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第七十八回 錯了嗎?八
更新時間2012-9-24 11:28:14 字數:1206
正當張玉他們大批遷徙的時候,中原道家代表龍虎山張天師傳人和西藏黃教的代表,在京城舉行了鬥法大會。雙方名義上是被清政府利用,準備大京城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其實張天師也好,黃教的活佛也好,已經解釋清楚誤會,更知道這些事情的始作俑者是滿清政府。至於這件事情的中間人和調查者當然是我了,我派人調查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也派人幫他們雙方說合,終於達成了秘密約定。清政府做為裁判,要求雙方在京城三局兩勝制比試。不管是誰,能夠勝兩場的話就是清政府合法的國教。沒想到結果令人意外,張天師輸了第一場,黃教輸了第二場,第三場大家打和。也就是說雙方平手,可以說是兩個都各贏兩場,也可是說是兩個都各輸兩場。要是說各贏兩場的話,龍虎山的道教和黃教一樣,都是清政府合法的國教。要是說各輸兩場的話,清政府將沒有國教了。清政府需要黃教控制西藏,也需要利用張天師控制漢人的道士們,所以不能逼反西藏的喇嘛和中原的所有的道士,清政府只好宣布兩個都是國教。清政府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計劃徹底破產,也讓黃教和天師教聯成了一線,更加不被清政府所利用。這就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張玉他們來到雲貴之後,我重新安排了地盤劃分。八部做為絕對的主力,每一部擁有士兵十二萬,其中精兵四萬,其餘八萬也必須是精銳。剩下的兩部,李自成的餘部、明軍的餘部、張獻忠的餘部和沐家軍合併,成為一部,調防到中緬邊境。沐家的少王爺已經在緬甸發展勢力,一旦緬甸國王不聽話的話,這一部馬上去增援沐小王爺,徹底把緬甸給平了。剩下的一部合併給念恩,總指揮是念恩,副總指揮是張玉。不過張玉不久之後將要調任為大理地區的總指揮,就近保護陳圓圓和柳如是。我把陳圓圓和柳如是交給其他人不大放心。至於現在大理總指揮張羅,將要出任昆明地區總指揮。因為我準備漸漸退出領導層,把雲貴地區交給手下管理。我要退出領導層,過幾年自己清淨的生活,這個念頭早就有了。陳圓圓和柳如是出家之後,我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定。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名譽、地位、權勢、金錢等等都沒有什麼用,對我來說應該得到的都得到過了,得不到的也不要再去奢求了。我本來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何必看重這一切。
我在這些年裡,安排了好幾個和我差不多的替身。他們也已經漸漸適應我的安排,或多或少的代替我做了不少的事情。我這些年來不再去軍營,每一次去軍營幾乎都是我的替身。我也沒有乖乖地留在昆明,每當我秘密離開的時候,都是我的替身代我留在王府。小熊知道我有替身,但是並不清楚我有多少個。只要替身不和小熊走的太近的話,就連小熊也不能馬上察覺到異樣。三個福晉更是不知道這一切,我把她們賞給了我的替身,反正她們早就希望得到我的臨幸了。我對替身的要求不多,第一不得代我下達任何軍事或者行政命令。第二不得讓任何人看出異樣,第三不得讓任何女人懷上孩子。只要做到這三點,這個替身就算是成功了。替身對於我的忠心更是我再三考驗過的,不然的話上千萬的人之中為什麼只有這麼幾個而已?
