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在屋裡,對弈者聽到殷君在外說道:“原來是張大帥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張燕回答道:“二公子不必多禮,敢問尊兄可在。”
殷君道:“屋裡請。”隨即領著張燕、孫輕、王當三日進門。
任紅昌和何秀禮貌性地站起身,往門口來接應。坐下來說了幾句寒暄話,張燕便將王當略作了一番介紹後,便將他們二人所經歷的事向任紅昌問起。
任紅昌耐性聽他說完,隨後又與何秀對弈,她口中便道:“原來如此,看來又有人在忻州城裡作怪,此舉倒和上次是如出一轍。不過將軍既然已有前車之鑑,又何必下問於小人?”
王當見任紅昌一面和張燕說話,一面竟和下人下棋,心中好生惱怒,正要發作,卻見孫輕朝他使了個眼色,只好忍住心中不快。
張燕拱手道:“張燕愚鈍,雖然二度中計,卻不知如何破解其中玄奧,還望先生賜教。”
任紅昌又和何秀走了三五顆子,這才緩緩回答道:“既然孫將軍執意要聽下民愚見,那小民還是用四字以報將軍下問:安內、平外。”
張燕深施一禮,詢問道:“敢聞先生詳加點撥。”
任紅昌只是淡然一笑:“既然此刻在場的二位,皆是將軍心腹之人,那小民倒是不妨直說。不過,只怕說出來後,將軍不能依小民之見行事罷了。不僅如此,小民說出這些話來,恐怕還有性命之危。”
張燕想起上次任紅昌談六勢之論時,也先聲明自己必定惱怒,如今卻又聽到她有這類話,而且更加嚴重,當下便和孫輕、王當交換了一個眼色。
由於王當本對這任紅昌沒甚麼好感,但還見她賣關子,便更加焦躁,只聽王當說道:“先生,我大哥和二哥將你待如上賓,你為何還這般瞻前顧後,有甚麼話就直說,何必遮遮掩掩?”
張燕忙道:“三弟,不得無禮,任先生既然如此說,想必真是有難言之隱,我等不可勉強。只是,若說先生有性命之危,張燕卻不敢苟同。”
任紅昌一面走棋,一面說道:“當然,在并州之地,張將軍要活區區在下,即便小民有心去死,恐怕還真不能如願。但若是將軍要殺小民,只怕是神仙也救不了我了。”
張、孫、王三兄弟俱是一驚,面面相覷了好大一會。
張燕疑問道:“先生所指的性命之危可是:要殺先生之人,乃是張某人?”
任紅昌笑道:“正是。”
三人聽了,哈哈大笑。
張燕又說:“先生,為何說張燕要對先生不利?”
任紅昌並不回頭,只專心與何秀對弈。此刻,任、何兩人,一白一黑,在棋盤的左下角爭邊,你來我往地貼子對壘,互相廝殺,棋面也是相當激烈,一時還勝負未分。
任紅昌淡然道:“張將軍光明磊落,行事寬宏大量,為人剛正不阿。說忠言者雖輕必賞,進讒言者雖淺必誅。紅昌若進讒言,如何能保性命?”
張燕拱手道:“先生對張某人恩若父母,何敢有絲毫不敬,張燕又怎敢圖先生性命?莫非……”
任紅昌接口道:“不錯,安內平外之計,實為讒言,只是卻能解當下之所急,能圖黑山軍日後之輝煌。”
張燕鄭重行了一禮,隨後將腰間佩刀解下,輕輕擱在任紅昌腳下,說道:“願聞先生高見,倘若張某敢對先生稍有不利,願請二公子在此處,持此刀,將張燕首級取下。”
任紅昌將本要放置在棋盤右上,拖離左下戰線的白子重新丟入棋壺中。她隨即從棋盤前站起,俯身對張燕說道:“張將軍雖然一片誠意,卻也救我不得。不過,士為知己者死,將軍若能依在下之言,紅昌日後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張燕大喜,亦站起身來,將任紅昌雙臂扶住,激動地說道:“此話當真?”
任紅昌道:“決無翻悔。”
何秀與殷君對望一眼,眼中儘是疑竇。
張燕忙道:“先生,有妙計但說無妨,張燕若能做到,必依先生之計。”
任紅昌道:“實不相瞞,安內方才能平外,內若不定,外難染指。即便是將軍得到眾首領一致支持,退出晉陽,也難成大業。但若安定百萬黑山大軍,悉數尊聽將軍調度,其所到之處,必將掛上‘張’字旗,天下無人能擋。”
任紅昌說到這裡,哀嘆一聲:“不過,平內之計,必先除掉黑山眾首領。明日會晤之時,可使孫、王二位將軍率軍把守城門,而大帥埋伏三百勇士於帳外,待各部首領至,大帥以擲杯為號,三百勇士齊時殺出,以除各部首領。自此之後,黑山百萬大軍,悉聽歸將軍所有,莫說河北之地,天下可定也。”
“這……”
“怎麼……”
張、孫、王三兄弟聽後,大驚失色,默然無語。
過了良久,王當說道:“先生言之有理,大哥,依先生之計罷。以大哥的聲望,自此之後,黑山百萬弟兄,哪個敢有不從?”
