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六章 洞庫、炸彈和突襲——戰爭中的基地
漢堡
艾爾伯II號
1940年通過了在漢堡附近的艾爾伯河上的霍華德斯威克船塢修建新的潛艇洞庫的方案,當年底工程便開始實施。洞庫修建在艾爾伯河的烏倫肯灣東岸,施工方是 “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工程在1941年3月間竣工,洞庫總共有兩座船塢,長112米,寬22.5米,每座船塢可同時容納三艘潛艇並排停靠。
洞庫背後的地面是倉儲區域,而東部修建了辦公室及配電房等附屬建築。倉儲區還布置了各種工程機械設備及相應的廠房。洞庫各處通道有裝甲閘門,防護嚴密。
艾爾伯II號洞庫主要用於對新型的XXI型潛艇進行組裝、維修及補給工作。隨屢遭盟國空軍的轟炸,除洞庫頂層有輕微損壞外,主體建築及洞庫內的潛艇,未受絲毫影響。1945年3月8日夜間英國皇家空軍集中了300架以上的轟炸機開始對漢堡港區進行大規模轟炸,當日投擲炸彈1000餘噸;隨後於3月底再次對上述地區進行轟炸,此次投入了450架轟炸機,投擲炸彈2200噸,摧毀了霍華德斯威克船塢的大部分表面建築,但洞庫只受到極輕微的損傷。該處洞庫受到的最嚴重的打擊發生在1945年4月8日,在此次400架轟炸機的空襲中,洞庫一座鋼結構閘門被震落。
戰爭結束時,此地共留有六艘潛艇,擠在最西面的一個船塢內,分別是U-2505,U-3004,U2501和U-3506(XXI型);U-684,U-685(VIIC型)。兩艘VIIC型潛艇還未完工,而XXI型潛艇是在等待維修。
1945年5月3日漢堡向英國部隊投降時,洞庫內的德國潛艇官兵隨即準備將所有潛艇炸沉,最後有三艘潛艇被成功搶救出來,而U-3506,U-3004,U-2505被炸沉在船塢內。
芬克II號
位於漢堡的芬克II號洞庫是在德國本土最大的洞庫建築,工程方案最初在1940年就通過了,但一直到1941年3月才開工。工程主要承包商是“威斯&夫瑞坦”和“本頓&莫尼包AG”兩家。
該洞庫實際上是在地面開挖建築而成的,最初包括四座船塢,每座長111米,第一座寬27.5米,其餘三座寬22.5米。1942年9月計劃建造第五座船塢,工程於1943年5月開始,至1944年4月完工。第五座船塢寬度也達到了27.5米,且比前四座要高出一點,另外前四座船塢的後部工作區域寬約20米,而第五座船塢的工作區寬度達到了39.5米。整座洞庫長139面寬153米,共可以容納15艘潛艇。
芬克II號還布置了37毫米防空高炮。主要用於組裝、維修及補給各型潛艇。
1945年4月前芬克II號從未遭受過嚴重的空中打擊,該月芬克II經歷了兩輪嚴重的打擊。第一輪發生在4月4日白天,美國轟炸機攜帶了穿甲彈對該洞庫進行了打擊,只造成了級輕微的損失。而9日的第二次打擊則要嚴重的多,17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攜帶了15枚重達5噸的“高腳櫥”炸彈以及兩枚10噸重的“大滿貫”炸彈突襲芬克II,結果有6枚命中目標。洞庫頂層被擊穿,爆炸的衝擊波對洞庫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數艘新型的XXIII型潛艇受輕傷,在第五號船塢內的兩艘潛艇沉沒在船塢內,建築主體未遭破壞。
海爾格蘭德
諾德希III號
該處的洞庫早在1939年已被列入建設計劃,1940年起開工建造,1941年6月工程竣工。工程由多家德國企業參與施工。建設漢堡洞庫的“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此處的洞庫規模中等,位於海爾格蘭德港的東部,共計有三座濕船塢,每座船塢可並排停靠三艘潛艇,為方便對潛艇進行維修,該處建造了一座浮船塢,可拖進任何一座濕船塢,使其變成臨時“干”船塢,但是浮船塢一次只能容納一艘潛艇。
