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內閣首輔魏藻德把這封信交給了崇禎,崇禎看了信後,大為驚訝。他實在想不明白這個陝西大漢從河南跑到這裡,原來就是為了當我大明的官員。哪裡有這麼簡單!
崇禎問魏藻德:"你怎麼看,現在事情緊急,我只聽你一句話。"
魏藻德像被人割了舌頭一樣,就是不說話。崇禎最後幾乎是懇求他說話,只說一句就好。但他一句話也不說,坐在那裡作閉目沉思狀。
崇禎只好讓杜勛帶回一張紙,寫了四個字:再與他談。
這四個字似乎是寫給杜勛的,又像是寫給李自成的。此時的他實在放不下這個面子跟一個逆賊談條件。況且,因為他還有兩個考慮,第一,北京城自從成為城市以來還沒有被攻破過;第二,吳三桂的勤王軍正向北京進發。
可這兩個考慮並沒有真正給他帶來一絲安慰,駙馬都尉鞏永固對他說:"能走就快走吧。"
崇禎悵然若失,但第二天早朝,他實在受不了這種壓力了,面對群臣號啕大哭,群臣不理他。他哭完,就低頭在御案上寫了十二個字,寫過後,搖了搖頭,又擦去。
這天午後,李自成下令起義軍圍攻北京城,原來布置的城防兵力,已失去抗衡能力。城內從大臣到百姓,都在設法求生,三大營也投降。此時,城裡的軍隊已經五個月沒有領到糧餉,許多士兵躺倒不干,軍官用鞭抽打,一個起來另一個又躺下,有的守城兵為了留後路,不敢傷害起義軍而只發空炮。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才看清楚勢已無可挽回,決定突圍出去。他仰天大呼,在宮殿裡環走,一會兒拍腦袋,一會兒頓足長嘆。大叫內外之臣都是白眼狼,誤了自己,誤了自己啊!
他冷靜了一會兒,立即找來駙馬都尉鞏永固,以家丁護太子南下。鞏永固哭喪著臉,道:"親臣不准藏甲,我怎麼敢有家丁!"兩個人相向而泣。
第二天,一守陵太監申芝秀從昌平跑進城來,見到崇禎後就勸他退位求降。崇禎怒火頓生,把太監臭罵了一頓,下令親征。還沒有等他親征,下午,太監曹化淳打開彰義門,起義軍進入外城,崇禎很納悶,就問:"李國楨所練之兵在哪?"
王廉回答他:"陛下哪裡有兵,唯速走。"
崇禎不甘心,問大臣們怎麼辦,大臣們這個時候只好回答,巷戰。
其實這只是大臣們說說而已。崇禎也看出來了,他立即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勛戚周奎、田弘遇家。然後,把袁妃和周皇后叫來,連呼左右進酒,自己一口氣飲了幾十杯。
然後,他看著兩個女人,慢慢地說道:"事已至此,休怪朕了。"話音剛落,他已抽劍在手,先向袁妃砍去,袁妃應聲而倒。周皇后急返坤寧宮,自縊身亡。長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崇禎只是悲嘆道:"汝奈何生我家?"一劍砍去,公主揮臂遮擋,右臂被砍斷,昏倒在地。接著,他又殺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幾個妃子。
崇禎已經喪心病狂,而李自成卻在納悶,北京外城似乎沒有人把守一樣,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攻破,他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崇禎殺掉了他認為該殺的人後,就叫太監王承恩陪他飲了幾杯酒,然後換上了鞋,手持三眼槍,帶了幾十名手持斧頭的太監騎馬出了東華門,到朝陽門,假言王太監奉命出城,但守門士兵堅持天亮後驗明再放行。崇禎下令太監奪門,可卻被守門軍人放炮轟走。他無奈之下只好奔向負責城守的戚國公朱純臣的府里。可朱純臣的家人說朱純臣赴宴未歸。這純粹是扯淡,這個時候了,誰還有心情吃飯?!
不得已,他只好又轉向安定門,但仍舊是吃了閉門羹。就這樣,折騰了一晚上,天快亮時,走投無路的崇禎又帶著王承恩等太監回到乾清宮,敲鐘召集大臣議事。此時,許多大臣都在為迎接新主而準備呢,誰還有閒心管他呢?
