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說,吉米,你好好聽著,”蘿拉·厄恩斯特說:“要緊的是別勞累過度。要記往,在軸心這兒含氧量仍然很低。”

  吉米開始慢慢地蹬起腳踏板來。飛機螺旋槳的葉片很寬,看上去非常脆弱,經不起碰撞——它也像機翼那樣,在精巧纖細的骨架上象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薄膜。葉片開始轉動,轉了幾圈以後,就變得完全看不見了,“蠟蜒號”向空中飛去。

  “它好操縱嗎?”諾頓通過報話器能問道。

  “靈敏度好,穩定性差。不過,我知道毛病出在什麼地方——沒有重力。

  下降-公里就會好得多。”

  “等一等——下降安全嗎?”

  他充滿信心地回答說:“我能毫無困難進入十分之一的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區域,在比較稠密的空氣里,`蜻蜓號’會飛得更輕鬆。”

  “蜻蜓號”從容不迫地在空中一邊盤旋,一邊沿阿爾法階梯的大致走向,朝平原飄蕩過去。

  他很快就發現,在較低的高度上,“蜻蜓號”更易操縱些。吉米駕駛著“蜻蜓號”兜了幾個大圓圈,隨後又再次爬高,這時,他發現,使這輕如薄紗的飛機平穩降落,並不是大有把握的事情。

  “要不要扔給你一根繩子?“諾頓半真半假地問他。

  “用不著,隊長。我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到了那一頭,可沒人來幫我忙呀!”

  吉米坐在那兒想了一會,隨後他驅動“蜻蜓號”,讓它朝觳形中心方向挪動。當離中心還有五米遠,飛行器仍在緩慢向前移動的時候,吉米暮地一下離開了它,依靠慣性飄向中心所設置的的安全網,抓住了靠他最近的一根繩子,隨後轉過身來,用雙手及時抓住了向他飄過來的飛行器。他這一手麻利快捷,贏得一片喝采聲。

  我現在知道應該怎麼辦了。我要帶一根20米的繩子,繩子裝一個粘性彈,這佯,我要在什麼地方停靠,就可在什麼地方停靠了。”

  “把手腕伸出來,吉米,”醫生命令他說:“往這口袋裡吹氣。我還要抽取你的血樣。你呼吸發生過困難沒有?”

  “在這個高度上才覺得困難。嗨,你抽血幹什麼?’“查血糖含量,這樣我才能測出你消耗了多少能量,我們必須確保你有足夠的能力以完成這次任務。”

  吉米跟著主任軍醫走到過渡艙那邊,又回過頭來對夥伴們招呼了一下:“請別摸它!誰也不能用拳頭去捅機翼。”

  “吉米,這件事由我來負責,”隊長答應說;“全體人,包括我自己在內,誰也不許碰`蜻蜓號’!

  二十六 南極大尖錐

  在吉米·帕克到達圓柱海岸邊時,他才突然意識到,這次探險非同小可。他要去的地方不僅從未有人去過,而且,那也將是永遠不會再有人去的地方。在滔滔歷史長河之中,他將是唯一去過“拉瑪”南部地區的人。

  吉米現在已飛出很遠,來到了海上。他蹬行的速度均衡,每小時二十公里。再過五分鐘,他就要飛到紐約城上空。已看得見那座島,它很像一條船,正周而復始地圍著圓柱海航行。

  到了紐約城,他繞著它飛了一圈,還不止一次地停了下來,讓他的小型電視攝影機往回發送不晃動的穩定圖象。這些建築物、塔樓、工廠,電站——不管叫什麼——的全景相片令人著迷,但從根本上講又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離開紐約城後,吉米只用十五分鐘就飛過了圓柱海的另一半距離。吉米一飛過圓柱海最南端的懸崖,就立即用電視攝影機把這一地區四周情況全部拍了下來。

  20分鐘後,周圍世界開始往裡收縮。他已經到達了“拉瑪”圓柱部分的盡頭,現在正進入南湍的圓頂。

  雖說他已通過望遠鏡從“拉瑪”的另一端對這個圓頂作過長達數小時的觀察研究,並將其他理情況默記在心,可是,他現在對周圍的壯觀奇景,仍感到吃驚不已。

  “拉瑪”南北兩端是截然不同的。這裡沒有三個一組的階梯,沒有一連串狹長的、同圓心的高地,沒有從轂形中心到平原的一溜斜坡。相反,這兒有一個龐大無比的中央尖錐,它長五公里多,沿中心軸線伸展出去。這兒還有六個小尖錐,只有中央尖錐項的一半大小,他們均勻地分布在大尖錐周圍。

  這一組物體看起來像-群特別勻稱的鐘乳石,從岩洞頂上掛了下來。

  吉米小心翼翼地向中央大尖錐頂部靠近,當他相距不到一百米時,就停止了蹬踏,讓”蜻蜓號”慢慢靜止下來。

  “你能看到什麼東西?”中心控制站急切地問道。

  “我只看到大尖錐。它表面十分光滑,沒有標記,頂端特尖,簡直可以用來當針使,我實在不敢過於接近它。””吉米再慢慢地往前蹬,當到了大尖錐直徑達幾米的地方時才又停了下來。他開一個小容器,十分小心地從裡面抽出了-個壘球那麼大小的圓球,把它朝大尖錐拋了過去。圓球向外飄開時,後面露出了一根勉強看得見的細線。

  粘性彈擊中了光滑的圓孤表面,沒有被彈回來。吉米試著把線驀地抽了一下,隨後就使勁地拉了起來。象漁夫收網一樣,他慢慢地繞卷著線,將“蜻蜓號”拉到被恰當地稱之為大角的頂端。他終於可以用手摸到這個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