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好不容易解決了龍雲,蔣介石嚴密防備其脫離控制、鹹魚翻身。1948年秋,中共開始發動三大戰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蔣介石集團開始安排退路,龍雲的命運又到了轉折點上。這一年,趁到南京開會的雲南老部下來拜會,龍雲找到機會,對老部下說:“獨夫(指蔣介石)要解我去台灣!”一語說出,已失去自由整整三年的當年“雲南王”聲淚俱下。
經雲南老部下繆雲台秘密奔走聯繫,曾在雲南和龍雲並肩抗日的美國空軍第十四航空隊原司令、現任飛虎隊航空公司總經理的陳納德對龍雲處境十分同情,答應幫助雲龍出逃。
陳納德分文不取,精心安排,1948年12月8日,龍雲終於逃出南京,乘坐陳納德提供的專機飛抵廣州,並乘輪船於次日抵達香港!被軟禁三年兩個月零一天後,龍雲獲得了自由。
發現龍雲逃脫,蔣介石大罵憲兵司令張鎮是“飯桶”,數名直接負責監視龍雲的“飯桶”被槍決。
到達香港後,香港各大報紙對這位九死一生的傳奇人物來臨表示極大關注,於第二天刊出“龍將軍來港”的新聞。南京方面維護顏面,自欺欺人,於12日由中央社發布消息,說龍雲“因健康關係,須易地療養,已奉准病假二月,於本月八日由京飛廣州轉香港就醫”。
龍雲住在淺水灣。為防國民黨的追蹤暗殺,他向港督府提出是來港“政治避難",港督府即為他提供了警衛保護。
終於獲得自由之身的龍雲,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居簡出,開始活躍起來。他對蔣介石政權危在旦夕感到大快人心,先後派妻子顧映秋、三子龍繩曾回昆明活動,策動盧漢反蔣起義。
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與其他四十三人發表聯合聲明,嚴斥蔣介石集團背叛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投靠帝國主義,實行法西斯獨裁專制;表示擁護中共,號召有愛國心的國民黨員與蔣介石決裂。第二天,他滿面春風接見記者,答問中透露雲南起義在即。香港報紙立即以“龍雲策動雲南起義”的大字標題刊出。
蔣介石集團對龍雲再也沒有表面的溫情脈脈。9月中旬,毛人風部署葉翔之等數名特務潛人香港,任務就是暗殺龍雲。而在動手前一天,特務們的任務臨時調整,把槍口對準了在香港的陸軍大學前校長、前駐蘇大使楊傑。9月18日,楊傑被暗殺。
案發後,在港英當局的嚴密搜捕下,葉翔之等再無機會對龍雲下手,直接離港去了台灣。葉翔之說:“龍雲運氣真好!”龍雲一生出生人死,這次又逃過一劫。
他最掛心的雲南,雖經連連催促,盧漢卻一直沒有動靜。到年底,有消息說,盧漢準備起義,但他要中共先給他一個指令,以表示是服從了中共。龍雲急得連拍大腿,說:“盧永衡還是舊軍官的腦筋!要先拿委狀才能幹麼?現在不是那個時代了,只要你幹了,人家會承認你的!”
民國1949年12月9日夜,在中共建國已兩個多月、國民黨敗局鐵定的情況下,觀望已久的的雲南省主席盧漢終於動手,他扣押在昆明的國民黨各路軍官和包括沈醉在內的特務頭目十餘人,在五華山瞭望台升起五星紅旗,宣布雲南起義,等待中共接收。
得知消息,龍雲立即拍電報給在美國的四兒子龍繩文,電文就一句話:“盧漢10日轉變了!”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七
三十八年的民國覆亡,中國歷史開始了新的一頁。對龍雲恨之人骨的宿敵蔣介石垮台,龍雲也像獲得了新生,六十六歲的老人以極大毅力戒掉了幾十年的鴉片菸癮,急切期待北上,到中國的新都北京與他尊崇已久的中共領導人見面。
1950年1月3日,龍雲從香港出發,當天抵達廣州,他在雲南陸軍講武堂讀書時的老同學葉劍英熱情迎接;14日,抵達漢口,林彪隆重招待;1月18日,龍雲專車抵達北京。
從此,龍雲在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副主席等職務。
龍雲心情舒暢的時間並不太長。到1957年,“大鳴大放"開始,早就有一肚皮話要說的龍雲不與盧漢和張沖商量,在一屆四次全國人大雲南組大放一炮。他言辭鋒利,直指三個問題:蘇聯對中國欺負太甚;雲南稅負和徵收沉重;少數民族地區的階級鬥爭和土地改革為時過早。
這番話又給他帶來了災難。龍雲受到蠻橫批判,“挑撥中蘇友好關係”,“煸動少數民族反黨”等大帽子一頂頂壓下來;“土皇帝”,“家天下”,“販賣鴉片”等罪狀在批判中反覆使用。
這一年,他被劃為“右派”。
1962年6月27日,七十八歲的龍雲在北京病逝,一代傳奇人物謝幕。他的訃告新華社推遲二天向海內外發布,為的是在發布訃告的同時,宣布為他摘去“右派”帽子。
