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黑道斯文:杜月笙文化行跡
杜月笙,舊上海黑社會大頭目,1888年生於江蘇川沙(今屬上海浦東新區),1951年病卒於香港。自幼父母雙亡,十四歲從家鄉來到上海謀生,先在水果店當學徒,後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因陳世昌的關係得以進入當時上海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公館當差,因頭腦靈活、辦事精幹而獲得黃金榮賞識提攜,由傭差上升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的公興俱樂部。
他善於組織謀劃,精於交際籠絡,勢力一天天與黃金榮持平。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勢力日大,成為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在其直接部署實施的“四?一二”大屠殺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頭戴“國民政府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的桂冠,又及時轉向工商、金融業,黑白手段並用,積累起更為龐大的資本,在社會各階層網羅大量徒眾,於黑白兩道都建立起空前的勢力網絡。
作為成員十萬的上海黑社會組織首腦和縱橫各界、呼風喚雨的“聞人”,杜月笙被稱為“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
一
如此人物,叫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文化行跡”,儘管杜月笙發跡後讓他的手下喊他“杜先生”,而不是像黃金榮叫“黃老闆”、張嘯林叫“張大帥”。黑幫頭目,最突出的性格肯定應該是心狠手辣、冷酷兇殘。作為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杜月笙倒不一定是傳說中的“殺人如麻”,但其卑劣兇狠行徑必然少不了,且舉幾例。
——1927年4月11日,蔣介石“清共”陰霾已臨上海,杜月笙讓管家萬墨林向與其來往密切的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他的“師叔”汪壽華下請帖說有要事相商,汪壽華不顧羅亦農、顧順章的勸阻,堅信“講情面”的杜月笙不會做背信棄義、自壞名聲的事,只帶司機如約於當晚前往杜公館,結果一進門就被杜月笙手下“四大金剛”毒打暈厥,然後塞入汽車,運至龍華活埋于楓林橋的荒野中,“四?一二”大屠殺拉開序幕。
——杜月笙風聞大房太太沈月英與其表哥有私,暗中摸清情況後,派人將其表哥劫至江灣荒郊,殘忍地斬去四肢;沈月英從此被幽禁在家不得見人,直到其子結婚才被允許出來見新媳婦一面,四十八歲便孤郁而終。
——與杜月笙交好的宋子文之弟宋子良在上海結識一舞女,致其懷孕,宋子良給其銀元兩千,囑其打胎;不料該舞女開口索要二十萬,並要求宋子良負擔她和她母親下半生生活。宋子良玩一個舞女哪肯花如此代價,卻又怕舞女大鬧壞其顏面,便向杜月笙傾訴,杜月笙淡淡一笑。二日後,該舞女於夜間被人劫上汽車,裝入麻袋,投入黃浦江江心——黑社會術語叫“種荷花”。
……
他的文化程度原本極低,抗戰中在重慶時,還有這麼一件趣事。當時小學生里也組織了抗日救國團體,某次一小學生抗日團體發起向社會上名人募捐活動,學生代表、銀行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來到杜月笙公館,要他掏錢;杜月笙答應捐款,卻說要等秘書回來才開支票;康國雄很奇怪,說您開一張不就完了嗎?杜月笙卻一定要等到秘書回來。等了很久,小康國雄急了,連連催促,杜月笙面紅耳赤,從衣袋裡摸出一張已經填好的支票交給他,打發他走了事。康國雄回家很不解地對父親說,為什麼杜先生一定要等秘書開支票呢?他父親撲哧一笑,說:“你不知道他寫不來字嗎?”
二
然而杜月笙發跡後的確與文化界過從甚密,是“三大亨”中唯一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的人。他與文化人的交往以及贊助文化事業還留下了不少掌故乃至佳話,比如優待其門徒中的記者、編輯,資助學者、詩人和名士,興辦學校和圖書館,培養子女向學向善,都給人以很深印象。解析杜月笙的文化事跡,對民國時的中國社會狀況和杜月笙本人可多一份了解。
杜月笙親近文化界,首先肯定是出於現實利益,把他看成是一個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奇人”只能是一廂情願。杜月笙對新聞界人士最捨得花錢,對投入他門下的記者、編輯,不但不收取他們的孝敬錢,反而每月予以優厚津貼。據說受津貼者如將此款存入銀行,一年下來可買一輛汽車。杜月笙每年在這方面的支出達二百萬銀元之巨。
這筆錢可不是用來支持“神聖的新聞事業”的,有這層關係,上海的報紙就很難見到說杜月笙壞話的文章。《新聞報》資深編輯唐世昌某日見一頭條新聞稿,內容是揭露杜月笙的犯罪行為,他立即抽走。此外,如果其他社會名流有不光彩事要見報,他們知道杜月笙在新聞界的能耐,便求到杜月笙處請求遮掩,遂願後必然對杜月笙感恩戴德,更加俯首帖耳。杜月笙跟新聞界的結交及對其投入,為的就是控制媒體,操縱輿論,擴大聲望和勢力。
他與律師界的往來與之類似。當時著名的大律師秦聯奎曾在杜月笙開辦的賭場“消費”,結果連輸四千大洋。秦悻悻離開時恰被杜月笙看見,杜月笙問清秦的身份後立即將這四千大洋托人如數奉還,並傳話體貼地說:“當律師的靠搖筆桿、用心血、費口舌為生,沒有多少錢好賺,我不能贏他的錢。”秦聯奎自然十分感激,從此他經常到杜處詢問是否有事需要“幫忙”,後成為杜的忠實法律顧問。