第七十九回 錯了嗎?九
更新時間2012-9-25 15:34:59 字數:1048
我不在昆明的時候,大多數時間在大理。小熊年紀大了,需要系統化學習,所以我不能整天帶著他到處跑。他被我安置在王府里學習之後,我差不多都是一個人行動。我有時候去見幾個老朋友,有時候去遊覽風景,更多的是去看陳圓圓和柳如是。
我不大喜歡稱呼她們為悟道師傅和悟明師傅,在我看來她們永遠是我的女兒,永遠是我熟悉的陳圓圓和柳如是。陳圓圓和柳如是也對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我每次到庵堂的時候,都是問她們什麼時候還俗,好像她們不應該出家一樣。我越是這麼問,她們越覺得不應該還俗。她們知道我不擔心大家對我的評論,但是她們不願意給我增添麻煩。她們已經適應大家的指指點點,但是不希望我為了她們被人說三道四。對於她們來說,我這個乾爹的名聲,比她們的性命還要重要。看來她們真的已經把我當作了她們的親人,只要自己人才會這麼有顧忌。她們真是一對善良又天真的女孩子。她們並不知道什麼叫歷史,歷史是成功者寫成的。成功者希望怎麼寫,歷史就怎麼寫,白的可以寫成黑的,黑的也可以說成白的。
雲貴是我的天下,我就是這裡的土皇帝。我說陳圓圓和柳如是不是壞女人是聖女,她們就是忠貞不二的好女孩子,沒有人敢不這麼承認。要是我說一個人不是好人,就算他比孔子還要聖賢,他也必須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只要我在一天,陳圓圓和柳如是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沒有任何人敢說半個不字。並不需要她們顧及其他人的說法,也沒有幹當面對她們說什麼。除非這些人不想活了,想拉著他們的家人一起下地獄。
幾年後順治皇帝親政了,他愛上了同樣是“秦淮八艷”的董小宛,雖然董小宛比順治皇帝足足大好幾歲。大玉兒皇太后當然不喜歡董小宛,找了一個機會弄死了董小宛。董小宛的死不但破壞了順治皇帝母子的關係,也導致順治皇帝開始厭惡朝政。不久之後順治皇帝病倒了,後來一病不起死了。朝廷擁立只有八歲的順治皇帝的兒子玄燁為新皇帝,他就是大清康熙皇帝。其實我和極少數人知道,順治皇帝不但沒有死,而且已經成為了一個和尚。大玉兒皇太后一邊安排順治皇帝的喪事,一邊秘密將順治皇帝送出京城。順治皇帝後來在山西五台山清涼寺住了下來,他自己給自己取了一個法名叫行痴,意思是一個來經歷世間苦難的痴心人。
更新時間2012-9-24 11:28:14 字數:1206
正當張玉他們大批遷徙的時候,中原道家代表龍虎山張天師傳人和西藏黃教的代表,在京城舉行了鬥法大會。雙方名義上是被清政府利用,準備大京城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其實張天師也好,黃教的活佛也好,已經解釋清楚誤會,更知道這些事情的始作俑者是滿清政府。至於這件事情的中間人和調查者當然是我了,我派人調查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也派人幫他們雙方說合,終於達成了秘密約定。清政府做為裁判,要求雙方在京城三局兩勝制比試。不管是誰,能夠勝兩場的話就是清政府合法的國教。沒想到結果令人意外,張天師輸了第一場,黃教輸了第二場,第三場大家打和。也就是說雙方平手,可以說是兩個都各贏兩場,也可是說是兩個都各輸兩場。要是說各贏兩場的話,龍虎山的道教和黃教一樣,都是清政府合法的國教。要是說各輸兩場的話,清政府將沒有國教了。清政府需要黃教控制西藏,也需要利用張天師控制漢人的道士們,所以不能逼反西藏的喇嘛和中原的所有的道士,清政府只好宣布兩個都是國教。清政府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計劃徹底破產,也讓黃教和天師教聯成了一線,更加不被清政府所利用。這就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張玉他們來到雲貴之後,我重新安排了地盤劃分。八部做為絕對的主力,每一部擁有士兵十二萬,其中精兵四萬,其餘八萬也必須是精銳。剩下的兩部,李自成的餘部、明軍的餘部、張獻忠的餘部和沐家軍合併,成為一部,調防到中緬邊境。