龍雲治喪委員會主任由陳毅擔任,周恩來看望慰問了他的家屬,稱他一生有“反蔣,抗日,聯共”三大功勞。
龍雲的葬禮按家鄉風俗舉行,他的遺體嘴裡放置了紅棗,腰部裹著放了絲綿和紅棗的紅緞。遺體火化後,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經雲南老部下繆雲台秘密奔走聯繫,曾在雲南和龍雲並肩抗日的美國空軍第十四航空隊原司令、現任飛虎隊航空公司總經理的陳納德對龍雲處境十分同情,答應幫助雲龍出逃。
陳納德分文不取,精心安排,1948年12月8日,龍雲終於逃出南京,乘坐陳納德提供的專機飛抵廣州,並乘輪船於次日抵達香港!被軟禁三年兩個月零一天後,龍雲獲得了自由。
發現龍雲逃脫,蔣介石大罵憲兵司令張鎮是“飯桶”,數名直接負責監視龍雲的“飯桶”被槍決。
到達香港後,香港各大報紙對這位九死一生的傳奇人物來臨表示極大關注,於第二天刊出“龍將軍來港”的新聞。南京方面維護顏面,自欺欺人,於12日由中央社發布消息,說龍雲“因健康關係,須易地療養,已奉准病假二月,於本月八日由京飛廣州轉香港就醫”。
龍雲住在淺水灣。為防國民黨的追蹤暗殺,他向港督府提出是來港“政治避難",港督府即為他提供了警衛保護。
終於獲得自由之身的龍雲,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居簡出,開始活躍起來。他對蔣介石政權危在旦夕感到大快人心,先後派妻子顧映秋、三子龍繩曾回昆明活動,策動盧漢反蔣起義。
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與其他四十三人發表聯合聲明,嚴斥蔣介石集團背叛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投靠帝國主義,實行法西斯獨裁專制;表示擁護中共,號召有愛國心的國民黨員與蔣介石決裂。第二天,他滿面春風接見記者,答問中透露雲南起義在即。香港報紙立即以“龍雲策動雲南起義”的大字標題刊出。
蔣介石集團對龍雲再也沒有表面的溫情脈脈。9月中旬,毛人風部署葉翔之等數名特務潛人香港,任務就是暗殺龍雲。而在動手前一天,特務們的任務臨時調整,把槍口對準了在香港的陸軍大學前校長、前駐蘇大使楊傑。9月18日,楊傑被暗殺。
案發後,在港英當局的嚴密搜捕下,葉翔之等再無機會對龍雲下手,直接離港去了台灣。葉翔之說:“龍雲運氣真好!”龍雲一生出生人死,這次又逃過一劫。
他最掛心的雲南,雖經連連催促,盧漢卻一直沒有動靜。到年底,有消息說,盧漢準備起義,但他要中共先給他一個指令,以表示是服從了中共。龍雲急得連拍大腿,說:“盧永衡還是舊軍官的腦筋!要先拿委狀才能幹麼?現在不是那個時代了,只要你幹了,人家會承認你的!”
民國1949年12月9日夜,在中共建國已兩個多月、國民黨敗局鐵定的情況下,觀望已久的的雲南省主席盧漢終於動手,他扣押在昆明的國民黨各路軍官和包括沈醉在內的特務頭目十餘人,在五華山瞭望台升起五星紅旗,宣布雲南起義,等待中共接收。
得知消息,龍雲立即拍電報給在美國的四兒子龍繩文,電文就一句話:“盧漢10日轉變了!”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七
三十八年的民國覆亡,中國歷史開始了新的一頁。對龍雲恨之人骨的宿敵蔣介石垮台,龍雲也像獲得了新生,六十六歲的老人以極大毅力戒掉了幾十年的鴉片菸癮,急切期待北上,到中國的新都北京與他尊崇已久的中共領導人見面。
1950年1月3日,龍雲從香港出發,當天抵達廣州,他在雲南陸軍講武堂讀書時的老同學葉劍英熱情迎接;14日,抵達漢口,林彪隆重招待;1月18日,龍雲專車抵達北京。
從此,龍雲在北京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副主席等職務。
龍雲心情舒暢的時間並不太長。到1957年,“大鳴大放"開始,早就有一肚皮話要說的龍雲不與盧漢和張沖商量,在一屆四次全國人大雲南組大放一炮。他言辭鋒利,直指三個問題:蘇聯對中國欺負太甚;雲南稅負和徵收沉重;少數民族地區的階級鬥爭和土地改革為時過早。
這番話又給他帶來了災難。龍雲受到蠻橫批判,“挑撥中蘇友好關係”,“煸動少數民族反黨”等大帽子一頂頂壓下來;“土皇帝”,“家天下”,“販賣鴉片”等罪狀在批判中反覆使用。
這一年,他被劃為“右派”。
1962年6月27日,七十八歲的龍雲在北京病逝,一代傳奇人物謝幕。他的訃告新華社推遲二天向海內外發布,為的是在發布訃告的同時,宣布為他摘去“右派”帽子。
龍雲治喪委員會主任由陳毅擔任,周恩來看望慰問了他的家屬,稱他一生有“反蔣,抗日,聯共”三大功勞。
龍雲的葬禮按家鄉風俗舉行,他的遺體嘴裡放置了紅棗,腰部裹著放了絲綿和紅棗的紅緞。遺體火化後,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