杜月笙,舊上海黑社會大頭目,1888年生於江蘇川沙(今屬上海浦東新區),1951年病卒於香港。自幼父母雙亡,十四歲從家鄉來到上海謀生,先在水果店當學徒,後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因陳世昌的關係得以進入當時上海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公館當差,因頭腦靈活、辦事精幹而獲得黃金榮賞識提攜,由傭差上升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的公興俱樂部。
他善於組織謀劃,精於交際籠絡,勢力一天天與黃金榮持平。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勢力日大,成為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在其直接部署實施的“四?一二”大屠殺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他頭戴“國民政府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的桂冠,又及時轉向工商、金融業,黑白手段並用,積累起更為龐大的資本,在社會各階層網羅大量徒眾,於黑白兩道都建立起空前的勢力網絡。
作為成員十萬的上海黑社會組織首腦和縱橫各界、呼風喚雨的“聞人”,杜月笙被稱為“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
一
如此人物,叫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文化行跡”,儘管杜月笙發跡後讓他的手下喊他“杜先生”,而不是像黃金榮叫“黃老闆”、張嘯林叫“張大帥”。黑幫頭目,最突出的性格肯定應該是心狠手辣、冷酷兇殘。作為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杜月笙倒不一定是傳說中的“殺人如麻”,但其卑劣兇狠行徑必然少不了,且舉幾例。
——1927年4月11日,蔣介石“清共”陰霾已臨上海,杜月笙讓管家萬墨林向與其來往密切的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他的“師叔”汪壽華下請帖說有要事相商,汪壽華不顧羅亦農、顧順章的勸阻,堅信“講情面”的杜月笙不會做背信棄義、自壞名聲的事,只帶司機如約於當晚前往杜公館,結果一進門就被杜月笙手下“四大金剛”毒打暈厥,然後塞入汽車,運至龍華活埋于楓林橋的荒野中,“四?一二”大屠殺拉開序幕。
——杜月笙風聞大房太太沈月英與其表哥有私,暗中摸清情況後,派人將其表哥劫至江灣荒郊,殘忍地斬去四肢;沈月英從此被幽禁在家不得見人,直到其子結婚才被允許出來見新媳婦一面,四十八歲便孤郁而終。
——與杜月笙交好的宋子文之弟宋子良在上海結識一舞女,致其懷孕,宋子良給其銀元兩千,囑其打胎;不料該舞女開口索要二十萬,並要求宋子良負擔她和她母親下半生生活。宋子良玩一個舞女哪肯花如此代價,卻又怕舞女大鬧壞其顏面,便向杜月笙傾訴,杜月笙淡淡一笑。二日後,該舞女於夜間被人劫上汽車,裝入麻袋,投入黃浦江江心——黑社會術語叫“種荷花”。
……
他的文化程度原本極低,抗戰中在重慶時,還有這麼一件趣事。當時小學生里也組織了抗日救國團體,某次一小學生抗日團體發起向社會上名人募捐活動,學生代表、銀行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來到杜月笙公館,要他掏錢;杜月笙答應捐款,卻說要等秘書回來才開支票;康國雄很奇怪,說您開一張不就完了嗎?杜月笙卻一定要等到秘書回來。等了很久,小康國雄急了,連連催促,杜月笙面紅耳赤,從衣袋裡摸出一張已經填好的支票交給他,打發他走了事。康國雄回家很不解地對父親說,為什麼杜先生一定要等秘書開支票呢?他父親撲哧一笑,說:“你不知道他寫不來字嗎?”
二
然而杜月笙發跡後的確與文化界過從甚密,是“三大亨”中唯一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的人。他與文化人的交往以及贊助文化事業還留下了不少掌故乃至佳話,比如優待其門徒中的記者、編輯,資助學者、詩人和名士,興辦學校和圖書館,培養子女向學向善,都給人以很深印象。解析杜月笙的文化事跡,對民國時的中國社會狀況和杜月笙本人可多一份了解。
杜月笙親近文化界,首先肯定是出於現實利益,把他看成是一個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奇人”只能是一廂情願。杜月笙對新聞界人士最捨得花錢,對投入他門下的記者、編輯,不但不收取他們的孝敬錢,反而每月予以優厚津貼。據說受津貼者如將此款存入銀行,一年下來可買一輛汽車。杜月笙每年在這方面的支出達二百萬銀元之巨。
這筆錢可不是用來支持“神聖的新聞事業”的,有這層關係,上海的報紙就很難見到說杜月笙壞話的文章。《新聞報》資深編輯唐世昌某日見一頭條新聞稿,內容是揭露杜月笙的犯罪行為,他立即抽走。此外,如果其他社會名流有不光彩事要見報,他們知道杜月笙在新聞界的能耐,便求到杜月笙處請求遮掩,遂願後必然對杜月笙感恩戴德,更加俯首帖耳。杜月笙跟新聞界的結交及對其投入,為的就是控制媒體,操縱輿論,擴大聲望和勢力。
他與律師界的往來與之類似。當時著名的大律師秦聯奎曾在杜月笙開辦的賭場“消費”,結果連輸四千大洋。秦悻悻離開時恰被杜月笙看見,杜月笙問清秦的身份後立即將這四千大洋托人如數奉還,並傳話體貼地說:“當律師的靠搖筆桿、用心血、費口舌為生,沒有多少錢好賺,我不能贏他的錢。”秦聯奎自然十分感激,從此他經常到杜處詢問是否有事需要“幫忙”,後成為杜的忠實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