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何秀在她臨行前,又低聲告誡道:“你回酒肆便連喝三壺烈酒,喝到七八分醉。”
殷君道:“你可真體恤人。”
何秀道:“你早間大嚷著要出去喝酒,喝了這兩三個時辰,還不喝出點樣子來,豈不叫韋達疑心。”
殷君點頭,莞爾一笑:“那我就勉為其難罷。不過,孫輕那邊也有不少人見過你,小心為上。”
“知道了。”何秀換好這套行頭,雖覺得重了些,但勉強可行。於是帶著給孫輕的信件,溜達到軍營中去。
一路上,他又重新理會了一遍全部信件的內容。信分為各類,一類是忠於張燕,但又不支持撤守太行山的首領,寫密信給支持張燕撤出晉陽的首領,大意為:眾人勸盟主不動,疑將陰殺任先生,以此而斷盟主臂膀,請轉達盟主,小心提防,匿名;一類為意見搖擺的首領,給另外意見不置可否的首領,大意為:忻州風雲詭譎,不可久留,宜速速撤軍而去,相約今晚戌時一刻,東城門外與兄會合,於毒、郭大賢告上;一類為不支持撤退的首領寫給其他不支持撤退的首領,大意為:上黨、晉陽之地,乃黑山眾弟兄捨命而奪,據為根本,盟主若棄,必後患無窮。孫輕門客任氏狂徒,蠱惑盟主,宜當殺之,如此可助盟主決斷,我等亦好抽身而去。相約戌時某帳中議事,某某告上;另一封則是不支持撤退的王當,給孫輕的信件,大意說是:疑為城內仍有袁軍細作為亂,今夜某時某刻,在何處何地相聚,義兄應閉城門數日,逐一盤查,將奸細一網打盡。王當密報。
如此往復,第一類信件匿名;第二類信件署名於毒、郭大賢,但卻又給於毒、郭大賢送去了相同的信件,但卻說是次日卯時再行。第三類信件則是相互告知,比如甲告之乙,相約於丙營;乙告之丙,相約於丁營;丙告知丁,相約於戊營;丁告之戊,相約於甲營;戊告丁甲,相約於乙營。這樣一來,誰在當晚都難以碰頭。至於何秀當前手上給孫輕的信件,署名為王當。而給王當的信,又早被殷君以孫輕的名義送去,聲稱為:疑為城內黑山軍某部為袁軍內應,雖暫無證據,卻不得不防,義弟當領本部探馬與孫輕相約何時何處巡街,但有異常,則暗中觀測,以免打草驚蛇。孫輕。
這樣一來,駐紮在忻州城內的黑山各部,可能就會陷入混亂。又因為這些首領都是五大三粗的草莽之人,沒幾個讀書識字的,都是帳下文書主薄收送書信,方才能將消息轉達。如此,字跡的破綻就不易被發覺,眾首領也就容易再次被信使牽著鼻子走。
何秀將手中的信件交給孫輕轅門衛後,見轅門衛以一種似曾相識的眼色盯住自己。何秀生怕對方認出,便勾著那轅門衛的肩膀,將他拉到暗處,又塞給他幾兩碎銀子,並說道:“此事十分要緊,必等孫將軍歸來,親付其手,就說我是王當將軍派來的信使,切記,切記。”
那轅門衛見他識相,又收了錢財,因此不敢多疑,只道:“兄台放心,我自會照辦。”
何秀辭了轅門衛,又轉了個圈兒,立即趕回居所,將衣甲收好,換上白裳,再回到了酒肆里。此刻已是正午時分,殷君和任紅昌也喝到臉色微紅。三人這才下樓上車,在十四騎的追隨下,打道回府。因為往常時候,三人也常在酒肆坐上幾個時辰,因此韋達等人倒也習以為常,並不為怪。
當晚,忻州城內,六道城門緊閉,孫輕、王當皆領著快馬巡邏,但見眾多不支持放棄晉陽的首領相互走動,又見有人準備帶領人馬不辭而別,兩人都是大驚失色,各自來向張燕稟報。
孫輕王當幾乎是同時來到盟主府邸,兩人相見,才知彼此送信是假。但這個怪事又讓他們開始懷疑:這忻州城裡,莫非真有袁軍奸細?
第026章:【貂蟬終於脫完殼了】結局
張燕、王當、孫輕三人相見,正在納悶之時,張燕估計不僅是孫、王二人接到假信,就是其他各部的首領也會如此。想到這裡,他就要派人連夜去叫各路黑山首領前來商會,但孫輕卻制止道:“大哥,你難道忘了上回袁軍奸細是如何利用信使攪亂視聽,以至眾人勞師動眾,相聚晉陽麼?”
