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面的軍隊繼續前進,小趙皇帝走到守邊關的軍隊面前,他叫拿來話筒,對兩面山坡上的士兵講話:

  “尊敬的邊關將士們,你們長期駐守在邊關上,風餐露宿,浴血奮戰,流血犧牲,換來了大宋老百姓的安寧生活,您們辛苦了。朕代表全體大宋人民,代表朝廷,向您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

  將軍們、士兵們激動了,他們的辛勞,流血犧牲,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他們一遍一遍地喊:“保衛大宋!保衛人民!保衛朝廷!保衛皇上!”

  小趙皇帝騎在戰馬上,向山坡上的將士們招手致意,一會轉向左邊,一會轉向右邊。直到小趙皇帝的身影已經不見了,將士們還不願意離去。

  二十五日晚,他們駐紮在謂州城外。謂州城的文武官員到軍營來晉見小趙皇帝。沒有辦法,迎來送往是免不了的。認識一下這裡的文武官員也很重要。

  二十六日進入了鳳翔府地界,地里的大宋老百姓都在忙著收割小麥。在自己的土地上,大宋軍隊過路,老百姓也依然在埋頭收自己的莊稼。只是這兩萬軍隊,全部是騎兵,比步兵行軍快一些吧了。北伐軍在小趙皇帝的幾條禁令下,軍紀更好,對老百姓秋毫無犯。

  二十七日進入了京兆府的地界,這可是好幾個朝代的京城。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引起小趙皇帝更大的興趣。這裡曾經是自己的祖先周朝的發祥地,這裡的陝西龐鄉是自己龐姓的命名處。可惜在穿越前沒有來過這些地方。

  到了京兆府,城裡的文武官員到城外迎接。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回到京城

  這裡就是京兆府(現在的西安),好幾代強大中央政權的首都。

  北面的長城自己看到了,到京兆府還有幾百里距離。西面如果把那些邊關打下來,防守的距離更遠。南面有大巴山,有秦嶺,防禦的距離很遠。東面的臨潼也遠。首都是國家的象徵,安全很重要。比如北京,明朝的皇帝要“天子守國門”,皇帝都被北面的民族擒了去。後來又被女真族侵擾得不行。南京,作為京城,離海邊太近,作為中華民國的首都,還是被日本鬼子占領過。開封,沒有遠距離的關卡,僅僅有黃河天險。遇到冬天結冰,就無險可守。

  趙匡胤要將京城遷到洛陽,是因為四面還有可守的地方。國家的首都,多麼重要。什麼“重德不重險”,在野蠻民族面前,他可不管你有沒有“德”。小趙皇帝自己曾經給“德”下了一個定義:“德,四方人民一心的民心”。北宋,在自己國家裡並沒有喪失民心,還是被金國推翻了。

  京兆府自己應該看一看。

  小趙皇帝帶領的兩萬軍隊就在城外駐紮。那些文武官員要求小趙皇帝到京兆府城裡去住。小趙皇帝改變了主意,自己到京兆府遊逛一圈,不知要影響老百姓多少正常生活。

  他接見了這裡的文武官員。重點問了秦國修的鄭國渠,現在效果如何?

  有一個官員說:“只有少部分還在發揮作用,大多已經沒有作用了。”

  小趙皇帝說:“朕不是水利方面的專家,想看,也沒有辦法去具體解決鄭國渠的問題。你們京兆府要抽調水利專家,先具體去考察,朕回朝廷還會在以後派朝廷的專家來考察。我們至少不能使祖先的辛勞,在我們朝喪失作用。有了具體方案,朝廷再撥款對這個工程進行修繕。”

  你說小趙皇帝為什麼對鄭國渠感興趣呢?因為,有人說開封有汴河可以從其他地方運糧食來,京兆府沒有河流解決糧食問題。如果有了好的水利設施,這裡就出產大量的糧食,就不需要外地供應糧食了。

  小趙皇帝不想把金銀運到開封去,反正這裡今後需要大量的金銀,留在這裡,朝廷只需要一紙公文,就可以撥款,還免了運輸。

  他告訴京兆府,金銀就留在這裡,明天早一點辦理交接手續。

  第二天一早,小趙皇帝就把金銀讓京兆府的官員來清點了,把金銀交到京兆府存放。

  二十八日過潼關。小趙皇帝親自走到潼關去看。左有黃河天險,右有大山阻攔。潼關,像一把鎖,鎖住了通向中原大平原的道路。也是防止被中原進攻的一道屏障。如果再把洛陽的關口算在內,京兆府就比開封穩當多了。

  在天下實現了完全統一後,如果有機會,自己就把京城搬到京兆府來。還是用原來的名稱,叫“長安”。“長安”是多吉利的名稱!

  小趙皇帝把二萬軍隊開到潼關十幾里駐紮下來。

  二十九日軍隊到洛陽駐紮。離京城越近,小趙皇帝越想念皇后。在自己離開開封向北去討伐金國的時候,竟然出現了趙構造謠說自己死於與金兵的戰場。自己可以想像,一個女人,當她聽到自己的男人死亡,會是一個什麼心情。會受到多麼大的打擊,難道不是自己的天塌了?在婦女提倡從一而終的古代,自己的男人死了,比現代的女人會是一個更大的打擊。她是怎麼挺過來的。

  這個趙構,自己讓他當監國,完全是出於公心。他卻不顧民族利益,在對金國戰爭的關鍵時刻發動政變。如果不是自己以遼國為鑑,堅持對金國的戰爭,就不會有統一金國、西夏的勝利。

  小趙皇帝決定從開封北面回到開封城,原因是北伐軍是從北面出的開封,現在從北面回來,正好畫了一個完美的圓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