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种師道說:“這樣安排好,最近的消息來看,王勇的洛陽兵比較打得。還有,臣聽說吐蕃山高缺氧,是應該選一些身強力壯的人才行。”

  小趙皇帝說:“吐蕃就這樣安排。還有大理、西遼,我們現在不適合派大部隊去。可以派使臣去。一方面,我們打下了金國、西夏與他們通一個消息。另一方面,我們要去做工作,爭取和平統一。這裡有朕給西夏皇帝的信,也帶上。讓他們以西夏皇帝為鑑。這就是朕給西夏皇帝的一封信的底稿,你們可以看一下,看可以不可以帶給大理西遼給他們看一看。”

  李綱與种師道看小趙皇帝給西夏皇帝的一封信

  “夏國皇帝陛下:”

  “夏國與大宋本是友好鄰邦。可是在我們大宋反擊金國的侵犯,懲罰他們打到我大宋東京開封的罪行時候。你們卻派兵五萬,對我大宋軍隊進行攻擊。我大宋出於對鄰邦友好的態度,將貴國的傷兵如數送回。當我大宋軍隊東進懲罰金國的時候,你們更是以舉國之兵十萬侵入已經屬於我大宋土地的雲內州、奉聖州。使夏國與大宋的友好關係蕩然無存。”

  “從來侵犯別人就是要別人侵犯自己。現在大宋懲罰夏國的戰爭已經開始,不要怪大宋無情。”

  亞聖孟子說:“天下終究要歸於一。”

  韓非子也說:“天下終究要統一。”

  “天下靠誰來統一?不能靠野蠻民族的血腥屠殺來統一。分裂意味著不休的戰爭。環顧天下,有那一個國家,那一個民族,有漢族這樣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明積澱。有那一個國家有大宋這樣具有先進的國家制度,先進的科學、先進的技術,發達的經濟,眾多的勤勞富裕的人民。統一天下,實現和平,造福人民的重擔,天然地落在我大宋皇帝的身上。”

  “為了減少戰爭損失,朕建議陛下認清形勢。號稱:“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金國的數十萬大軍,在朕的大宋軍面前,簡直就是摧枯拉朽,所向無敵。”

  “只要陛下交出土地,為天下統一做了貢獻,我們朝廷可以予以陛下封候封公。讓陛下及其子孫安享幸福富貴。”

  “大軍已至,時不我待。有言曰:識時務者為俊傑。望君識之。”

  “大宋皇帝:趙桓”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日”

  李綱看完小趙皇帝給西夏皇帝的信,說:“這一封信讓他們看一看很好,西夏皇帝由於沒有認清形勢,最後還是滅國了。交出土地,還可以獲得優待,和平統一更好。大理、西遼如果和平統一,我們今後工作更好做。”

  种師道也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戰爭,如果能夠和平統一,對我們、對他們都是有利的。”

  小趙皇帝說:“那好,今天晚上,朕就下達向吐蕃進軍的命令。明天早朝就確定到大理、西遼的使臣。最近朕下達了在邊疆解放奴隸的命令,朝廷又確定了在邊疆區不搞土司,建立州縣的決定。我們又確定了實行民族統一的政策。今後的大宋,必將是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

  李綱种師道告辭,小趙皇帝就去用午膳。吏部在皇宮演出正加緊準備。

  下午,在皇宮幾個大殿旁邊的廣場上,舉行戲劇首演。戲台就利用檢閱的檢閱台。

  小趙皇帝往後宮走的時候,看見正在搭椅子。皇帝、皇后自然坐大的太師椅。大臣們不太講究,統一用小一些的太師椅。宮女宦官們,就在後面坐大板凳。

  哎呀,為了顯示皇帝皇后的威嚴,就把皇帝皇后的大太師椅搭在戲台下面。

  小趙皇帝問:“那兩個大太師椅給誰坐?”

  有一個宦官說:“回皇上話,大的太師椅誰敢坐,就是給聖上和皇后坐的。”

  小趙皇帝知道,靠近戲台,一會台上打鬥起來,灰塵揚起來,還不是要吃灰?這是明好看暗吃虧。

  小趙皇帝說:“聽朕的話,把朕的太師椅往後放十排。”

  宦官說:“皇上,這樣安排,大臣們誰敢坐到聖上的前面去?”

  小趙皇帝想,這個該死的封建禮數,自己選一個好位置,還因為於禮不合,大臣們還不敢坐。

  這也難不到小趙皇帝,小趙皇帝說:“這樣吧,把大家的椅子都向後移兩丈,你們想一想,剛才哪個地方,朕和皇后坐在那裡,戲台上跳起來,或者打鬥,讓我們吃灰嘛!”

  那些宦官們,可不敢與皇帝鬥嘴,就按皇帝安排的,向後拖了兩丈。

  用了午膳,小趙皇帝就帶著皇后到前面的大殿旁邊的廣場去看戲。

  太陽已經偏西,皇宮的大殿的房屋剛好遮住了陽光。雖然太陽還不十分火辣,如果長時間在太陽底下坐著,人還是難受的。太陽已經被大殿遮住,又在外面看戲,真是好極了。

  大臣們來了,都來向皇上行禮。小趙皇帝說:“現在是看戲,大家都坐好,不要按平時的禮數,這樣才好看戲。”

  大幕拉開了,一個宦官出來報幕:大宋禮部,奉皇帝指示,排演戲劇十幕。現在演出,請皇上皇后審核。第一個戲,戲名是《書生要學武》。

  戲台的背景是一片山巒重疊的山區。小趙皇帝向後一看,廣場已經坐滿,大臣們有帶自己的夫人,或者兒女來的,自己帶了凳子。後面的宮女宦官也全部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