張燕道:“若不澄清,估計眾人還有得亂。”
孫輕道:“若是之前,我也不會制止大哥,但此刻再派人過去,別人倒容易把真的當成假的,這樣就會越來越亂了。”
張燕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也不錯,那該如何是好?總不能什麼事都不做,讓他們各自亂來罷。我還是親自去一趟,眾人必定不疑。”
孫輕又道:“大哥,我看還是等等吧,興許我們內部,真的就有袁軍內應,你這一去,恐怕會落入圈套。”孫輕又沉吟了一番,忽然靈光一顯,他還未開口,張燕也似有所悟,兩人同時想起一個人來:“任先生。”
當下,張燕帶領一些隨從,即刻快馬趕往任紅昌住所。
聽到馬蹄聲起,何秀便道:“看來混亂之計已成,大姐,這是最後一步,靠你了。”
任紅昌道:“把棋盤擺上,我們一面下棋,一面迎接張大帥。”
何秀依言行事,陪任紅昌在室內下棋,正彼此走了三子,就聽到院子內駐馬之聲響起,殷君則去屋外迎接。
殷君道:“你可真體恤人。”
何秀道:“你早間大嚷著要出去喝酒,喝了這兩三個時辰,還不喝出點樣子來,豈不叫韋達疑心。”
殷君點頭,莞爾一笑:“那我就勉為其難罷。不過,孫輕那邊也有不少人見過你,小心為上。”
“知道了。”何秀換好這套行頭,雖覺得重了些,但勉強可行。於是帶著給孫輕的信件,溜達到軍營中去。
一路上,他又重新理會了一遍全部信件的內容。信分為各類,一類是忠於張燕,但又不支持撤守太行山的首領,寫密信給支持張燕撤出晉陽的首領,大意為:眾人勸盟主不動,疑將陰殺任先生,以此而斷盟主臂膀,請轉達盟主,小心提防,匿名;一類為意見搖擺的首領,給另外意見不置可否的首領,大意為:忻州風雲詭譎,不可久留,宜速速撤軍而去,相約今晚戌時一刻,東城門外與兄會合,於毒、郭大賢告上;一類為不支持撤退的首領寫給其他不支持撤退的首領,大意為:上黨、晉陽之地,乃黑山眾弟兄捨命而奪,據為根本,盟主若棄,必後患無窮。孫輕門客任氏狂徒,蠱惑盟主,宜當殺之,如此可助盟主決斷,我等亦好抽身而去。相約戌時某帳中議事,某某告上;另一封則是不支持撤退的王當,給孫輕的信件,大意說是:疑為城內仍有袁軍細作為亂,今夜某時某刻,在何處何地相聚,義兄應閉城門數日,逐一盤查,將奸細一網打盡。王當密報。
如此往復,第一類信件匿名;第二類信件署名於毒、郭大賢,但卻又給於毒、郭大賢送去了相同的信件,但卻說是次日卯時再行。第三類信件則是相互告知,比如甲告之乙,相約於丙營;乙告之丙,相約於丁營;丙告知丁,相約於戊營;丁告之戊,相約於甲營;戊告丁甲,相約於乙營。這樣一來,誰在當晚都難以碰頭。至於何秀當前手上給孫輕的信件,署名為王當。而給王當的信,又早被殷君以孫輕的名義送去,聲稱為:疑為城內黑山軍某部為袁軍內應,雖暫無證據,卻不得不防,義弟當領本部探馬與孫輕相約何時何處巡街,但有異常,則暗中觀測,以免打草驚蛇。孫輕。
這樣一來,駐紮在忻州城內的黑山各部,可能就會陷入混亂。又因為這些首領都是五大三粗的草莽之人,沒幾個讀書識字的,都是帳下文書主薄收送書信,方才能將消息轉達。如此,字跡的破綻就不易被發覺,眾首領也就容易再次被信使牽著鼻子走。
何秀將手中的信件交給孫輕轅門衛後,見轅門衛以一種似曾相識的眼色盯住自己。何秀生怕對方認出,便勾著那轅門衛的肩膀,將他拉到暗處,又塞給他幾兩碎銀子,並說道:“此事十分要緊,必等孫將軍歸來,親付其手,就說我是王當將軍派來的信使,切記,切記。”
那轅門衛見他識相,又收了錢財,因此不敢多疑,只道:“兄台放心,我自會照辦。”
何秀辭了轅門衛,又轉了個圈兒,立即趕回居所,將衣甲收好,換上白裳,再回到了酒肆里。此刻已是正午時分,殷君和任紅昌也喝到臉色微紅。三人這才下樓上車,在十四騎的追隨下,打道回府。因為往常時候,三人也常在酒肆坐上幾個時辰,因此韋達等人倒也習以為常,並不為怪。
當晚,忻州城內,六道城門緊閉,孫輕、王當皆領著快馬巡邏,但見眾多不支持放棄晉陽的首領相互走動,又見有人準備帶領人馬不辭而別,兩人都是大驚失色,各自來向張燕稟報。
孫輕王當幾乎是同時來到盟主府邸,兩人相見,才知彼此送信是假。但這個怪事又讓他們開始懷疑:這忻州城裡,莫非真有袁軍奸細?
第026章:【貂蟬終於脫完殼了】結局
張燕、王當、孫輕三人相見,正在納悶之時,張燕估計不僅是孫、王二人接到假信,就是其他各部的首領也會如此。想到這裡,他就要派人連夜去叫各路黑山首領前來商會,但孫輕卻制止道:“大哥,你難道忘了上回袁軍奸細是如何利用信使攪亂視聽,以至眾人勞師動眾,相聚晉陽麼?”
張燕道:“若不澄清,估計眾人還有得亂。”
孫輕道:“若是之前,我也不會制止大哥,但此刻再派人過去,別人倒容易把真的當成假的,這樣就會越來越亂了。”
張燕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也不錯,那該如何是好?總不能什麼事都不做,讓他們各自亂來罷。我還是親自去一趟,眾人必定不疑。”
孫輕又道:“大哥,我看還是等等吧,興許我們內部,真的就有袁軍內應,你這一去,恐怕會落入圈套。”孫輕又沉吟了一番,忽然靈光一顯,他還未開口,張燕也似有所悟,兩人同時想起一個人來:“任先生。”
當下,張燕帶領一些隨從,即刻快馬趕往任紅昌住所。
聽到馬蹄聲起,何秀便道:“看來混亂之計已成,大姐,這是最後一步,靠你了。”
任紅昌道:“把棋盤擺上,我們一面下棋,一面迎接張大帥。”
何秀依言行事,陪任紅昌在室內下棋,正彼此走了三子,就聽到院子內駐馬之聲響起,殷君則去屋外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