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什麼叫借貸,這表現了財產存在的兩種形式。”

  “比如,有三個人合夥來開辦一家陶瓷廠,各投資一千兩白銀做資本。我們怎樣來記這個帳呢?這錢交給一個人保管。我們就記為借:現金3000兩。如果我們只記為現金3000兩,不記這三個股東,這個帳就記得不全面了。我們需要記這三個股東,就記為,貸:股東3000兩。”

  “我們的這個記帳方法,有一句話大家就要記住了: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我們先寫一個借的數字,再寫一個貸的數字,但是它們必須是相等的。”

  “上面我們說有三個股東,在‘股東’的明細帳里,我們還要記上貸:‘張三1000兩、李四1000兩、王麻子1000兩’,這第一筆帳就記上了。”

  “他們又用銀子200兩買了土地30畝。用200兩銀子立了房子。還建燒陶瓷的爐子用了200兩銀子。這個帳怎麼記呢?就記,借:固定資產--土地200兩並註明‘土地30畝’,固定資產--房屋200兩。借:固定資產爐子200兩。現在我們的現金減少600兩銀子,就記,貸:現金600兩。這一筆帳就平衡了,借貸就相等了。我們既反映了土地、房屋、爐子的增加,又反映了銀子的減少。”

  “他們生產開始了。他們要請工人,要付工資,要買用具,要買木材,要買煤炭,最後陶瓷也生產出來了。固定資產也要磨損。我們就把它們轉到生產成本里去,算到每一件瓷器里。這就是成本。賣了瓷器就記,借:現金,貸:銷售。接著我們再轉成本,借:銷售,貸:產品成本。”

  “這個工商業戶的利潤就出來了。我們知道了他們的利潤。我們就可以征他們的所得稅了。”

  “皇上,我們沒有徵所得稅。”

  “朕知道。我們只征了他們營業稅,沒有徵所得稅。我們要知道,同樣賣一樣多錢的商品,有的掙錢少,有的掙錢多。結果我們征的稅是一樣的。對掙錢多的工商業戶,我們沒有徵所得稅。”

  “如果我們要求全國大的的工商業戶都按這樣統一建帳。利潤多的工商業戶,我們就可以征他們的所得稅。”

  戶部尚書說:“我們戶部一天都是在為開支的銀子發愁,如果能夠增加稅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關鍵是有沒有阻力?”

  小趙皇帝說:“我們收稅有沒有阻力,關鍵看你收錢的那一家,是有錢還是沒有錢,如果沒有錢,人家拿什麼來給你上稅?我們收稅就要收有錢的工商業戶,收賺了錢的工商業戶。”

  小趙皇帝想到了明朝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就問:“我們對農民還是按人頭收呢,按土地收稅呢?”

  戶部尚書說:“我們對農民按人頭收稅。”

  小趙皇帝說:“按人頭收稅,就有問題!如果農民,沒有土地,交不起人頭稅,大家說會怎樣?”

  有個官員說:“如果逼急了,上面又要強迫繳稅,他沒有辦法,可能賣房子,甚至賣兒女。”

  還有一個官員說:“如果沒有兒女可賣,他可能把自己賣身為奴。”

  又一個官員說:“如果自己賣身為奴也賣不出去。可能去偷去搶,甚至上山當土匪。”

  小趙皇帝說:“如果遇到災荒年,土匪一多,我們的社會還會安定嗎?”

  戶部尚書問:“聖上,我們對農民怎樣來收稅呢?”

  小趙皇帝說:“收稅有一個原則,收那些有錢的人的稅,收那些有收入人的稅。對農民,我們就要收有土地人的稅,土地有收入,還擔心地主交不起稅嗎?把人頭稅分到土地上。災荒年我們就減稅或者免稅。收土地的稅,擔心收不到稅嗎?”

  小趙皇帝想,明朝實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國庫充足。後來改變了這個稅收方法,到處農民起義。

  戶部尚書說:“有土地,就有糧食收入,肯定收得到。可能我們的開支就不這樣緊了。”

  小趙皇帝說:“你們戶部專門組織人研究今天朕講的人頭稅改為在土地上收稅,還有所得稅的辦法。我們的稅收,千萬不能出現逼沒有錢的人交錢。國家出現動亂,很多是由於稅收造成的。如果稅收造成動亂,對朝廷,對窮人,對發財人都是非常痛苦的。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戶部的責任最大。”

  戶部尚書說:“是,我們馬上組織人,研究具體落實聖上指示的辦法。”

  今天,小趙皇帝又講出了要改革人頭稅,增加所得稅的主意,心中非常高興。稅收關鍵是收在誰的頭上,如果收在窮人頭上,就是逼窮人造反。如果收在富人頭上,社會就會是安定團結的局面。如果再開源節流搞得好,政府不額外增加人民的負擔,這個政府就是穩定的。

  用過午膳,小趙皇帝想起天下還沒有統一,一定要在武器裝備上想辦法。現代的步槍,機關槍,自己造不出來。飛機大炮也不敢想。自己文化低,許多東西看都沒有看見過。即使看見過,對內部結構也不清楚。即使自己清楚這些武器裝備的結構,現在的製造機械設備的工具機,現在的鋼材,其他金屬。想起來腦殼都要痛。其實這些都要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的提高。

  要搞的東西,一定要立足在現有的東西上去搞。搞什麼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