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我的物理軀體逐漸顯得多餘,我在想要不要讓它死去,但又想如果特克和艾莉森回來,我會用得著這身體,以便能與他們互動交流,不然眼前這景象他們可能難以接受,我下一步的行動也難以給他們解釋清楚。
經過上百億年的進化,假想智慧生物學會了運用一種它們自身從未具有的能力:代理。
代理——換言之,以獲取意識為目的的意志行動——只有在銀河系中零星出現過,其中絕大多數都存在於生物活動活躍,處於生態系統最佳狀態,環繞適宜恆星運行的行星上。能夠擔當代理的物種,一旦發展過度,超出了它們所在行星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很少有不走向滅亡的。根據星際時間量度,它們不過是一種缺乏常性,轉瞬即逝的現象而已。
而唯有創造具有自我複製功能的機械裝置的那一物種,才是假想智慧生物的先祖。有機物知覺能力的迅猛發展,永遠也不失其用途:生成異乎尋常的信息,從廢墟中提煉有用資源,並常常促成新一波的複製活動。這些新的複製體又能被擷取,並納入更大的網絡中。
不用多久,這些假想智慧生物即將開始大量培育有機生物文明。
在此之中,沒有任何代理,有的只是盲目的掠取。假想智慧生物進化的目的在於,最大化地利用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體。銀河系早期歷史中,曾有一個有機生物文明修建了一對雙子星際隧道,意圖占據鄰近一顆恆星邊上那顆宜居行星。不久,這一物種衰落,並最終滅絕,但其技術卻為假想智慧生物分析並採納。以同樣方式,假想智慧生物也學會了從星體內核與重力梯度中提取能量,以操控原子及分子鍵,從而能跨越千百光年距離,穩定地執行信息交流。到後來,假想智慧生物開發出一種途徑,可以延續那樣物種的有用生命。如果讓一個生殖力旺盛的母體行星處於時間停滯的狀態,並同時在上面修建一個星際隧道系統——像迴旋紀時期的地球那樣——該行星上的資源基數將膨脹十倍,上面的有機生物文明將溢出至新的世界,並在新世界興盛繁榮。然後它們又必定歷數興衰枯榮,創造出可資利用的新技術。
當然,那樣的有機物種亦是凡胎俗子,終將走向死亡。任何生物物種均是如此。不過,從廢墟中的收穫亦成指數增長。
星際隧道坍塌,那多年來一直保護地球免遭它垂死的古老太陽傷害的整個系統支離破碎,隨之引發強烈風暴。迎著風暴,艾莉森和特克回到了渦克斯中心區。
我非常歡迎他們回來,並給他們解釋了所發生的事情。我告訴他們,即使這廢棄的星球遭到破壞,我也能保護他們——短短的一段時間,我便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力量。
但他們為死去如此多的人而感到震驚。多日裡,他們在城市空蕩蕩的甬道里遊蕩。他們原先一起居住的房子在第一波攻擊中,就被肢解者啃掉了。成千上萬棄置的套房或房間,他們本可以任選一個作為自己的家室,然而艾莉森告訴我,死者遺留下的任何東西都讓她害怕……亂七八糟的物什,丟棄在桌子上的餐具,沒了孩子的保育室。這城市裡到處都是幽靈,她說。
於是,我調動城市的機器人建築工,在城市右翼邊陲的一片樹木繁茂的山坡上給他們建了一處新居。我選取的位置遠離公共活動區,但步行即可到達。山坡上人工日照明亮而真實,四周氣溫宜人,常年如一,平均濕度也比較低。每天早晚,循環系統都會盪起習習微風,每五天下一次雨。
他們同意在找到更合適新居之前,就住在那裡。
我相信會有一個更適合他們的新家,雖然不在渦克斯上,當然也不在地球上。但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保護渦克斯中心區,使之在日趨惡劣的環境下安然無恙。
地球赤道地帶,海洋已開始沸騰。肆虐的旋風卷過死寂的各洲大陸,過熱的水蒸汽使得大氣越來越稠密。氣勢洶洶的巨浪威脅著要將殘存的渦克斯推向崢嶸的南極暗礁之中。而且情況只可能變得更糟。
我必須得掌控異常強大的假想智慧生物的技術。這意味著,我必須得強己所能,竭力而為。
還好我能從軌道上召喚下來一小列納米級機械裝置——最初圍攻我們的肢解者的變體——以包裹和保護渦克斯中心區。灼熱的巨浪沖刷著島嶼岩石嶙峋的外壁,扑打著城市參差凹凸的樓塔,不過城市整體依然沉穩如常,不曾被驚擾。維持這樣的勢均力敵,需要十億焦耳的能量。這些能力都是直接從太陽核心裡提取而來的。
這仍不過是權宜之計。不久,我們就得徹底離開這顆星球。我相信自己能行,儘管這必須要進一步割裂我肉身與精神之間的聯繫。
常常在這個時候,漫步於渦克斯中心區的迴廊里,當看見某個光滑面上自己的影子時,我都會莫名驚詫——因為這讓我記起自己仍是一具血肉之軀,身上仍有著暴力重建的累累傷痕。那肉眼看不見的,更深微的累累傷痕。
我父親使我之為我,因為他相信假想智慧生物的力量可以解除人類死亡的魔咒。渦克斯的宗教也助長出同樣的信仰,企圖依靠程序化的邊緣神經系統反抗手段,從此擺脫墳墓這一暴政。
