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為期4天的軍事會議,經過放縱式民主而熱烈的研討,在1月19日收盤,形成報告,由空軍最高首長、福建黨委和福州軍區最高軍政領導共同聯署。三人同為上將,但劉亞樓為中央委員、軍委委員,葉飛、韓先楚不是;行政上,劉為四級,葉五級,韓六級,韓在東北時是劉的老部下;而且,據參與此次軍事會議的人說,空軍入閩報告,劉亞樓貢獻才智最多。空軍根據劉亞樓意圖草擬報告後,劉亞樓字斟句酌,有時文件都已謄寫好了,但為了一個措詞,他半夜三更地還要把聶鳳智、張廷發他們從床上喊起,重新推敲商定。但報告署名是葉、韓、劉,是為尊重地方之故。
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後面戰事的發展、結局竟與報告的預測驚人吻合。如果說,炮擊金門必以空軍入閩為先導的話,那麼,這個時間在年初劉亞樓與葉飛、韓先楚共同署名的報告中就已明確提出:“最早也要到七、八月間才行。”因為根據氣象規律,“七、八月間福建地區雖然正是颱風季節,但是影響的地區主要是台灣海峽和福建海岸地區……颱風對我影響不大,對敵人影響卻很大。”更為配合的是,美國、英國偏偏在這年7月入侵中東,而台灣當局也趁火打劫,藉機加速所謂“反攻大陸”的行動。空軍入閩也好,炮擊金門也好,已是勢在必行。炮擊金門,在空軍入閩作戰報告擬定的半年後實施,其運行路線並沒有離開6個月前設計的方案框架,以至有人把它看成是指導這場行動的綱領性文件之一。
空軍入閩
空軍入閩是1957年年底毛澤東拍板的事,只剩一個時機問題。1958年發生的中東事件連著蔣介石集團的趁火打劫,促成空軍即刻入閩,緊密配合金門炮擊。因此,可以說,1958年空軍入閩,和炮擊金門是兩回事,也是一回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一結束,劉亞樓坐上他的蘇制吉姆專車,風馳電掣般地朝空軍司令部駛去。
凌晨時分,空軍入閩作戰的幾項重要決定出台了:
一、責成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和空五軍(駐浙江)政委裴志耕協商提出福建前線空軍領導人選,與駐閩空一軍一道急速組建福州軍區空軍指揮機構;
二、確定戰鬥力較強、有實戰經驗的空一師(即原空四師)和空三、九、十六、十八師,空八師一個團和獨立團,以及部分高炮、雷達部隊為第一批入閩部隊,力爭打好第一仗;以空一、十八師各一個團為第一批入閩的殲擊航空兵,於7月24日緊急轉到待機位置;27日分別隱蔽進入汕頭、連城基地,另調部分高射炮和雷達部隊入閩;
三、健全各機場的保障機構,從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緊急調運3個場站,保障車輛、彈藥和各種器材等物資;
四、明確作戰指導思想,即在戰略上以少勝多,在戰術上以多勝少;發動指揮員、飛行人員學習抗美援朝的空戰經驗,運用和發展“一域多層四四制”的戰術原則;嚴格執行中央軍委的作戰政策,軍事鬥爭一定要服從政治鬥爭……
會議結束,劉亞樓還無睡意,親自給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打電話,言簡意賅地交代任務:老聶,軍委已決定,組建福空,要你去當司令員,委任狀隨後就到,你們先把戰前各項準備工作全面抓起來。
第二天上午,劉亞樓又緊急召集第一批入閩作戰部隊師以上幹部開作戰會議,傳達中央軍委會議精神,並對空軍入閩作戰的組織指揮、兵力部署、通訊、情報、後勤、工程機務保障,以及如何執行軍委的作戰決策提出了具體措施和要求。隨後,他宣布哪些部隊為第一梯隊,哪些部隊為第二梯隊,第一梯隊進駐哪幾個機場,如何展開,第二梯隊進駐哪幾個機場,如何展開,等等。
傍晚時分,南空司令員聶鳳智和空五軍政委裴志耕等應召前來領命。劉亞樓直奔主題:彭總說了,除非複雜氣象限制,我空軍入閩時間不能推遲,你們有困難嗎?聶鳳智說:不敢說沒困難,但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擬擔任福州軍區空軍第一副政委的裴志耕說:我完全同意劉司令的看法,我入閩空軍要站穩腳,關鍵在初戰,第一仗就要打掉國民黨空軍的囂張氣焰。
劉亞樓點點頭:要有這個信心!但也要看到現實。國民黨逃到台灣後,空軍未受到嚴重打擊,活動仍十分猖狂,控制了福建沿海的制空權。我們要奪回制空權,就得預備著針尖對麥芒,硬碰硬地大幹一場,打它幾個大仗惡仗。為了力求打好這個仗,海軍航空兵第四師十團也歸你們指揮。這個我已與海軍協議好了,海航十團作為第三批入閩部隊,進駐福建省會福州。
這次入閩作戰,劉亞樓把抗美援朝中打得最好的部隊幾乎全用到第一、二梯隊特別是第一梯隊中去了,這還不夠,還借來海航最能打的尖刀團。空軍最高首長的大氣魄,也鼓舞了前線司令官聶鳳智的雄心。
轉場是件大事
劉亞樓目視聶鳳智、裴志耕兩人:明天,我派專機送老聶到南京,送志耕同志到杭州,你們即日開始組建福建前線空軍領導機構工作。人選擬好報批後,要晝夜奔赴前線晉江,完成空戰準備。我給你們6天時間,25日零時,你們務必開始擔負指揮任務!
