農民的損失。

  一會,周圍的農民聽說皇上來了,就都跑了來。小趙皇帝把莊稼被壓的兩戶農民叫前來,商量賠償損失。

  小趙皇帝說:“對不起,老鄉!我們今天試新東西,把你們的穀子損壞了。損壞東西要賠,你們說個價。”

  兩個農民跪到地上,說:“聖上,金兵把我們的房子燒了,是朝廷與我們修建的新房子。今年又免了稅收。被壓了幾棵穀子,我們扶起來就行了。我們可不能要朝廷賠償啊!”

  李德全說:“聖上,他們不要賠償就算了。”

  小趙皇帝狠狠地瞪了李德全一眼。“如果我們朝廷官員損害了老百姓的東西都不賠償,今後這麼得了?王文,拿銀子,陪十兩。”

  “農民說:“皇上,賠那麼多,我們就不敢要了。十兩銀子,把被壓的土地都可以買了啊!”

  幾個丞相也來了。李綱說:“聖上,賠東西我們也要公平,臣的意見賠二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小趙皇帝見李綱說話,就說:“那就按李丞相的意見,賠二兩銀子。”

  兩個農民還不要,還是被幾個侍衛勸他們收下了。

  莊稼的損失賠了。小趙皇帝這一隊人馬就往城裡走。

  在路上,李綱問皇上:“熱氣球我們還是要做它幾十個吧?”

  小趙皇帝說:“做得太多,以後改進,報廢的就太多。這樣給兵部下一個指標,造十個。準備統一戰爭使用。”

  李綱回答:“是!回去臣就給兵部下任務。”

  回到皇宮,今天的午膳快要變成晚膳了。小趙皇帝叫馬上傳膳。

  用過午膳,小趙皇帝知道今天已經很晚了,乾脆就到崇政殿去辦公。

  今天的奏摺,有一個是邊疆來的,就是登記少數民族申請成為漢族的事情。奴隸全部宣布成為漢族,基本沒有阻力,有的原來就是漢族,或者他的先輩是漢族。有的根本不是漢族,但是是漢族政權大宋解除了他奴隸的身份,他心裡充滿了感激的心情,也就聽大宋的命令,成為漢族。即使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是漢族,現在自己姓什麼,有的也不知道。漢族都有自己的姓,有自己的姓名。少數民族沒有。或者有部族名。現在登記為漢族,用什麼作為他們的姓名?

  小趙皇帝叫王文進來。王文進來了。小趙皇帝問:“王文,現在有百家姓這一本書嗎?”

  王文知道小趙皇帝許多事情忘記了,就說:“回皇上,有這樣一本書。”

  小趙皇帝說:“好!謝謝!”王文又退到一邊去。

  小趙皇帝在這個奏摺上批道:

  現在解放的奴隸,作為漢族人,就應該用漢族人的姓。

  那些知道自己祖先姓的,就恢復祖先的姓。名字自己取。我們不要過問他取什麼名字。原則姓在前,名在後。鼓勵姓名用三個字。

  對不知道自己祖先的姓的,可以在《百家姓》裡面任他們自己選一個姓(不能姓趙),作為自己的姓。不能用複姓。選到複姓,只能用其中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姓。

  父親、子女的姓要一致。母親,妻子不能與男人姓一樣。這要與漢族人的習慣一致。

  對申請成為漢族人的少數民族,與上面的原則一樣,任由自己選擇百家姓。

  為什麼不能選姓趙呢,如果大家都姓趙,就麻煩了。

  還有北方有幾個申請建縣衙的。小趙皇帝批上:“沒有縣衙的可以建,要州府會同查驗,儘量少花錢。有的縣衙,如果過於破舊,可以修繕,增補部分房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