洞庫總長156米,寬94米,每座船塢長約108米,寬約22米,船塢間的碼頭寬度在6米左右。洞庫頂蓋厚3米,牆體厚2米。在最東邊的船塢盡頭是潛望鏡及光學設備修理車間,另外魚雷倉庫也在這一邊;最西邊是電焊車間,氧氣罐倉庫和一個木工車間。
與其他潛艇洞庫相比較,該處洞庫無常駐支隊,當德國占領了法國及挪威以後,該處成了幾個重要基地之間的中轉站,只承擔一些臨時或應急的維修和補給任務,大多數時間裡該處洞庫要麼閒置,要麼作為E艇的停靠地。相對次要的地位也使得該洞庫在戰爭期間很少受到盟國空軍的“關照”。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該處洞庫一下子繁忙起來,成為德國袖珍潛艇攻擊登陸區的一個重要前進基地。同時這裡還成為另一種特種作戰艦艇的駐地。這是一種裝有烈性爆炸物的執行幾乎是“自殺性”攻擊的摩托快艇,駕駛者在最後時刻跳海逃生,任由小艇撞向目標,人員則有其他艦艇事後打撈救援。
該洞庫的對空防禦相薄弱,僅裝備了兩門37毫米高炮和一門20毫米高炮及兩具探照燈。從1944年底開始,美國陸軍航空隊和英國皇家空軍對海爾格蘭德展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空襲行動。自1941年至1945年總共有六次大規模的空襲,1945年4月18日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突擊尤為激烈,一次出動轟炸機達 960架。次日,在對該處進行的最後一次空中打擊中,共計有36架轟炸機投擲了22枚“高腳櫥”。然而,在這一系列的空襲中諾德希III號洞庫未受明顯損傷。
漢堡
艾爾伯II號
1940年通過了在漢堡附近的艾爾伯河上的霍華德斯威克船塢修建新的潛艇洞庫的方案,當年底工程便開始實施。洞庫修建在艾爾伯河的烏倫肯灣東岸,施工方是 “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工程在1941年3月間竣工,洞庫總共有兩座船塢,長112米,寬22.5米,每座船塢可同時容納三艘潛艇並排停靠。
洞庫背後的地面是倉儲區域,而東部修建了辦公室及配電房等附屬建築。倉儲區還布置了各種工程機械設備及相應的廠房。洞庫各處通道有裝甲閘門,防護嚴密。
艾爾伯II號洞庫主要用於對新型的XXI型潛艇進行組裝、維修及補給工作。隨屢遭盟國空軍的轟炸,除洞庫頂層有輕微損壞外,主體建築及洞庫內的潛艇,未受絲毫影響。1945年3月8日夜間英國皇家空軍集中了300架以上的轟炸機開始對漢堡港區進行大規模轟炸,當日投擲炸彈1000餘噸;隨後於3月底再次對上述地區進行轟炸,此次投入了450架轟炸機,投擲炸彈2200噸,摧毀了霍華德斯威克船塢的大部分表面建築,但洞庫只受到極輕微的損傷。該處洞庫受到的最嚴重的打擊發生在1945年4月8日,在此次400架轟炸機的空襲中,洞庫一座鋼結構閘門被震落。
戰爭結束時,此地共留有六艘潛艇,擠在最西面的一個船塢內,分別是U-2505,U-3004,U2501和U-3506(XXI型);U-684,U-685(VIIC型)。兩艘VIIC型潛艇還未完工,而XXI型潛艇是在等待維修。
1945年5月3日漢堡向英國部隊投降時,洞庫內的德國潛艇官兵隨即準備將所有潛艇炸沉,最後有三艘潛艇被成功搶救出來,而U-3506,U-3004,U-2505被炸沉在船塢內。
芬克II號
位於漢堡的芬克II號洞庫是在德國本土最大的洞庫建築,工程方案最初在1940年就通過了,但一直到1941年3月才開工。工程主要承包商是“威斯&夫瑞坦”和“本頓&莫尼包AG”兩家。
