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頁
如此一來,不管荀彧有多盡忠職守,站在皇室的角度,世家大族是喝著皇室的血壯大的,而世家也絕不希望皇室重新坐大。所以只要荀彧代表潁川荀氏,他就必然站在皇室的對立面,無論他內心想法如何。
但是荀彧對曹操呢?雖然把家族的命運賭在了曹操身上,但荀彧也並非對曹操的所有政策都完全擁護。事實上,當曹操開始和荊州劉琮一樣削弱世家大族,“整齊風俗”、“惟才是舉”、“重豪強兼併之法”後,荀彧就意識到,曹操絕不會帶領世家大族重走老路,因為曹操是個很強勢的人,最為關鍵的,曹操有堅守想法的能力。
實際上荀彧和曹操的關係,也絕非君臣那麼簡單,荀彧最早投奔袁紹,到後來轉投曹操,並不僅僅因為曹操能力勝過袁紹,而是袁紹起家的班底,以河北的豪強大家為主,即使袁紹獲勝,潁川荀氏在門閥中的地位並沒有很大的提升,相反可能會被袁紹更為倚仗的河北世家門閥壓制,比如袁紹帳下同樣出自潁川的郭圖、辛評,地位就不如出自河北的審配、田豐。
當天下群雄並起,諸侯紛亂之時,荀彧或許還能夠盡心竭力地為曹操出謀劃策,但當各路諸侯紛紛隕落,曹操逐漸對世家大族顯示出其強硬的一面後,荀彧還可能會像從前一樣嗎?
此次曹操北伐劉備,將潁川和陳留的許多大族都遷往鄴城,與其說是對世家大族的保護,毋寧說是另一種防範。
在荀彧看來,荊州劉琮雖然也在打壓世家大族,但手段非常隱蔽,除非有人跳出來造反,否則一般是不見血的。比如荊州新政之中,最可怕的一點,便是大力推廣普及教育。
世家大族之所以會成為皇權必須倚重的階層,除了經濟因素之外,便是因為世家大族對教育的重視。這一點和那些依仗武力趁勢而起、敗也速焉的豪強有著本質的不同。
皇權統治離不開世家大族,正是因為世家大族重教育、出人才。可當這種對知識的壟斷一旦打破,再加上官員選拔制度的破壞,對於世家大族的傷害,就是非常致命的了。這就是荀彧現在痛苦的根源。他不傷心於天子駕崩,皇權衰落,傷心的是在這個亂世之中,看到的是世家大族的末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
來時正是春,今又逢春。望著迷濛雨絲,劉琮卻不經意地回想起興平二年初春的那個傍晚。
那天他和新任的侍衛魏延在酒肆品著渾濁的酒水,聽著一牆之隔的議論,在回牧守府的路上,他失足滑倒後的窘相。
是不是從那天起,自己就已經決心改變什麼了?劉琮現在回想起來,卻不怎麼確定了。也許在每個三國迷的心中,都藏著這樣一個夢吧?自己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改變了個人的命運,不幸的是改變不了這條河流的方向。
他從來不是個特別有野心的人。對於劉琮,或者對於那個現在想起來已經有些陌生的名字——劉聰,在這個亂世中活下去,保護自己的家人、朋友,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是推動他一路走來的動力,也是他踏上這條血與火、劍與犁之路的初心。
春寒料峭,劉琮的步伐卻始終不緊不慢。他急什麼呢?自去年冬天攻破許都,繼克陳留之後,經過了兩個月的休整,荊州軍比之以前更加強大,更加鬥志昂揚。
西路軍在趙雲、龐統的率領下已攻克洛陽,鍾繇被俘,目前已分兵兩路,一路由張繡率領,北上并州。另一路則由趙雲親自率領,正往牧野進攻。按照計劃將鄴城外與劉琮所領大軍會合。
而周瑜率領的東路軍已占領東郡,正沿黃河橫掃青州之東平、濟南等城池。前鋒黃蓋、凌操等在陳武的率領下已與臧霸等青徐豪強數度交手,屢次將敵軍打得潰不成軍。
相比之下,劉備的處境更為窘迫。在丟了信都之後,平原、南皮以及真定、安邦等城皆被曹軍所破,守軍大多潰散。而劉備在平定了幽州殘餘的袁譚所部之後,率兵進駐范陽。在河間、渤海與曹軍交鋒失利後,只能退回范陽死守。
幽州貧瘠之地,人口和糧食皆難以養兵,而劉軍雖然在和曹軍的戰鬥中屢次慘敗,但目前仍有七萬餘眾。若不是并州的糧草,恐怕早就支持不下去了。
由於幽州吃緊而鄴城防範嚴密,張飛便未曾進攻鄴城,退回壺關之後,領兵往范陽與劉備會合。如此一來,荀彧的壓力便稍稍減輕了一些。
在荊州軍休整之時,曹操也沒有將鄴城置之不顧。他先後派回了夏侯惇等將南下增援,以守濮陽、黎陽等地。
陳留失守,曹洪、夏侯淵以及李典等將戰死,數萬人馬僅有三五千倖免,給曹操的打擊是很非常巨大的。
南守北攻的戰略破產,對曹操而言等若被逼到了死角。當初許都被荊州軍攻破之時,可以說還有點故意放水的意思,可陳留失守,意味豫州、兗州這兩塊根基之地,也落入了劉琮的手中。
曹操很早之前就已經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劉琮與劉備的結盟,不過是形勢使然,甚至是劉琮故意為之。他給自己製造了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對手,逼迫自己也逼迫劉備互相消耗。
當初在放棄許都之後,曹操曾派人試探過劉備,看是否有罷兵言和,共同對付劉琮的可能。不過卻被劉備所拒絕了。
但是荀彧對曹操呢?雖然把家族的命運賭在了曹操身上,但荀彧也並非對曹操的所有政策都完全擁護。事實上,當曹操開始和荊州劉琮一樣削弱世家大族,“整齊風俗”、“惟才是舉”、“重豪強兼併之法”後,荀彧就意識到,曹操絕不會帶領世家大族重走老路,因為曹操是個很強勢的人,最為關鍵的,曹操有堅守想法的能力。
實際上荀彧和曹操的關係,也絕非君臣那麼簡單,荀彧最早投奔袁紹,到後來轉投曹操,並不僅僅因為曹操能力勝過袁紹,而是袁紹起家的班底,以河北的豪強大家為主,即使袁紹獲勝,潁川荀氏在門閥中的地位並沒有很大的提升,相反可能會被袁紹更為倚仗的河北世家門閥壓制,比如袁紹帳下同樣出自潁川的郭圖、辛評,地位就不如出自河北的審配、田豐。
當天下群雄並起,諸侯紛亂之時,荀彧或許還能夠盡心竭力地為曹操出謀劃策,但當各路諸侯紛紛隕落,曹操逐漸對世家大族顯示出其強硬的一面後,荀彧還可能會像從前一樣嗎?
