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斯蒂諾克吉爾到布魯塞爾的公路上擁擠不堪,路右邊是向西加速行駛的德國軍車和牽引火炮,路左邊則是冒著酷熱和灰塵返回被摧毀城鎮的絡繹不絕的難民隊伍。我本來還想在布魯塞爾美美地吃上一頓午餐。這一景象使我胃口都沒了。
下午兩點,布魯塞爾。布魯塞爾倖免於難,它也是比利時唯一沒有被全部或部分夷為平地的城市。希特勒曾威脅要摧毀布魯塞爾,前提是如果比利時人通過該城調動部隊或該城不再是一個不設防城市。可能它的迅速陷落倒使其免遭劫難。
當你驅車穿過城區時,不時會看到被零星投擲的德國炸彈炸毀的房屋(只是為了嚇唬人嗎?)。城市中央運河上的所有橋樑——原先肯定有一打——都被英國人炸毀……
這是晚春溫暖的一天,街道上擠滿了當地居民。與我們在其他城鎮看到的一樣,人們的臉上是痛苦但自尊的神情。負責我們這4輛汽車的德國軍官走下車,向一個路人詢問如何去我們已經訂好座位的飯館。這位先生,看樣子像個教授,留著鬍鬚,戴著寬邊黑帽,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他很禮貌,但也很冷淡。德國軍官敬了個禮表示感謝。教授生硬地碰了碰他的帽檐。
不久,我們來到市中心,即火車東站前面,然後又粗魯且不必要地鳴著高音喇叭,沿著街道加速衝到大都會旅館前面的廣場上。和平時期我常在這裡漫步,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觀察布魯塞爾的好市民們、濃妝艷抹的妓女,大街上擺滿了你在德國絕對見不著的好東西,包括橘子、香蕉、奶油、咖啡、鮮肉;電影海報欄里張貼著好萊塢和巴黎最近的電影海報,廣場上的咖啡屋擠滿了人。
我們在皇家飯館吃飯,我在布魯塞爾時常到這裡。與德國軍官一起到這裡,我感到有些尷尬。好在領班及侍者都沒認出我來,也可能是裝作沒認出來。這家飯館和大都會旅館一樣都被軍方徵用,不過在吃飯期間也有兩三個平民進來並用餐——我想這可能是例外。我們吃得很好。這裡的德國人有不少是外交部和宣傳部的官員,但主要還是軍官。在柏林有幾年沒有吃到這麼好的飯菜了。
FO5《柏林日記 一九四零年》 亞琛,5月20日(午夜)(6)
我們中有人在幾分鐘內便將飯館中的美國香菸都買光了。我買了3盒“好運”牌香菸。在德國抽了一年劣質香菸後,我實在無法抵禦那種誘惑。我將把它們留在早飯時抽,一天抽一盒。大多數人都是成紙箱地買,這使我良心上感到輕鬆了一些。我們以10法郎兌1馬克的愚蠢比價付錢。午餐後,大多數人都跑出去用現在很值錢的馬克紙幣進行“搶劫”。他們買鞋子、襯衫、雨衣、婦女穿的絲襪,幾乎看見什麼買什麼。一名義大利人買了咖啡、茶葉、兩加侖食油,此外還買了鞋子和衣服。
F先生和我出去找一家我過去時經常光顧的商店;不是去買東西,而是去聊天。老闆娘正在商店裡招待顧客。她對我還有模糊的印象。她既震驚又害怕,但也表現得很勇敢。她仍然沒有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她說道:“事情來得太突然了。我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先是德國人進攻。然後是政府逃跑。我們不知道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是周五(今天已經是周一了),大約晚上8點,德軍開進了城。”她承認德國士兵的行為還算“端正”。
“你的丈夫在哪裡?”我問道。
“我不知道。他被動員參軍了。他上前線了。我沒聽到他的消息。我只能希望他還活著。”
兩名德國士兵晃悠著走了進來,每人買了6盒美國香菸。在德國他們最多只被允許購買10根劣質德國香菸。當他們離開後,老闆娘說道:
“我的鋪子仍然開張。但不知還能開多久?我們的貨都來自英國和美國。還有我的孩子。從哪兒能搞到牛奶呢?我弄到夠兩個月喝的罐頭牛奶。但喝完後又該怎麼辦呢?”
她停頓了一下。最後,她還是說了出來:
“說到底,事情最終會怎樣?我的意思是,你認為比利時還會像以前一樣嗎——保持獨立並保留我們的國王?”