該洞庫實際上是在地面開挖建築而成的,最初包括四座船塢,每座長111米,第一座寬27.5米,其餘三座寬22.5米。1942年9月計劃建造第五座船塢,工程於1943年5月開始,至1944年4月完工。第五座船塢寬度也達到了27.5米,且比前四座要高出一點,另外前四座船塢的後部工作區域寬約20米,而第五座船塢的工作區寬度達到了39.5米。整座洞庫長139面寬153米,共可以容納15艘潛艇。
芬克II號還布置了37毫米防空高炮。主要用於組裝、維修及補給各型潛艇。
1945年4月前芬克II號從未遭受過嚴重的空中打擊,該月芬克II經歷了兩輪嚴重的打擊。第一輪發生在4月4日白天,美國轟炸機攜帶了穿甲彈對該洞庫進行了打擊,只造成了級輕微的損失。而9日的第二次打擊則要嚴重的多,17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攜帶了15枚重達5噸的“高腳櫥”炸彈以及兩枚10噸重的“大滿貫”炸彈突襲芬克II,結果有6枚命中目標。洞庫頂層被擊穿,爆炸的衝擊波對洞庫內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數艘新型的XXIII型潛艇受輕傷,在第五號船塢內的兩艘潛艇沉沒在船塢內,建築主體未遭破壞。
海爾格蘭德
諾德希III號
該處的洞庫早在1939年已被列入建設計劃,1940年起開工建造,1941年6月工程竣工。工程由多家德國企業參與施工。建設漢堡洞庫的“戴克霍夫&威德曼AG工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此處的洞庫規模中等,位於海爾格蘭德港的東部,共計有三座濕船塢,每座船塢可並排停靠三艘潛艇,為方便對潛艇進行維修,該處建造了一座浮船塢,可拖進任何一座濕船塢,使其變成臨時“干”船塢,但是浮船塢一次只能容納一艘潛艇。
洞庫總長156米,寬94米,每座船塢長約108米,寬約22米,船塢間的碼頭寬度在6米左右。洞庫頂蓋厚3米,牆體厚2米。在最東邊的船塢盡頭是潛望鏡及光學設備修理車間,另外魚雷倉庫也在這一邊;最西邊是電焊車間,氧氣罐倉庫和一個木工車間。
與其他潛艇洞庫相比較,該處洞庫無常駐支隊,當德國占領了法國及挪威以後,該處成了幾個重要基地之間的中轉站,只承擔一些臨時或應急的維修和補給任務,大多數時間裡該處洞庫要麼閒置,要麼作為E艇的停靠地。相對次要的地位也使得該洞庫在戰爭期間很少受到盟國空軍的“關照”。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該處洞庫一下子繁忙起來,成為德國袖珍潛艇攻擊登陸區的一個重要前進基地。同時這裡還成為另一種特種作戰艦艇的駐地。這是一種裝有烈性爆炸物的執行幾乎是“自殺性”攻擊的摩托快艇,駕駛者在最後時刻跳海逃生,任由小艇撞向目標,人員則有其他艦艇事後打撈救援。
該洞庫的對空防禦相薄弱,僅裝備了兩門37毫米高炮和一門20毫米高炮及兩具探照燈。從1944年底開始,美國陸軍航空隊和英國皇家空軍對海爾格蘭德展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空襲行動。自1941年至1945年總共有六次大規模的空襲,1945年4月18日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突擊尤為激烈,一次出動轟炸機達 960架。次日,在對該處進行的最後一次空中打擊中,共計有36架轟炸機投擲了22枚“高腳櫥”。然而,在這一系列的空襲中諾德希III號洞庫未受明顯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