在對方響亮的回答聲中,劉亞樓臉色凝重地對聶鳳智說:老聶,我把空軍的精銳都交給你了,如果還不夠,我就把整個空軍都殺出去,全力支持你!《水滸》有個李逵,三板斧解決問題。你們第一斧頭下去,就得讓那邊吃不消!這關係到軍心士氣、再戰信心,關係到空軍形象、臉皮面子。
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後面戰事的發展、結局竟與報告的預測驚人吻合。如果說,炮擊金門必以空軍入閩為先導的話,那麼,這個時間在年初劉亞樓與葉飛、韓先楚共同署名的報告中就已明確提出:“最早也要到七、八月間才行。”因為根據氣象規律,“七、八月間福建地區雖然正是颱風季節,但是影響的地區主要是台灣海峽和福建海岸地區……颱風對我影響不大,對敵人影響卻很大。”更為配合的是,美國、英國偏偏在這年7月入侵中東,而台灣當局也趁火打劫,藉機加速所謂“反攻大陸”的行動。空軍入閩也好,炮擊金門也好,已是勢在必行。炮擊金門,在空軍入閩作戰報告擬定的半年後實施,其運行路線並沒有離開6個月前設計的方案框架,以至有人把它看成是指導這場行動的綱領性文件之一。
空軍入閩
空軍入閩是1957年年底毛澤東拍板的事,只剩一個時機問題。1958年發生的中東事件連著蔣介石集團的趁火打劫,促成空軍即刻入閩,緊密配合金門炮擊。因此,可以說,1958年空軍入閩,和炮擊金門是兩回事,也是一回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一結束,劉亞樓坐上他的蘇制吉姆專車,風馳電掣般地朝空軍司令部駛去。
凌晨時分,空軍入閩作戰的幾項重要決定出台了:
一、責成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和空五軍(駐浙江)政委裴志耕協商提出福建前線空軍領導人選,與駐閩空一軍一道急速組建福州軍區空軍指揮機構;
二、確定戰鬥力較強、有實戰經驗的空一師(即原空四師)和空三、九、十六、十八師,空八師一個團和獨立團,以及部分高炮、雷達部隊為第一批入閩部隊,力爭打好第一仗;以空一、十八師各一個團為第一批入閩的殲擊航空兵,於7月24日緊急轉到待機位置;27日分別隱蔽進入汕頭、連城基地,另調部分高射炮和雷達部隊入閩;
三、健全各機場的保障機構,從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緊急調運3個場站,保障車輛、彈藥和各種器材等物資;
四、明確作戰指導思想,即在戰略上以少勝多,在戰術上以多勝少;發動指揮員、飛行人員學習抗美援朝的空戰經驗,運用和發展“一域多層四四制”的戰術原則;嚴格執行中央軍委的作戰政策,軍事鬥爭一定要服從政治鬥爭……
會議結束,劉亞樓還無睡意,親自給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打電話,言簡意賅地交代任務:老聶,軍委已決定,組建福空,要你去當司令員,委任狀隨後就到,你們先把戰前各項準備工作全面抓起來。
第二天上午,劉亞樓又緊急召集第一批入閩作戰部隊師以上幹部開作戰會議,傳達中央軍委會議精神,並對空軍入閩作戰的組織指揮、兵力部署、通訊、情報、後勤、工程機務保障,以及如何執行軍委的作戰決策提出了具體措施和要求。隨後,他宣布哪些部隊為第一梯隊,哪些部隊為第二梯隊,第一梯隊進駐哪幾個機場,如何展開,第二梯隊進駐哪幾個機場,如何展開,等等。
傍晚時分,南空司令員聶鳳智和空五軍政委裴志耕等應召前來領命。劉亞樓直奔主題:彭總說了,除非複雜氣象限制,我空軍入閩時間不能推遲,你們有困難嗎?聶鳳智說:不敢說沒困難,但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擬擔任福州軍區空軍第一副政委的裴志耕說:我完全同意劉司令的看法,我入閩空軍要站穩腳,關鍵在初戰,第一仗就要打掉國民黨空軍的囂張氣焰。
劉亞樓點點頭:要有這個信心!但也要看到現實。國民黨逃到台灣後,空軍未受到嚴重打擊,活動仍十分猖狂,控制了福建沿海的制空權。我們要奪回制空權,就得預備著針尖對麥芒,硬碰硬地大幹一場,打它幾個大仗惡仗。為了力求打好這個仗,海軍航空兵第四師十團也歸你們指揮。這個我已與海軍協議好了,海航十團作為第三批入閩部隊,進駐福建省會福州。
這次入閩作戰,劉亞樓把抗美援朝中打得最好的部隊幾乎全用到第一、二梯隊特別是第一梯隊中去了,這還不夠,還借來海航最能打的尖刀團。空軍最高首長的大氣魄,也鼓舞了前線司令官聶鳳智的雄心。
轉場是件大事
劉亞樓目視聶鳳智、裴志耕兩人:明天,我派專機送老聶到南京,送志耕同志到杭州,你們即日開始組建福建前線空軍領導機構工作。人選擬好報批後,要晝夜奔赴前線晉江,完成空戰準備。我給你們6天時間,25日零時,你們務必開始擔負指揮任務!
在對方響亮的回答聲中,劉亞樓臉色凝重地對聶鳳智說:老聶,我把空軍的精銳都交給你了,如果還不夠,我就把整個空軍都殺出去,全力支持你!《水滸》有個李逵,三板斧解決問題。你們第一斧頭下去,就得讓那邊吃不消!這關係到軍心士氣、再戰信心,關係到空軍形象、臉皮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