此次曹操北伐劉備,將潁川和陳留的許多大族都遷往鄴城,與其說是對世家大族的保護,毋寧說是另一種防範。
在荀彧看來,荊州劉琮雖然也在打壓世家大族,但手段非常隱蔽,除非有人跳出來造反,否則一般是不見血的。比如荊州新政之中,最可怕的一點,便是大力推廣普及教育。
世家大族之所以會成為皇權必須倚重的階層,除了經濟因素之外,便是因為世家大族對教育的重視。這一點和那些依仗武力趁勢而起、敗也速焉的豪強有著本質的不同。
皇權統治離不開世家大族,正是因為世家大族重教育、出人才。可當這種對知識的壟斷一旦打破,再加上官員選拔制度的破壞,對於世家大族的傷害,就是非常致命的了。這就是荀彧現在痛苦的根源。他不傷心於天子駕崩,皇權衰落,傷心的是在這個亂世之中,看到的是世家大族的末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
來時正是春,今又逢春。望著迷濛雨絲,劉琮卻不經意地回想起興平二年初春的那個傍晚。
那天他和新任的侍衛魏延在酒肆品著渾濁的酒水,聽著一牆之隔的議論,在回牧守府的路上,他失足滑倒後的窘相。
是不是從那天起,自己就已經決心改變什麼了?劉琮現在回想起來,卻不怎麼確定了。也許在每個三國迷的心中,都藏著這樣一個夢吧?自己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改變了個人的命運,不幸的是改變不了這條河流的方向。
他從來不是個特別有野心的人。對於劉琮,或者對於那個現在想起來已經有些陌生的名字——劉聰,在這個亂世中活下去,保護自己的家人、朋友,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是推動他一路走來的動力,也是他踏上這條血與火、劍與犁之路的初心。
春寒料峭,劉琮的步伐卻始終不緊不慢。他急什麼呢?自去年冬天攻破許都,繼克陳留之後,經過了兩個月的休整,荊州軍比之以前更加強大,更加鬥志昂揚。
西路軍在趙雲、龐統的率領下已攻克洛陽,鍾繇被俘,目前已分兵兩路,一路由張繡率領,北上并州。另一路則由趙雲親自率領,正往牧野進攻。按照計劃將鄴城外與劉琮所領大軍會合。
而周瑜率領的東路軍已占領東郡,正沿黃河橫掃青州之東平、濟南等城池。前鋒黃蓋、凌操等在陳武的率領下已與臧霸等青徐豪強數度交手,屢次將敵軍打得潰不成軍。
相比之下,劉備的處境更為窘迫。在丟了信都之後,平原、南皮以及真定、安邦等城皆被曹軍所破,守軍大多潰散。而劉備在平定了幽州殘餘的袁譚所部之後,率兵進駐范陽。在河間、渤海與曹軍交鋒失利後,只能退回范陽死守。
幽州貧瘠之地,人口和糧食皆難以養兵,而劉軍雖然在和曹軍的戰鬥中屢次慘敗,但目前仍有七萬餘眾。若不是并州的糧草,恐怕早就支持不下去了。
由於幽州吃緊而鄴城防範嚴密,張飛便未曾進攻鄴城,退回壺關之後,領兵往范陽與劉備會合。如此一來,荀彧的壓力便稍稍減輕了一些。
在荊州軍休整之時,曹操也沒有將鄴城置之不顧。他先後派回了夏侯惇等將南下增援,以守濮陽、黎陽等地。
陳留失守,曹洪、夏侯淵以及李典等將戰死,數萬人馬僅有三五千倖免,給曹操的打擊是很非常巨大的。
南守北攻的戰略破產,對曹操而言等若被逼到了死角。當初許都被荊州軍攻破之時,可以說還有點故意放水的意思,可陳留失守,意味豫州、兗州這兩塊根基之地,也落入了劉琮的手中。
曹操很早之前就已經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劉琮與劉備的結盟,不過是形勢使然,甚至是劉琮故意為之。他給自己製造了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對手,逼迫自己也逼迫劉備互相消耗。
當初在放棄許都之後,曹操曾派人試探過劉備,看是否有罷兵言和,共同對付劉琮的可能。不過卻被劉備所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