崇禎徹底絕望了。
三月十九日早晨,李自成下令進攻內城九門,城裡的多門大炮齊鳴,儘管聲震屋瓦響徹雲霄,而大順軍卻沒有一人中炮彈。李自成有點傻了,以為自己的軍隊都善妖術。攻進城門後,他才發現原來城上的明軍只裝火藥,沒有裝鉛丸。想一想,只用了兩個多月,李自成便從陝西打到北京;而這座挺過了瓦剌、清軍幾次以傾國之力猛攻的天下第一堅城,更是不到三天就被攻破。李自成簡直就不敢相信,會這麼容易得到一個帝國的都城。確切地說,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崇禎所領導的大明帝國滅亡了。
寫給李自成的遺囑
煤山折騰了大半夜的崇禎最後想到了一個地方,兩天前,他就去過那個地方。但和這一次不同的是,上次去是想看看有沒有出路,而這一次去是尋找死路。陪同他的只有太監王承恩一個人,兩個人攙扶著步履艱難地登上煤山壽皇亭。這裡曾是他檢閱內操的地方,而今卻成了他要去面見列祖列宗之所。
我們不得而知,當時崇禎的心情到底是什麼樣的。在山下,到處都是火光,京城已經成為戰場。他或許只想早點死,但又不甘心。從危機來臨的那一刻到現在,崇禎就一直沒有甘心過。王承恩在流淚,並且已經哭出了聲。這個在平時不能幫主子一點忙的老太監到了最關鍵時刻卻跟著主子一起來了。
崇禎問魏藻德:"你怎麼看,現在事情緊急,我只聽你一句話。"
魏藻德像被人割了舌頭一樣,就是不說話。崇禎最後幾乎是懇求他說話,只說一句就好。但他一句話也不說,坐在那裡作閉目沉思狀。
崇禎只好讓杜勛帶回一張紙,寫了四個字:再與他談。
這四個字似乎是寫給杜勛的,又像是寫給李自成的。此時的他實在放不下這個面子跟一個逆賊談條件。況且,因為他還有兩個考慮,第一,北京城自從成為城市以來還沒有被攻破過;第二,吳三桂的勤王軍正向北京進發。
可這兩個考慮並沒有真正給他帶來一絲安慰,駙馬都尉鞏永固對他說:"能走就快走吧。"
崇禎悵然若失,但第二天早朝,他實在受不了這種壓力了,面對群臣號啕大哭,群臣不理他。他哭完,就低頭在御案上寫了十二個字,寫過後,搖了搖頭,又擦去。
這天午後,李自成下令起義軍圍攻北京城,原來布置的城防兵力,已失去抗衡能力。城內從大臣到百姓,都在設法求生,三大營也投降。此時,城裡的軍隊已經五個月沒有領到糧餉,許多士兵躺倒不干,軍官用鞭抽打,一個起來另一個又躺下,有的守城兵為了留後路,不敢傷害起義軍而只發空炮。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才看清楚勢已無可挽回,決定突圍出去。他仰天大呼,在宮殿裡環走,一會兒拍腦袋,一會兒頓足長嘆。大叫內外之臣都是白眼狼,誤了自己,誤了自己啊!
他冷靜了一會兒,立即找來駙馬都尉鞏永固,以家丁護太子南下。鞏永固哭喪著臉,道:"親臣不准藏甲,我怎麼敢有家丁!"兩個人相向而泣。
第二天,一守陵太監申芝秀從昌平跑進城來,見到崇禎後就勸他退位求降。崇禎怒火頓生,把太監臭罵了一頓,下令親征。還沒有等他親征,下午,太監曹化淳打開彰義門,起義軍進入外城,崇禎很納悶,就問:"李國楨所練之兵在哪?"
王廉回答他:"陛下哪裡有兵,唯速走。"
崇禎不甘心,問大臣們怎麼辦,大臣們這個時候只好回答,巷戰。
其實這只是大臣們說說而已。崇禎也看出來了,他立即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勛戚周奎、田弘遇家。然後,把袁妃和周皇后叫來,連呼左右進酒,自己一口氣飲了幾十杯。
然後,他看著兩個女人,慢慢地說道:"事已至此,休怪朕了。"話音剛落,他已抽劍在手,先向袁妃砍去,袁妃應聲而倒。周皇后急返坤寧宮,自縊身亡。長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崇禎只是悲嘆道:"汝奈何生我家?"一劍砍去,公主揮臂遮擋,右臂被砍斷,昏倒在地。接著,他又殺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幾個妃子。
崇禎已經喪心病狂,而李自成卻在納悶,北京外城似乎沒有人把守一樣,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攻破,他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崇禎殺掉了他認為該殺的人後,就叫太監王承恩陪他飲了幾杯酒,然後換上了鞋,手持三眼槍,帶了幾十名手持斧頭的太監騎馬出了東華門,到朝陽門,假言王太監奉命出城,但守門士兵堅持天亮後驗明再放行。崇禎下令太監奪門,可卻被守門軍人放炮轟走。他無奈之下只好奔向負責城守的戚國公朱純臣的府里。可朱純臣的家人說朱純臣赴宴未歸。這純粹是扯淡,這個時候了,誰還有心情吃飯?!
不得已,他只好又轉向安定門,但仍舊是吃了閉門羹。就這樣,折騰了一晚上,天快亮時,走投無路的崇禎又帶著王承恩等太監回到乾清宮,敲鐘召集大臣議事。此時,許多大臣都在為迎接新主而準備呢,誰還有閒心管他呢?
崇禎徹底絕望了。
三月十九日早晨,李自成下令進攻內城九門,城裡的多門大炮齊鳴,儘管聲震屋瓦響徹雲霄,而大順軍卻沒有一人中炮彈。李自成有點傻了,以為自己的軍隊都善妖術。攻進城門後,他才發現原來城上的明軍只裝火藥,沒有裝鉛丸。想一想,只用了兩個多月,李自成便從陝西打到北京;而這座挺過了瓦剌、清軍幾次以傾國之力猛攻的天下第一堅城,更是不到三天就被攻破。李自成簡直就不敢相信,會這麼容易得到一個帝國的都城。確切地說,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崇禎所領導的大明帝國滅亡了。
寫給李自成的遺囑
煤山折騰了大半夜的崇禎最後想到了一個地方,兩天前,他就去過那個地方。但和這一次不同的是,上次去是想看看有沒有出路,而這一次去是尋找死路。陪同他的只有太監王承恩一個人,兩個人攙扶著步履艱難地登上煤山壽皇亭。這裡曾是他檢閱內操的地方,而今卻成了他要去面見列祖列宗之所。
我們不得而知,當時崇禎的心情到底是什麼樣的。在山下,到處都是火光,京城已經成為戰場。他或許只想早點死,但又不甘心。從危機來臨的那一刻到現在,崇禎就一直沒有甘心過。王承恩在流淚,並且已經哭出了聲。這個在平時不能幫主子一點忙的老太監到了最關鍵時刻卻跟著主子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