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現場會上,劉亞樓碰到了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關切地問起飛彈研製情況。錢學森相告:五院的攤子是鋪開了,飛彈事業也朝健康方向發展,但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不然會出偏差。他說,飛彈的加工需要有人去協調,還有就是研究院的行政事務工作,如此這般,讓他忙得腳不著地,他很想辭去這個職務。

  劉亞樓認為這是個訊號,必須讓錢學森儘快從瑣事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回京後馬上向聶榮臻作了匯報。

  翌年2月,在軍委廣州會議上,副總參謀長陳賡也提出,國防部五院有種風氣,什麼對外加工的事、有關行政方面的事務,都推到錢學森那裡去簽字,這怎麼能行?錢學森的精力是組織領導飛彈的研製,其他事情不要推到他那裡去管嘛。錢學森提出的問題,保障好就行啦,其他事連讓他知道都不要,不要分散他的精力。陳賡自告奮勇,請纓去當飛彈研究院院長。

  軍委領導考慮到陳賡的健康等原因,沒讓他兼任五院院長,而是選中了劉亞樓。空軍事務繁多,要建設要打仗,還要兼管民航,劉亞樓又兼任國防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等職,不可能經常性地坐鎮五院,乃建議派空軍第一副司令員王秉璋兼任五院第一副院長。

  他對王秉璋說:總的要求,就是不要讓錢學森教授為瑣碎的事操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干擾他,讓他專心搞研究,保障他的各項要求得到實現。技術方面由錢學森教授拍板,行政事務工作由你和其他人去做。各分院院長也主要管行政事務和保障工作,技術問題由技術專家拍板就算數。

  周恩來正式頒布命令,任命劉亞樓兼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飛彈研究院)院長,王秉璋兼任五院副院長。4月14日,劉亞樓召集五院領導班子開會,說:五院領導的分工,經過軍委廣州會議前後的醞釀,已經定下來了。聶總也於本月4日找我們黨委的一些同志作了指示。我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空軍,王秉璋同志主要精力放在五院。我不在時,由他拿總。中央把發展國防尖端技術視為“天字第一號任務”,大家要密切配合,指揮打好這場意義非凡的特殊戰役。

  王秉璋走馬上任後,根據劉亞樓的指示,挑選了一批尊重科學、尊重知識,並願為科技事業無私奉獻的幹部,到五院工作。

  五院領導班子的調整,讓飛彈研製事業煥發了生機,科技人員從過去的數百人猛增至上萬人。就在仿製蘇聯P-2飛彈進入最後階段時,1960年夏,赫魯雪夫突然下令撤走全部專家,帶走所有資料,停運所有設備。

  沉重的壓力,像烏雲一樣凝聚在國防部五院每一個人的心頭。

  中國航天事業面臨著夭折的危險。劉亞樓來到五院和飛彈研製人員談心,說:赫魯雪夫背信棄義,撕毀合同,撤走全部專家,這對我們是個損失,但也更激起我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我們不僅要做好仿製P-2飛彈的工作,還要在國防尖端技術上獨立長征。

  “兩彈”上馬

  從空軍出去的飛彈專家孫家棟,告訴劉亞樓:大家對蘇聯專家二話不說就撤走雖然都很氣憤,但並沒有灰心,相反勁兒更高漲了,想著一鼓作氣自己把它干出來。

  劉亞樓連聲說好,就是要把生氣變成爭氣,長中國人的志氣。他還說:科學也是人摸索出來的,它不能一步登天,要一步一步爬坡,打好基礎,但只要儘早動手,臥薪嘗膽,百折不撓,拿出主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來,就必然能上水平,拿出自己的東西。

  對孫家棟這些由新中國自己選拔培養的火箭專家,劉亞樓呵護有加,一再指示王秉璋要非常珍惜和重視這些科學家,讓他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科研上。

  在認真聽取王秉璋匯報並與副院長錢學森交換意見後,劉亞樓指示五院:現在既然已基本掌握了仿製飛彈技術,就應該開足馬力,加大仿製生產力度,儘快拿出成果;另外,可以把一部分技術力量轉移出來,自行研製加大射程的地地飛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要提前動身!

  此時,尚屬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副食品供應緊張,不少科學家不同程度地出現浮腫現象。劉亞樓心疼不已,要求院黨委把有限的副食品集中發給科技人員,其他人員包括領導幹部、政工幹部、後勤幹部,都不能享受。此舉受到聶榮臻的讚譽,號召五院長期貫徹,直到戰勝困難。

  在中央高層和劉亞樓的殷切期待中,五院眾志成城,頂住蘇聯撤走全部專家和拿走技術資料的壓力,度過了3年自然災害和國民經濟最困難的時期。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飛彈“東風一號”(仿製蘇聯P-2飛彈的近程地地飛彈)點火升空,飛上了地平線。這是中國運載工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隨後,中國飛彈工業開始由仿製轉入自行設計,處女作名為“東風二號”。

  1961年4月,劉亞樓率團赴蘇談判回國後,又馬不停蹄地參加在北戴河召開的國防工業會議。在這個會上,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格局和潛在的戰爭威脅,中共中央堅定了“兩彈(飛彈、原子彈)”上馬的決心。

  1962年2月,劉亞樓出席五院的春節招待會,滿懷期望地對在座的航天專家和科技人員說:“蘇聯專家走後,我們靠自己的力量繼續著火箭、飛彈技術事業,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要繼續前進。蘇聯有人諷刺我們,說:‘你們把飛彈造出來,我們買你們的!’聽聽,這話多氣人!大家一定要爭口氣,把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飛彈搞好。你們很快就要去發射場,我預祝你們發射成功。如果這枚飛彈試驗成功,我們在人民大會堂開慶祝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