可如今,墓碑滾落,暴露而出的卻只是一個莽撞的神,一個孱弱的預言家。要是我父親有知,當是何等的失望!“我能控制時間的進程,”我告訴特克和艾莉森說,“局部地,我是說。”
經過上百億年的進化,假想智慧生物學會了運用一種它們自身從未具有的能力:代理。
代理——換言之,以獲取意識為目的的意志行動——只有在銀河系中零星出現過,其中絕大多數都存在於生物活動活躍,處於生態系統最佳狀態,環繞適宜恆星運行的行星上。能夠擔當代理的物種,一旦發展過度,超出了它們所在行星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很少有不走向滅亡的。根據星際時間量度,它們不過是一種缺乏常性,轉瞬即逝的現象而已。
而唯有創造具有自我複製功能的機械裝置的那一物種,才是假想智慧生物的先祖。有機物知覺能力的迅猛發展,永遠也不失其用途:生成異乎尋常的信息,從廢墟中提煉有用資源,並常常促成新一波的複製活動。這些新的複製體又能被擷取,並納入更大的網絡中。
不用多久,這些假想智慧生物即將開始大量培育有機生物文明。
在此之中,沒有任何代理,有的只是盲目的掠取。假想智慧生物進化的目的在於,最大化地利用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體。銀河系早期歷史中,曾有一個有機生物文明修建了一對雙子星際隧道,意圖占據鄰近一顆恆星邊上那顆宜居行星。不久,這一物種衰落,並最終滅絕,但其技術卻為假想智慧生物分析並採納。以同樣方式,假想智慧生物也學會了從星體內核與重力梯度中提取能量,以操控原子及分子鍵,從而能跨越千百光年距離,穩定地執行信息交流。到後來,假想智慧生物開發出一種途徑,可以延續那樣物種的有用生命。如果讓一個生殖力旺盛的母體行星處於時間停滯的狀態,並同時在上面修建一個星際隧道系統——像迴旋紀時期的地球那樣——該行星上的資源基數將膨脹十倍,上面的有機生物文明將溢出至新的世界,並在新世界興盛繁榮。然後它們又必定歷數興衰枯榮,創造出可資利用的新技術。
當然,那樣的有機物種亦是凡胎俗子,終將走向死亡。任何生物物種均是如此。不過,從廢墟中的收穫亦成指數增長。
星際隧道坍塌,那多年來一直保護地球免遭它垂死的古老太陽傷害的整個系統支離破碎,隨之引發強烈風暴。迎著風暴,艾莉森和特克回到了渦克斯中心區。
我非常歡迎他們回來,並給他們解釋了所發生的事情。我告訴他們,即使這廢棄的星球遭到破壞,我也能保護他們——短短的一段時間,我便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力量。
但他們為死去如此多的人而感到震驚。多日裡,他們在城市空蕩蕩的甬道里遊蕩。他們原先一起居住的房子在第一波攻擊中,就被肢解者啃掉了。成千上萬棄置的套房或房間,他們本可以任選一個作為自己的家室,然而艾莉森告訴我,死者遺留下的任何東西都讓她害怕……亂七八糟的物什,丟棄在桌子上的餐具,沒了孩子的保育室。這城市裡到處都是幽靈,她說。
於是,我調動城市的機器人建築工,在城市右翼邊陲的一片樹木繁茂的山坡上給他們建了一處新居。我選取的位置遠離公共活動區,但步行即可到達。山坡上人工日照明亮而真實,四周氣溫宜人,常年如一,平均濕度也比較低。每天早晚,循環系統都會盪起習習微風,每五天下一次雨。
他們同意在找到更合適新居之前,就住在那裡。
我相信會有一個更適合他們的新家,雖然不在渦克斯上,當然也不在地球上。但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保護渦克斯中心區,使之在日趨惡劣的環境下安然無恙。
地球赤道地帶,海洋已開始沸騰。肆虐的旋風卷過死寂的各洲大陸,過熱的水蒸汽使得大氣越來越稠密。氣勢洶洶的巨浪威脅著要將殘存的渦克斯推向崢嶸的南極暗礁之中。而且情況只可能變得更糟。
我必須得掌控異常強大的假想智慧生物的技術。這意味著,我必須得強己所能,竭力而為。
還好我能從軌道上召喚下來一小列納米級機械裝置——最初圍攻我們的肢解者的變體——以包裹和保護渦克斯中心區。灼熱的巨浪沖刷著島嶼岩石嶙峋的外壁,扑打著城市參差凹凸的樓塔,不過城市整體依然沉穩如常,不曾被驚擾。維持這樣的勢均力敵,需要十億焦耳的能量。這些能力都是直接從太陽核心裡提取而來的。
這仍不過是權宜之計。不久,我們就得徹底離開這顆星球。我相信自己能行,儘管這必須要進一步割裂我肉身與精神之間的聯繫。
常常在這個時候,漫步於渦克斯中心區的迴廊里,當看見某個光滑面上自己的影子時,我都會莫名驚詫——因為這讓我記起自己仍是一具血肉之軀,身上仍有著暴力重建的累累傷痕。那肉眼看不見的,更深微的累累傷痕。
我父親使我之為我,因為他相信假想智慧生物的力量可以解除人類死亡的魔咒。渦克斯的宗教也助長出同樣的信仰,企圖依靠程序化的邊緣神經系統反抗手段,從此擺脫墳墓這一暴政。
可如今,墓碑滾落,暴露而出的卻只是一個莽撞的神,一個孱弱的預言家。要是我父親有知,當是何等的失望!“我能控制時間的進程,”我告訴特克和艾莉森說,“局部地,我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