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待到十五歲,築垣防豺狼。
意思是說,等秀賴殿下長到十五歲成人的時候,趕快加固大坂城的防衛,以防家康把城搶去。而這位秀賴如今早已長成人,年紀也已經十九歲了。如今他帶著一支與先父秀吉同樣的行列上京來了。京城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切,說不定會覺得如在觀看一場動人的戲劇一般。當人們看到兩手提著戰袍、緊跟在秀賴乘坐的轎子旁邊那個身高六尺有餘的彪形大漢清正,準會為他那赤膽忠心所感動,對清正這位大丈夫,更增添幾分敬佩之情的吧。清正這個人物,從他在世的時候起,他的名字早就成為百姓們所崇敬。就連在德川家所住的江戶城,居民們也編了個歌謠來唱他:
江戶無賴漢,碰碰也沒啥。
紅鬃烈馬(指清正的坐騎)跑,千萬別擋道。
從伏見到京城,走的是竹田官道。走到半路的時候,只見藤堂高虎和池田輝政跪在前面的道路兩旁迎接。他們雖然早已是家康的大名了,然而,他們處在這個時代和這個時期,對於上下關係的認識是多少有點模稜兩可、含混不清之處的,在他們看來,家康好象只是上司,而不是主人似的。但是,跟豐臣家之間,則是一種完完全全的主僕關係。因為這個緣故,他們對秀賴行了跪接的大禮。不過,這也僅僅是表面形式而已。他們的忠誠之心早就飛離豐臣家了。在轎子旁邊衛護著的清正,一見他們兩人,便招呼道:“請二位也一起來保駕!”
於是,這兩位原本對家康忠誠不貳的旁系大名,此刻也不得不撩起自己的戰袍,和清正一起,跟在秀賴坐轎的兩邊行進了。
秀賴的坐轎從正大門進了二條城,不久就來到了家康住處的門前。
家康早已在門口迎接。三十多個諸侯全都跪伏在門前鋪著白沙的庭院裡,等待秀賴從轎子裡走出來。
清正在轎子旁邊跪下了右膝,接著又托舉起雙手,抓住了轎廂的拉門。轎門發了嗶嗶嗶的聲音,被拉了開來。
“長得怎麼樣啦?”
這是家康當天最關心的事情。他差不多是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秀賴出來。這個完全在大坂城的深宅大院裡長大的秀吉的遺孤,在世人面前露面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這也是秀賴首次在歷史上留下了有關他的身材、風貌的記載。
秀賴從轎廂里出來了。
家康差一點叫出聲來了。面前的秀賴長得很魁偉,身高大概超過五尺八寸吧。膚色白淨,目光炯炯,是個一表堂堂的偉丈夫。他僅僅在人前這麼一站,就使人覺得,仿佛有一個發光體在向四周放射著光芒似的。秀賴魁偉的身材,完全象他的外祖父淺井長政,倘使在頭腦聰慧這一點上,也承襲了他的外祖父,那就非同小可。
家康心中暗暗地這麼琢磨。想著想著,他突然變得心境開朗起來。這情形,如果從家康所處的政治立場來說,是有點不可思議的。但是,家康是喜愛體格魁偉的年輕人的。不僅家康如此,這種愛好,可以說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的一種習性。也許正是這種習性,突然使家康變得愉快起來的吧。此刻,只見家康領頭向後廳走去。秀賴帶著清正和年歲尚輕的木村重成(秀賴乳母的兒子)作隨從,大踏步地緊跟在家康身後前行。秀賴吩咐木村重成帶了把刀。走過寬闊的長廊,穿越白書院的前方,不一會兒,一行人進入了叫作“御座間”的後廳。
家康面北就了座。
秀賴坐在朝南的與家康相對的座位上。這是一次雙方地位對等的會見。清正則坐在離秀賴身邊不到二尺的地方。今天,他偷偷地在懷裡藏了一把短刀。因為按規定,在進入客廳的時候是不許帶刀的。
由於地位是對等的,因此雙方同時向對方行了禮。稍頃,北政所——這位如今已經入了空門的法號高台院的寧寧,從裡面走了出來,坐在家康和秀賴之間,擔任著雙方的調解人的角色。從級別來看,位居從一位的高台院,是在座的人中最高的。
不一會兒,飯菜端上來了。負責上菜的是德川家的親信重臣伊賀守板倉以及永井右近、松平右衛門大夫等,他們一個個神情肅然、儀態端莊地把膳盤舉過了頭頂。秀賴按照清正的事先交代,對於連續上到面前的豪華至極的“七五三”主菜,一概不下筷子,就連酒杯也只是在嘴邊碰一碰做個樣子,一滴酒也不飲進肚子裡。會見可以說完全是個儀式,雙方都一言不發。不久,當酒過三巡的時候,清正對秀賴建議道:“殿下的母親大人諒必在大坂久等了,是否就此告辭了吧。”這時,家康才啟口說話。他用極其明快的語調說道:“說的是啊,殿下的母親大人想必在大坂等得焦急了。這就請殿下快回去稟報吧。”說完,家康便站起了身,與此同時,秀賴也站了起來。他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家康在鋪席上走著,一直把秀賴送到隔壁的廳堂里。他一邊送著,一邊抬頭瞥了一眼秀賴,用敬稱高興地說:“想不到,您已經長得這麼高大了。這是值得大慶大賀的事啊!老夫也已到了風燭殘年,今天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啦。”接著又說道:“老夫歸天之後,小兒右兵衛和堂陸介(指家康第九個兒子義直和第十個兒子賴宣)之事,還望多多關照。”
此刻,家康最寵愛的兩位公子義直和賴宣,就在面前。秀賴向他們看了一眼之後,微微一笑(直到這時候,臉部表情才有了變化)。
意思是說,等秀賴殿下長到十五歲成人的時候,趕快加固大坂城的防衛,以防家康把城搶去。而這位秀賴如今早已長成人,年紀也已經十九歲了。如今他帶著一支與先父秀吉同樣的行列上京來了。京城的百姓們目睹這一切,說不定會覺得如在觀看一場動人的戲劇一般。當人們看到兩手提著戰袍、緊跟在秀賴乘坐的轎子旁邊那個身高六尺有餘的彪形大漢清正,準會為他那赤膽忠心所感動,對清正這位大丈夫,更增添幾分敬佩之情的吧。清正這個人物,從他在世的時候起,他的名字早就成為百姓們所崇敬。就連在德川家所住的江戶城,居民們也編了個歌謠來唱他:
江戶無賴漢,碰碰也沒啥。
紅鬃烈馬(指清正的坐騎)跑,千萬別擋道。
從伏見到京城,走的是竹田官道。走到半路的時候,只見藤堂高虎和池田輝政跪在前面的道路兩旁迎接。他們雖然早已是家康的大名了,然而,他們處在這個時代和這個時期,對於上下關係的認識是多少有點模稜兩可、含混不清之處的,在他們看來,家康好象只是上司,而不是主人似的。但是,跟豐臣家之間,則是一種完完全全的主僕關係。因為這個緣故,他們對秀賴行了跪接的大禮。不過,這也僅僅是表面形式而已。他們的忠誠之心早就飛離豐臣家了。在轎子旁邊衛護著的清正,一見他們兩人,便招呼道:“請二位也一起來保駕!”