沐家的少王爺已經在緬甸發展勢力,一旦緬甸國王不聽話的話,這一部馬上去增援沐小王爺,徹底把緬甸給平了。剩下的一部合併給念恩,總指揮是念恩,副總指揮是張玉。不過張玉不久之後將要調任為大理地區的總指揮,就近保護陳圓圓和柳如是。我把陳圓圓和柳如是交給其他人不大放心。至於現在大理總指揮張羅,將要出任昆明地區總指揮。因為我準備漸漸退出領導層,把雲貴地區交給手下管理。我要退出領導層,過幾年自己清淨的生活,這個念頭早就有了。陳圓圓和柳如是出家之後,我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定。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名譽、地位、權勢、金錢等等都沒有什麼用,對我來說應該得到的都得到過了,得不到的也不要再去奢求了。我本來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何必看重這一切。
我在這些年裡,安排了好幾個和我差不多的替身。他們也已經漸漸適應我的安排,或多或少的代替我做了不少的事情。我這些年來不再去軍營,每一次去軍營幾乎都是我的替身。我也沒有乖乖地留在昆明,每當我秘密離開的時候,都是我的替身代我留在王府。小熊知道我有替身,但是並不清楚我有多少個。只要替身不和小熊走的太近的話,就連小熊也不能馬上察覺到異樣。三個福晉更是不知道這一切,我把她們賞給了我的替身,反正她們早就希望得到我的臨幸了。我對替身的要求不多,第一不得代我下達任何軍事或者行政命令。第二不得讓任何人看出異樣,第三不得讓任何女人懷上孩子。只要做到這三點,這個替身就算是成功了。替身對於我的忠心更是我再三考驗過的,不然的話上千萬的人之中為什麼只有這麼幾個而已?
第七十九回 錯了嗎?九
更新時間2012-9-25 15:34:59 字數:1048
我不在昆明的時候,大多數時間在大理。小熊年紀大了,需要系統化學習,所以我不能整天帶著他到處跑。他被我安置在王府里學習之後,我差不多都是一個人行動。我有時候去見幾個老朋友,有時候去遊覽風景,更多的是去看陳圓圓和柳如是。
我不大喜歡稱呼她們為悟道師傅和悟明師傅,在我看來她們永遠是我的女兒,永遠是我熟悉的陳圓圓和柳如是。陳圓圓和柳如是也對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我每次到庵堂的時候,都是問她們什麼時候還俗,好像她們不應該出家一樣。我越是這麼問,她們越覺得不應該還俗。她們知道我不擔心大家對我的評論,但是她們不願意給我增添麻煩。她們已經適應大家的指指點點,但是不希望我為了她們被人說三道四。對於她們來說,我這個乾爹的名聲,比她們的性命還要重要。看來她們真的已經把我當作了她們的親人,只要自己人才會這麼有顧忌。她們真是一對善良又天真的女孩子。她們並不知道什麼叫歷史,歷史是成功者寫成的。成功者希望怎麼寫,歷史就怎麼寫,白的可以寫成黑的,黑的也可以說成白的。
雲貴是我的天下,我就是這裡的土皇帝。我說陳圓圓和柳如是不是壞女人是聖女,她們就是忠貞不二的好女孩子,沒有人敢不這麼承認。要是我說一個人不是好人,就算他比孔子還要聖賢,他也必須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只要我在一天,陳圓圓和柳如是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沒有任何人敢說半個不字。並不需要她們顧及其他人的說法,也沒有幹當面對她們說什麼。除非這些人不想活了,想拉著他們的家人一起下地獄。
幾年後順治皇帝親政了,他愛上了同樣是“秦淮八艷”的董小宛,雖然董小宛比順治皇帝足足大好幾歲。大玉兒皇太后當然不喜歡董小宛,找了一個機會弄死了董小宛。董小宛的死不但破壞了順治皇帝母子的關係,也導致順治皇帝開始厭惡朝政。不久之後順治皇帝病倒了,後來一病不起死了。朝廷擁立只有八歲的順治皇帝的兒子玄燁為新皇帝,他就是大清康熙皇帝。其實我和極少數人知道,順治皇帝不但沒有死,而且已經成為了一個和尚。大玉兒皇太后一邊安排順治皇帝的喪事,一邊秘密將順治皇帝送出京城。順治皇帝後來在山西五台山清涼寺住了下來,他自己給自己取了一個法名叫行痴,意思是一個來經歷世間苦難的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