孫輕也勸道:“大哥,此的確是千載難逢的絕好時機,倘若錯過,悔之晚矣。”
張燕仰天深嘆一聲,他眼睛一閉,久久難以睜開。
張燕回答道:“二公子不必多禮,敢問尊兄可在。”
殷君道:“屋裡請。”隨即領著張燕、孫輕、王當三日進門。
任紅昌和何秀禮貌性地站起身,往門口來接應。坐下來說了幾句寒暄話,張燕便將王當略作了一番介紹後,便將他們二人所經歷的事向任紅昌問起。
任紅昌耐性聽他說完,隨後又與何秀對弈,她口中便道:“原來如此,看來又有人在忻州城裡作怪,此舉倒和上次是如出一轍。不過將軍既然已有前車之鑑,又何必下問於小人?”
王當見任紅昌一面和張燕說話,一面竟和下人下棋,心中好生惱怒,正要發作,卻見孫輕朝他使了個眼色,只好忍住心中不快。
張燕拱手道:“張燕愚鈍,雖然二度中計,卻不知如何破解其中玄奧,還望先生賜教。”
任紅昌又和何秀走了三五顆子,這才緩緩回答道:“既然孫將軍執意要聽下民愚見,那小民還是用四字以報將軍下問:安內、平外。”
張燕深施一禮,詢問道:“敢聞先生詳加點撥。”
任紅昌只是淡然一笑:“既然此刻在場的二位,皆是將軍心腹之人,那小民倒是不妨直說。不過,只怕說出來後,將軍不能依小民之見行事罷了。不僅如此,小民說出這些話來,恐怕還有性命之危。”
張燕想起上次任紅昌談六勢之論時,也先聲明自己必定惱怒,如今卻又聽到她有這類話,而且更加嚴重,當下便和孫輕、王當交換了一個眼色。
由於王當本對這任紅昌沒甚麼好感,但還見她賣關子,便更加焦躁,只聽王當說道:“先生,我大哥和二哥將你待如上賓,你為何還這般瞻前顧後,有甚麼話就直說,何必遮遮掩掩?”
張燕忙道:“三弟,不得無禮,任先生既然如此說,想必真是有難言之隱,我等不可勉強。只是,若說先生有性命之危,張燕卻不敢苟同。”
任紅昌一面走棋,一面說道:“當然,在并州之地,張將軍要活區區在下,即便小民有心去死,恐怕還真不能如願。但若是將軍要殺小民,只怕是神仙也救不了我了。”
張、孫、王三兄弟俱是一驚,面面相覷了好大一會。
張燕疑問道:“先生所指的性命之危可是:要殺先生之人,乃是張某人?”
任紅昌笑道:“正是。”
三人聽了,哈哈大笑。
張燕又說:“先生,為何說張燕要對先生不利?”
任紅昌並不回頭,只專心與何秀對弈。此刻,任、何兩人,一白一黑,在棋盤的左下角爭邊,你來我往地貼子對壘,互相廝殺,棋面也是相當激烈,一時還勝負未分。
任紅昌淡然道:“張將軍光明磊落,行事寬宏大量,為人剛正不阿。說忠言者雖輕必賞,進讒言者雖淺必誅。紅昌若進讒言,如何能保性命?”
張燕拱手道:“先生對張某人恩若父母,何敢有絲毫不敬,張燕又怎敢圖先生性命?莫非……”
任紅昌接口道:“不錯,安內平外之計,實為讒言,只是卻能解當下之所急,能圖黑山軍日後之輝煌。”
張燕鄭重行了一禮,隨後將腰間佩刀解下,輕輕擱在任紅昌腳下,說道:“願聞先生高見,倘若張某敢對先生稍有不利,願請二公子在此處,持此刀,將張燕首級取下。”
任紅昌將本要放置在棋盤右上,拖離左下戰線的白子重新丟入棋壺中。她隨即從棋盤前站起,俯身對張燕說道:“張將軍雖然一片誠意,卻也救我不得。不過,士為知己者死,將軍若能依在下之言,紅昌日後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張燕大喜,亦站起身來,將任紅昌雙臂扶住,激動地說道:“此話當真?”
任紅昌道:“決無翻悔。”
何秀與殷君對望一眼,眼中儘是疑竇。
張燕忙道:“先生,有妙計但說無妨,張燕若能做到,必依先生之計。”
任紅昌道:“實不相瞞,安內方才能平外,內若不定,外難染指。即便是將軍得到眾首領一致支持,退出晉陽,也難成大業。但若安定百萬黑山大軍,悉數尊聽將軍調度,其所到之處,必將掛上‘張’字旗,天下無人能擋。”
任紅昌說到這裡,哀嘆一聲:“不過,平內之計,必先除掉黑山眾首領。明日會晤之時,可使孫、王二位將軍率軍把守城門,而大帥埋伏三百勇士於帳外,待各部首領至,大帥以擲杯為號,三百勇士齊時殺出,以除各部首領。自此之後,黑山百萬大軍,悉聽歸將軍所有,莫說河北之地,天下可定也。”
“這……”
“怎麼……”
張、孫、王三兄弟聽後,大驚失色,默然無語。
過了良久,王當說道:“先生言之有理,大哥,依先生之計罷。以大哥的聲望,自此之後,黑山百萬弟兄,哪個敢有不從?”
孫輕也勸道:“大哥,此的確是千載難逢的絕好時機,倘若錯過,悔之晚矣。”
張燕仰天深嘆一聲,他眼睛一閉,久久難以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