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數年後,發生在湖北省內的一個案子則和白某的案子有著驚人的類似。話說九十年代前後,湖北某地有一好吃懶做的傢伙孫浩龍,成天想著搞錢,1999年的時候在一村辦小作坊里用車床自己做了把手槍,預備用於搶劫——難為他小學文化竟有如此之強的動手能力。可能是他對自己也沒什麼信心,不知手槍威力如何,在田間閒逛的時候看見一個素不相識的農民兄弟正彎腰幹活,於是悄悄繞到他後面開槍射擊其後腦。這個倒霉的農民兄弟當場就死了,罪犯證實了手槍威力足以滿足其犯罪需要,滿意地將槍藏好,等待時機。

  兩個月之後,就發生了轟動一時的“荊州殺警案奪槍”案,孫匪在音像店裡槍殺路過巡警,奪取六四手槍一隻。他採取了和白寶山類似的“人槍分離”的辦法,從戒備森嚴的古城荊州逃走,並在一個月後警戒解除時順利取出槍枝,再次隱藏下來。

  這樣又過了四年(真佩服他的忍耐力),到了2003年年底,孫匪的侄兒長成半大小子,他覺得時機成熟,和侄兒一人一把槍來到武漢,在我家附近的中百倉儲再次開槍作案,打傷數名顧客和店員,一保安英勇追擊,不幸被打死。歹徒搶劫未成,慌忙逃跑,被路過的兩名武警戰士(文藝兵,十分了得)拼死擒下——這裡需要插一句,我當天回家正好從那裡路過,只要晚走十五分鐘就能看見這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了,沒準還能混在憤怒的群眾里狠狠踹歹徒兩腳,可惜錯過良機,終成一大憾事。

  這個案子中的歹徒除了槍法略遜於白寶山(逃跑途中曾經向武警開槍,打穿了衣袖,萬幸沒有傷到人),搶劫方案不成熟之外,其心腸之狠辣,心理素質之冷靜,均可躋身於一流悍匪的行列了。值得崇拜的是那兩名武警,面對兇悍的歹徒,奮勇搏鬥之餘還沒有帶傷,實在是萬幸。

  “丟槍”的故事

  我小時候為了買玩具手槍,曾於午睡時偷偷翻過我媽的衣兜,盜得小面額人民幣若干,在學校門口小販處獲玩具手槍一把(多年後想來,大概是一把M1911),放學時“黑槍”無處隱藏,乃寄放同學處,結果第二天一來同學就說我的槍給搞丟了,氣得我數月不和他說話。

  這個事情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槍不能亂放,否則就有失蹤的危險。玩具手槍是一回事,真槍也差不多。我有一同學的舅父當年乃是某大型國企的保衛幹部,此人仗義疏財,惟有一個酒後無德的缺點——具體說就是愛撒酒瘋,常常是在眼花耳熱後從保險柜里掏出六四配槍,對著天花板打上幾發助興。後來這個毛病終於惹了禍,又一回他帶著傢伙和朋友在外喝酒,喝完後出來,被小風一吹,覺得酒勁上來了。這時他還有點清醒,掏出配槍遞給了旁邊的朋友:“我喝多了,你幫我保管,明天我去找你拿。”……

  這個事情的悲慘結局你大概能猜到,當時那個朋友也醉醺醺的,兩個醉漢來回推讓,第二天就發現那隻槍丟了——事後該保衛幹部發瘋似的掘地三尺找槍,終於沒找著。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為了避免大意失槍的事故發生,在相關人員配槍之時都是配發了一根槍綱,讓槍和褲腰帶捆在一起的。開始是牛皮的,後來換成了尼龍繩。我有一位大學畢業去當警察的朋友,可能是港片看多了,覺得單位發的尼龍槍綱不威風,自己花幾百塊錢從網上訂購了一根BHI(黑鷹)槍綱。新警察拿在手裡得意得不得了,馬上得意地拴在了腰上,那會正好趕上夏天穿短袖襯衣,腰間一條醒目無比,一去單位登時為眾人所側目:“小伙子怎麼把電話線拴腰上了?”搞得我那朋友羞憤無比。這才發現,很多老同志覺得槍綱這個玩意麻煩,單位公發的尼龍繩都拿去穿鑰匙了。

  不過穿鑰匙是有代價的,2004年年初的時候,西安某押運員就因為忘了系這個小玩意(是不是挪用穿鑰匙了不清楚),丟了一隻六四,後來懸賞10000元尋槍,結果還比較幸運,槍被人送回了。

  當然,槍綱一類都還是細節。某地就曾發生過不法商販和執法人員爭鬥時搶奪槍枝、生生將尼龍槍綱拉斷的事情。碰上運氣不好或者歹人存心,預防措施未必能起多大作用。2004年的8月,一夥匪徒大概是受了《黑白森林》的啟發,在重慶最繁華的解放碑步行街上襲警奪槍,在敲翻警察撤離現場時,竟然還扔出了一顆冒著煙的土製炸彈,被襲巡警擔心炸彈傷人,勇敢地壓在了炸彈上,槍卻被搶走。不久後,三名歹徒在杭州落網,而那勇敢的警察的運氣也不太差:當時炸彈沒有爆炸。值得一提的是被搶走的那隻槍,一個匪徒在圍捕時用它自殺了,這個小傢伙也算為它的原主人報了仇。

  槍在警察手裡,是自己的作戰武器,而武器一旦落在罪犯手裡,天知道會出什麼事。為了護槍,除了重慶的那個事情,還有其它許多悲壯的故事。1990年的時候,遼寧省一鄉鎮派出所里出過一位二級英模蔣德國。他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警察(出事那一年他48歲),夜裡出任務,遇上兩名歹徒襲警奪槍,老警察和兩名年輕力壯的歹徒搏鬥時槍卡了殼,緊急關頭,為了避免槍枝落入歹徒手裡,他沒有交槍投降,甚至沒有花時間推出卡住的子彈,而是作出了一個悲壯的決定:用盡最後的力氣把槍扔入草叢中。歹徒在黑暗中尋槍不到,惱羞成怒,刺了他13刀,刀刀致命。次日戰友們在現場,無不為之落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