“嗯,當然,如果同盟國獲勝,事情會像上次大戰後一樣……”我們只好說道。
“如果?……但是為什麼他們撤得這麼快?加上英國人和法國人,我們在比利時有100多萬軍隊。但他們還不如1914年那一點比利時軍隊守得時間長。我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們也不明白,隨後便離開了。回到我們停放汽車的飯館,我們一行中的個別人開始返回,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但許多人仍然沒有回來,於是F先生和我又到市政廳廣場上散步。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市政廳樓頂飄揚著納粹卐字旗。儘管如此,除了一群群的德國士兵外,廣場看上去一切如常。我們發現了一家美國銀行的辦事處。我們走了進行並要求見見經理。午餐前,我們曾要求德國人帶我們去美國使館,但遭到了拒絕。美國使館人員與比利時政府一起逃跑了,他們告訴我們。我抗議道,至少使館還會留下一個秘書看管。不是這樣,他們聲稱,只留下了一個門房。很明顯這是假的,但是F先生和我並沒說出來。要走路去的話有點太遠,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
下午兩點,布魯塞爾。布魯塞爾倖免於難,它也是比利時唯一沒有被全部或部分夷為平地的城市。希特勒曾威脅要摧毀布魯塞爾,前提是如果比利時人通過該城調動部隊或該城不再是一個不設防城市。可能它的迅速陷落倒使其免遭劫難。
當你驅車穿過城區時,不時會看到被零星投擲的德國炸彈炸毀的房屋(只是為了嚇唬人嗎?)。城市中央運河上的所有橋樑——原先肯定有一打——都被英國人炸毀……
這是晚春溫暖的一天,街道上擠滿了當地居民。與我們在其他城鎮看到的一樣,人們的臉上是痛苦但自尊的神情。負責我們這4輛汽車的德國軍官走下車,向一個路人詢問如何去我們已經訂好座位的飯館。這位先生,看樣子像個教授,留著鬍鬚,戴著寬邊黑帽,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他很禮貌,但也很冷淡。德國軍官敬了個禮表示感謝。教授生硬地碰了碰他的帽檐。
不久,我們來到市中心,即火車東站前面,然後又粗魯且不必要地鳴著高音喇叭,沿著街道加速衝到大都會旅館前面的廣場上。和平時期我常在這裡漫步,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觀察布魯塞爾的好市民們、濃妝艷抹的妓女,大街上擺滿了你在德國絕對見不著的好東西,包括橘子、香蕉、奶油、咖啡、鮮肉;電影海報欄里張貼著好萊塢和巴黎最近的電影海報,廣場上的咖啡屋擠滿了人。
我們在皇家飯館吃飯,我在布魯塞爾時常到這裡。與德國軍官一起到這裡,我感到有些尷尬。好在領班及侍者都沒認出我來,也可能是裝作沒認出來。這家飯館和大都會旅館一樣都被軍方徵用,不過在吃飯期間也有兩三個平民進來並用餐——我想這可能是例外。我們吃得很好。這裡的德國人有不少是外交部和宣傳部的官員,但主要還是軍官。在柏林有幾年沒有吃到這麼好的飯菜了。
FO5《柏林日記 一九四零年》 亞琛,5月20日(午夜)(6)
我們中有人在幾分鐘內便將飯館中的美國香菸都買光了。我買了3盒“好運”牌香菸。在德國抽了一年劣質香菸後,我實在無法抵禦那種誘惑。我將把它們留在早飯時抽,一天抽一盒。大多數人都是成紙箱地買,這使我良心上感到輕鬆了一些。我們以10法郎兌1馬克的愚蠢比價付錢。午餐後,大多數人都跑出去用現在很值錢的馬克紙幣進行“搶劫”。他們買鞋子、襯衫、雨衣、婦女穿的絲襪,幾乎看見什麼買什麼。一名義大利人買了咖啡、茶葉、兩加侖食油,此外還買了鞋子和衣服。
F先生和我出去找一家我過去時經常光顧的商店;不是去買東西,而是去聊天。老闆娘正在商店裡招待顧客。她對我還有模糊的印象。她既震驚又害怕,但也表現得很勇敢。她仍然沒有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她說道:“事情來得太突然了。我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先是德國人進攻。然後是政府逃跑。我們不知道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是周五(今天已經是周一了),大約晚上8點,德軍開進了城。”她承認德國士兵的行為還算“端正”。
“你的丈夫在哪裡?”我問道。
“我不知道。他被動員參軍了。他上前線了。我沒聽到他的消息。我只能希望他還活著。”
兩名德國士兵晃悠著走了進來,每人買了6盒美國香菸。在德國他們最多只被允許購買10根劣質德國香菸。當他們離開後,老闆娘說道:
“我的鋪子仍然開張。但不知還能開多久?我們的貨都來自英國和美國。還有我的孩子。從哪兒能搞到牛奶呢?我弄到夠兩個月喝的罐頭牛奶。但喝完後又該怎麼辦呢?”
她停頓了一下。最後,她還是說了出來:
“說到底,事情最終會怎樣?我的意思是,你認為比利時還會像以前一樣嗎——保持獨立並保留我們的國王?”
“嗯,當然,如果同盟國獲勝,事情會像上次大戰後一樣……”我們只好說道。
“如果?……但是為什麼他們撤得這麼快?加上英國人和法國人,我們在比利時有100多萬軍隊。但他們還不如1914年那一點比利時軍隊守得時間長。我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們也不明白,隨後便離開了。回到我們停放汽車的飯館,我們一行中的個別人開始返回,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但許多人仍然沒有回來,於是F先生和我又到市政廳廣場上散步。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市政廳樓頂飄揚著納粹卐字旗。儘管如此,除了一群群的德國士兵外,廣場看上去一切如常。我們發現了一家美國銀行的辦事處。我們走了進行並要求見見經理。午餐前,我們曾要求德國人帶我們去美國使館,但遭到了拒絕。美國使館人員與比利時政府一起逃跑了,他們告訴我們。我抗議道,至少使館還會留下一個秘書看管。不是這樣,他們聲稱,只留下了一個門房。很明顯這是假的,但是F先生和我並沒說出來。要走路去的話有點太遠,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