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了接受西夏朝廷的財產,小趙皇帝又來討論對西夏還沒有完全接受地區的問題。

  小趙皇帝說:“現在還有卓囉、西涼府、宣化府、肅州、瓜州、沙州和黑水沒有收復。基本都在一條線上。原西夏兵部的尚書願意去招降,這對我們是有利的。帶上他,對他好一點,像對我們自己的官員一樣。看來我們在最熱的夏天前完成統一西夏全境是有希望的。”

  吳革問:“皇上,我們是不是乘勝向西域進軍?”

  小趙皇帝說:“在我們完成西夏全境的接受後,將進入夏天。而西域在夏天,天氣比我們這些地方氣溫還高,許多沙漠戈壁地帶,可以說氣候惡劣。現在遼國的一幫人,在那裡搞統一,等他們搞好了,我們再去接受,就容易得多了。朕了解了我們的部隊武器方面火藥、炮彈、箭矢都不多了。既然是這樣,我們等天氣好的季節再考慮統一西域的事情,就更有利了。”

  呂好問說:“既然是這樣,聖上,收復西夏西部的事情就交給吳革將軍和臣們去辦。朝廷肯定還有許多事情等著皇上去解決。”

  小趙皇帝說:“朕還是完成統一西夏再回去吧!”

  吳革說:“皇上,最後那些地方,有原來西夏的兵部尚書去勸降,解決肯定不難。我們出來時間也不短,朝廷許多事情需要皇上去解決。皇上您就回去吧!”

  小趙皇帝見他們都勸他回開封,點了點頭,說:“那好嗎!軍事上的事情吳革將軍負責,地方上的事情呂愛卿負責,另外還有王勇將軍,遇事你們三人商量解決,西部接受的事情就委託你們負責。”

  “河西走廊,歷來是我們漢族政權走向西域的重要通道。還是歷來防禦西部少數民族政權向東部進攻的重要防線。你們完成了收復西部後,要在西邊多安排一些駐軍。同時還要考察原來的防禦關卡等是否完善,為朝廷整修歷史的防禦工事提供方案。要在防止西遼向東的進攻設置幾道防線。”

  興慶府西夏實際也沒有多少西夏兵,只有二萬五千人。有一萬漢族兵,一萬五千党項兵,吳革已經將這一萬漢族兵編進大宋的軍隊。那一萬五千党項兵已經讓他們住進軍營,準備派人教漢語。興慶府的守衛問題,吳革派了一萬大宋兵。周圍的縣也由呂好問派了地方政府官員,吳革派了軍隊。興慶府的三萬多匹戰馬全部分給了洛陽的軍隊。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小趙皇帝帶領二萬軍隊,帶著西夏繳獲的黃金、銀兩,從興慶府出發。所有的部隊將軍文官都到興慶府的城外來送行。

  興慶府城外,旌旗招展,鑼鼓齊鳴。小趙皇帝告別了自己帶領的大部隊,帶領二萬軍隊,向興慶府的文武百官揮手告別。

  從早春開始出發北伐,金國滅亡,到天氣已經開始熱起來滅亡西夏。在歷史上這是一場快速的戰爭。如果不是靠戰馬托著大宋軍隊,要靠人走路,就難了,可能喪失許多戰機,暴露許多消息,可以使敵人從容組織防禦。回去一定要大臣們好好總結,形成對後代有益的歷史經驗。

  黃金,白銀,都用麻袋裝了兩層,用戰馬馱了,對行軍速度沒有大的影響。

  在戰馬上,小趙皇帝過了興慶府,就看見在山巒上延綿的長城。長城對保護漢族的生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小趙皇帝又想,我們如果拋開長城來說,長城上要駐紮許多部隊,要消耗大量的軍需物資。如果我們用來對周圍少數民族的戰爭,再強大的敵人也打敗了。死守長城,被動挨打,缺乏進攻精神。難道還不是問題?漢武帝、唐太宗由於有進攻精神,局面就變了。

  如果原來對西夏的戰爭,不聽從遼國的調解,大宋直接滅亡了西夏。這個三角關係,就變了。就變成南北朝一樣的局勢。大宋如果再積極練兵,統一遼國也是可能的。自己這一次到金國去看了,他們哪個地方簡直就是蠻荒之地,缺乏開發,經濟實力那及大宋地區。他們靠的是駿馬彎刀,大宋重文輕武,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放棄武力?

  唉!說回來,一個國家處於弱勢,肯定不止這些問題。改革吧!

  吃了午飯,軍隊繼續進軍,下午過了西平府,看天色不早,今天由於裝東西,與興慶府的文武百官告別,耽誤了時間,好,軍隊休息。

  雖然西平府已經屬於大宋,但南邊不遠,就還有西夏的部隊,今天不能馬虎。小趙皇帝親自布置部隊紮營,晚上的巡邏,像打仗一樣,一點也不敢馬虎。

  就怕西夏兵來報復被大宋滅亡西夏的仇恨。“大宋皇帝”可是一個大目標。自己倒不怕死。但是“皇帝”死了,大宋的政局就會出現大的動盪,對老百姓是不利的。

  二十五日,小趙皇帝命令部隊繼續行軍。出了原來西夏的地界,就看見山樑上到處是營寨。通過望遠鏡看,山樑上的營寨還駐紮著大宋的軍隊。

  唉?怎麼回事?前面的軍隊為什麼停止前進了?原來營寨的大宋軍隊在查驗小趙皇帝這一支軍隊的手續。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看了手續,聽說小趙皇帝在這一支軍隊裡,高處營寨的將軍們,士兵們都希望親眼看一看打敗了金兵東路軍西路軍,收復了大宋國土,滅亡了金國西夏的小趙皇帝。從趙匡胤、趙匡義,以後哪有皇帝親自上戰場,親自去廝殺。小趙皇帝在大宋官兵心中,已經有了崇高的威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