於是,這兩位原本對家康忠誠不貳的旁系大名,此刻也不得不撩起自己的戰袍,和清正一起,跟在秀賴坐轎的兩邊行進了。
秀賴的坐轎從正大門進了二條城,不久就來到了家康住處的門前。
家康早已在門口迎接。三十多個諸侯全都跪伏在門前鋪著白沙的庭院裡,等待秀賴從轎子裡走出來。
清正在轎子旁邊跪下了右膝,接著又托舉起雙手,抓住了轎廂的拉門。轎門發了嗶嗶嗶的聲音,被拉了開來。
“長得怎麼樣啦?”
這是家康當天最關心的事情。他差不多是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秀賴出來。這個完全在大坂城的深宅大院裡長大的秀吉的遺孤,在世人面前露面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這也是秀賴首次在歷史上留下了有關他的身材、風貌的記載。
秀賴從轎廂里出來了。
家康差一點叫出聲來了。面前的秀賴長得很魁偉,身高大概超過五尺八寸吧。膚色白淨,目光炯炯,是個一表堂堂的偉丈夫。他僅僅在人前這麼一站,就使人覺得,仿佛有一個發光體在向四周放射著光芒似的。秀賴魁偉的身材,完全象他的外祖父淺井長政,倘使在頭腦聰慧這一點上,也承襲了他的外祖父,那就非同小可。
家康心中暗暗地這麼琢磨。想著想著,他突然變得心境開朗起來。這情形,如果從家康所處的政治立場來說,是有點不可思議的。但是,家康是喜愛體格魁偉的年輕人的。不僅家康如此,這種愛好,可以說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的一種習性。也許正是這種習性,突然使家康變得愉快起來的吧。此刻,只見家康領頭向後廳走去。秀賴帶著清正和年歲尚輕的木村重成(秀賴乳母的兒子)作隨從,大踏步地緊跟在家康身後前行。秀賴吩咐木村重成帶了把刀。走過寬闊的長廊,穿越白書院的前方,不一會兒,一行人進入了叫作“御座間”的後廳。
家康面北就了座。
秀賴坐在朝南的與家康相對的座位上。這是一次雙方地位對等的會見。清正則坐在離秀賴身邊不到二尺的地方。今天,他偷偷地在懷裡藏了一把短刀。因為按規定,在進入客廳的時候是不許帶刀的。
由於地位是對等的,因此雙方同時向對方行了禮。稍頃,北政所——這位如今已經入了空門的法號高台院的寧寧,從裡面走了出來,坐在家康和秀賴之間,擔任著雙方的調解人的角色。從級別來看,位居從一位的高台院,是在座的人中最高的。
不一會兒,飯菜端上來了。負責上菜的是德川家的親信重臣伊賀守板倉以及永井右近、松平右衛門大夫等,他們一個個神情肅然、儀態端莊地把膳盤舉過了頭頂。秀賴按照清正的事先交代,對於連續上到面前的豪華至極的“七五三”主菜,一概不下筷子,就連酒杯也只是在嘴邊碰一碰做個樣子,一滴酒也不飲進肚子裡。會見可以說完全是個儀式,雙方都一言不發。不久,當酒過三巡的時候,清正對秀賴建議道:“殿下的母親大人諒必在大坂久等了,是否就此告辭了吧。”這時,家康才啟口說話。他用極其明快的語調說道:“說的是啊,殿下的母親大人想必在大坂等得焦急了。這就請殿下快回去稟報吧。”說完,家康便站起了身,與此同時,秀賴也站了起來。他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家康在鋪席上走著,一直把秀賴送到隔壁的廳堂里。他一邊送著,一邊抬頭瞥了一眼秀賴,用敬稱高興地說:“想不到,您已經長得這麼高大了。這是值得大慶大賀的事啊!老夫也已到了風燭殘年,今天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啦。”接著又說道:“老夫歸天之後,小兒右兵衛和堂陸介(指家康第九個兒子義直和第十個兒子賴宣)之事,還望多多關照。”
此刻,家康最寵愛的兩位公子義直和賴宣,就在面前。秀賴向他們看了一眼之後,微微一笑(直到這時候,臉部表情才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