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肅親王說:“你們革命黨的確有很多傑出的主見,但你們也應該認真傾耳聽聽我們的看法。說實話,我認為‘三民主義’是一種見識偏狹的理論,不能成為今後中國的指導理念。為什麼要宣揚滅滿興漢?這樣宣揚民族仇視能夠使中國實現五族協和嗎?為什麼要搞平地起風波的流血革命,我們不是已經答應實行憲政,讓各種政治主張都有實現的機會。用和平的憲政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是比用很多人命財產損壞的革命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更好嗎?鄰國日本不正是君主立憲的成功榜樣嗎?”

  汪精衛反駁說:“我們主張革命的時候,很多人用日本君主立憲成功的事例來反對革命。但日本明治維新,是西鄉隆盛用武力從幕府手中奪來的政權,絕不是幕府微笑著把政權交出來的。現在中國搞君主立憲,並不能解決長年的腐敗弊害,而且把國會作為民權的支柱不過是一種幻想,國會只不過是君主的傀儡走狗而已。只有民主革命才是救中國的唯一道路。”

  肅親王說:“中國的政治十分複雜,各種民意紛纏不一,改革政體豈能操之過急?螳螂在前,黃雀在後,列強不是在覬覦著我們嗎?不忍不謀則亂,還請汪先生三思。”

  結果每次都成了辯論,各講各的理。兩人立場如此不同,怎能形成什麼共識?不過,在幾番接觸中,二人對對方的品德都產生了尊敬。後來汪精衛談到肅親王,說:“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肅親王則說:“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黨反叛朝廷了!”

  汪精衛事敗入獄,人在紐約的孫中山嘆道:“汪精衛是我們的一個大人才啊,失去他等於砍掉了我一條手臂!”一度陷入分裂的同盟會為了營救汪精衛又團結起來了,各地組織都在行動;而民眾也看到,革命黨可不是一個叫人家子弟送死、領袖們舒舒服服的團伙,他們的信念和決心如此堅貞如此深厚,中國的希望就在他們。

  六

  汪精衛在牢里吃什麼?每日三餐都是一碗霉變的陳米飯和一條咸蘿蔔,每五天才可以吃到一次豆腐,逢年過節則每人賞肉半斤。這日子基本不是人過的,就在這裡,汪精衛寫下了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所出的《被逮口占》四絕句,全組詩是:

  街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

  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

  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

  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

  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終身監禁,何日是頭?汪精衛愁看鐵窗外的雲天。

  忽然一天,一個獄卒塞進來十個熟雞蛋。汪精衛疑惑地接在手中,立即明白:是她!

  汪精衛急促地翻轉著雞蛋查看,果然在其中一隻上,寫著一個小小的“璧”字!

  汪精衛知道,陳璧君冒死到北京救他來了。她已買通了獄卒,可以和汪精衛聯絡了。

  汪精衛給她寫了首詞:“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斗。眼底新年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詞後,他又寫了五個字“勿留京賈禍”,催促她快快離開危險的京城。

  陳璧君來信了,她的信堪稱愛情史上的一篇光輝文獻:“我們兩人雖被牢獄的高牆阻擋無法見面,但我感到我們的真心卻能穿過厚厚的高牆。我將遵從你的忠告立即離開北京,不過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談。你我兩人已不可能舉行形式上的結婚儀式,但你我兩人從現在起,在心中宣誓結為夫婦,你看好嗎?”

  汪精衛熱淚盈眶,咬破食指,寫下一個鮮紅的“諾”字。

  在獄中苦熬時光的汪精衛沒想到革命形勢發展如此之快,入獄僅一年半,武昌起義爆發,隨即各地響應,清王朝土崩瓦解。風雨飄搖的清廷趕緊宣布只要有人保釋,政治犯可立即釋放。剛剛從家鄉東山再起、滿心長遠盤算的袁世凱主動做了頭號政治犯汪精衛、黃復生的保釋人。1911年11月6日,汪精衛和黃復生重獲自由,北京各界一千餘人涌到法部大獄門前,歡迎這兩位刺殺攝政王的英雄出獄。

  1911年12月,汪精衛乘船到上海,那裡,陳璧君正等著他。

  七

  這對革命情侶的故事無法慷慨淋漓寫到底,原因眾所周知:抗戰中,汪精衛、陳璧君叛國投敵,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時任國民黨副總裁、行政院院長的汪精衛目睹日軍的強大、中國國內各軍事勢力的不團結和抗戰代價的慘重,對抗戰前途十分悲觀,思想逐漸傾向所謂“和平救國”。在和日方暗中接觸商談多次後,他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脫離抗戰陣營,投向日占區,與日本合作,發起“和平運動”,以實現“曲線救國”。

  這個決定之後的汪精衛,在中國人眼裡,就再也不是當年滿腔熱血的英雄義士汪精衛了。他的一生,大英雄與大漢奸,如此判然劃分。

  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攜陳璧君等家眷和部下飛離民國戰時陪都重慶,抵達昆明;19日,汪精衛等飛抵越南河內;29日,汪精衛在河內發表著名的“艷電”,正式投向了日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