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趙皇帝叫李德全王文,“我們到街上去。”

  李德全、王文換上書童的服裝,小趙皇帝還是扮書生,同時要帶上侍衛。剛要走,被皇后見到了。皇后說:“聖上,把臣妾也帶上吧。”

  遇上一個懷了孕的老婆,還得誆著點。小趙皇帝把皇后叫到一邊,輕聲對她說:“皇后,朕現在心裡對統一的事情著急。想造一個什麼東西,又想不起,想到城裡去找點感覺。老婆一起,就想到去玩去了,就麻煩了。”

  皇后想到皇上這也是說的極其重要的事情,也不敢說去了。

  上那裡去呢?先到後苑造作所,好,去串一下,看有沒有可以做的東西。

  正文 第七十章 想熱氣球

  小趙皇帝到了後苑造作所,盲無目的地亂串。

  來到鑄造房。這個時候的鑄造已經很不錯了,小趙皇帝想:我來鑄造大炮?如果打大理或者打西遼,路途遙遠,很難搬運。再有大炮也不是現在迫切需要的。還有,現在一時半會恐怕也造不出來。他又到紅爐房,現在乾脆來造火藥槍。想一想,現在的三十發的弓弩,用在戰場上威力還是不小的。好像火藥槍也不是馬上急需的東西。來到馬車廠,就想起造坦克?動力呢?總不會用人去推吧?

  現代戰爭,需要制空權。制空權,就是要飛機。坦克都造不出來還要造飛機,是不是異想天開了。那些農民自己在家裡造飛機都十分困難,還是在現代,可以買現成的動力。可以用電焊,把需要連接的東西焊起來。可以到別人那裡去加工,車鑽刨的問題解決起來都不難。

  飛機,飛機?哦,熱氣球,不是可以飛起來嗎。如果在熱氣球上往下面丟炸藥包,現在誰能夠抵抗?

  1、熱氣球上面需要的布料現在恐怕沒有?有沒有可以替代的,近似的材料?

  2、熱氣球與吊籃中間是用繩子,在現在大宋不是問題。

  3、吊籃好像是藤條編的,估計現在大宋也不會是難事。

  4、燃燒的油也不困難。據說現代的陝西大宋哪個時候也發現了石油,用石油也行。或者燒菜的清油也行。

  5、需要一個儲油罐,可能要金屬的。要密封的,仔細想辦法,可能不是大問題。

  6、需要加壓,要做打氣筒。

  7、需要一個開關,東西雖然小,在大宋可能還是一個問題。做不做得出來?

  小趙皇帝見在後苑造作所看不到什麼。乾脆到大街上去玩,去看。

  五月的天氣,已經是初夏了。一會太陽沒有了。太陽沒有了,沒有曬人的太陽,正好走路。小趙皇帝一行沒有在意,繼續在街上走。“嘩!”大雨嘩的一下就下來了。它可不在乎你是皇帝在大街上走,劈頭蓋臉地下起了雨。

  小趙皇帝說:“走!到前面的屋檐下躲雨去。”

  大家都向前面的房屋跑去。

  那些帶了雨傘的人,從自己的包袱中拿出了雨傘。還有那些家屬在家的,知道自己家裡人在什麼地方,都送傘出來了。

  小趙皇帝開始並沒有注意那些帶雨傘的人。不過,在下雨天,對於站在屋檐下躲雨的人,街上走的只有打傘的人,最值得看的就是打雨傘的了。一個是羨慕人家有人送雨傘,再就是,下大雨的時候,沒有什麼看的,在街上走的只能是打雨傘的人。

  一般的為了好看的人,都是打的油紙傘。上面畫了畫,或者印了花。還有一種人,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節約牢實,就是打的黑不溜秋,或者灰不溜秋的油布傘。可能是上了桐油,桐油一干,就結了一層膜,對布有保護作用,又容易豎水。做雨傘就不會透雨了。

  小趙皇帝問:“李德全,我們開封有沒有做油布雨傘的?”

  李德全說:“回主人話,奴才不知道在那裡,但聽說過,估計有。”

  王文說:“主子,奴才知道有一個做油布傘的商戶。”

  又等了大約一個小時,雨停下來。小趙皇帝說:“走,王文帶路。”

  他們就往外城走,走了好幾里路,出了內城門,到一個巷子裡,找到了這一家做油布傘的。這一家,有兩間房子在縫雨傘的油布。有兩間在做竹子的傘架。

  油布傘的老闆,見有人問上門,十分高興,忙讓座,倒茶。又忙介紹自己的油布傘,與人家的不同。人家的油布傘,底下沒有裝傘把,是一個光竹竿。他家的傘把底下做了手握的木把,還上了漆。小趙皇帝聽人家這樣熱心的介紹,還不好空手不買了。就對李德全說:“我們也買幾把傘。”

  買了幾把傘,小趙皇帝問他們生產油布沒有?傘廠的老闆說:“我們沒有生產,油布,我們也是在外面買的。”

  跑了好幾里路,沒有買到,小趙皇帝很失望。出了門,小趙皇帝搖搖頭,說:“這裡沒有油布賣。”

  一個侍衛說:“主人,您要油布嘛?”因為小趙皇帝在外面,沒有穿龍袍,叫大家叫主人好了。侍衛們都叫小趙皇帝“主人”。

  侍衛說:“油布,我們後苑造作所,多的是。因為大車運東西,在外面不管是運糧食,運草料,運武器,都是要蓋住的,都需要防雨的,都是用油布蓋住的。”

  小趙皇帝說:“原來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尋來全不費功夫”。既然我們後苑造作所有,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明天再去。”說完,就帶著大家回皇宮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