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當我們離開市政廳,魚貫而出那間大接待室時,我注意到後牆上有一塊巨大的銅牌,但有半塊被打掉。
“那是怎麼回事?”我問一名軍官。
他隨即大肆吹噓了一番德軍的榮譽感,這塊銅牌是紀念盧萬的烈士——即1914年被德軍抓為人質並槍斃的200名市民。正如全世界都知道的,這些市民中的頭面人物之所以被槍斃,只是由於比利時人對德軍士兵打冷槍。在1940年沒有發生打冷槍事件。這塊銅牌描述了野蠻的德國士兵,而為了捍衛德軍的榮譽,便將記述“英雄烈士及野蠻德軍”的那半塊銅牌毀掉。而另外一半銅牌記述了1914年比利時軍隊在保衛這片土地時的英雄事跡,德國人對此並不反對,因此將其保留下來。德國人只是反對打冷槍而已。
在火車站附近的廣場廢墟中,一座巨大的石質紀念碑仍然矗立在那裡,儘管德國人和英國人此次在那裡戰鬥了三天之久。這座紀念碑也是為了紀念1914年被槍斃的那些好市民們。上面甚至羅列了他們的姓名。迄今為止德國人還沒有將其炸掉。
我們在廣場上停下來喘口氣。臉上仍然帶著恐懼和震驚的難民們,已經開始逐漸返回家園,在廢墟中小心地走著。他們安靜、悲苦而驕傲。雖然這會使人很傷心,但我們還是叫住了一些人,試圖詢問他們一些問題。我們提出的一些問題是想弄清德國人對英國人火燒盧萬圖書館的指控,因為我們相信德國人是罪魁禍首,而美國人民的反納粹情緒將因此而進一步高漲。但是看到陪同的德國軍官,他們都變得謹言慎行,什麼也沒有跟我們說。他們什麼也沒看見,他們堅持說。在戰鬥期間他們並不在城裡。他們已經逃往山區。
“我怎麼可能看到什麼情況?”一位老人抗議道,眼中閃耀著怒火,看著德國人。一位比利時牧師也同樣謹慎小心。“我待在修道院的地下室,”他說道。“我為我的教民們祈禱。”一位德國嬤嬤告訴我們,她和56名孩子是如何在女修道院裡躲了三天。她的確記得周五即5月10日晨,炸彈開始從天而降。事先毫無警告。炸彈完全是不期而至。比利時並未宣戰。比利時並未對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她停了下來並注意到德國軍官正盯著她。
“你是德國人,是嗎?”其中一名軍官問道。
“是。”然後她便趕忙惶恐地說道:“當然,作為一名德國人,我很高興這一切都已過去,而且德軍部隊來到了這裡。”
德軍指揮官很明顯是受到了鼓舞,想帶我們去女修道院與更多的德國嬤嬤們談談,但是我們估計這只是為了宣傳而已,因此催促率領我們這幫人的軍官繼續前進。我們遂起程前往布魯塞爾。
大約中午時分,我們沿著灰塵漲天的公路駛向布魯塞爾,突然有人看見了斯蒂諾克吉爾(Steenockerzeel)以及那座中世紀城堡,奧托·馮·哈布斯堡和他的母親、前奧匈帝國皇后茲塔(Zita)住在那裡。我們停下車來以便看一看。這座城堡遭到了轟炸。
奧托的城堡是座古老建築,擁有無數塔樓,輪廓有些醜陋。城堡四周是一條泥濘的護城河。當我們接近城堡時,發現一部分屋頂被炸飛,一座牆看上去搖搖欲墜。窗戶都被震破。顯然這是高爆炸彈的衝擊波造成的。走得再近一些,我們發現了兩個巨大的炸彈坑,實際上與護城河聯成一體並使其更寬闊。很明顯,城堡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只是由於這兩枚至少500磅的炸彈都掉進了護城河,而河水和淤泥減弱了爆炸的破壞力。護城河距城堡僅60英尺,炸彈的投擲當然可以稱得上精確。顯然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傑作。
FO5《柏林日記 一九四零年》 亞琛,5月20日(午夜)(5)
但是為何要轟炸奧托·馮·哈布斯堡的城堡?我詢問一名德國軍官。他也說不清楚。最後他提出:“無疑英國人將城堡作為指揮部,因此當然算是個軍事目標。”後來我們在城堡里看了個遍,也未發現任何英國人曾經到過這裡的證據。
當我們進入城堡後,很快便發現它曾被劫掠過,雖然並非十分徹底。有跡象表明主人離去得很匆忙。在樓上臥室里,女人的衣服在地板、椅子和床上扔得到處都是,似乎那些人拿不定主意該帶哪些衣服,而且既無時間也拿不動太多衣服。所有衣櫥里都裝滿了衣服和長袍,整齊地掛在衣架上。在一個男人住的房間裡,書籍、運動衫、套裝、高爾夫球桿、留聲機唱片和筆記本扔得到處都是。在樓下客廳,這是一間布置得頗富資產階級情調的大房間,書籍、筆記本和瓷器在一張大桌子上雜亂無章地堆放著。一本關於昆蟲的大書很明顯被什麼人——可能是奧托本人——仔細地翻閱過。在樓上我認為是他的書房的房間裡,我注意到一本法文書,名字叫《即將到來的戰爭》(The Coming War)。我查看了他的書籍。有些極好的法文、德文和英文書。顯然他在讀書方面品味很高。當然,有許多是他的大學課本,都是關於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書籍。
我們花了半小時徹底檢查這些房間。其中大多數布置得非常糟糕。洗澡間簡直稱得上是原始。我還記得維也納霍夫堡宮的壯麗,哈布斯堡家族在那裡統治了數百年之久。兩者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們一行中有些人順便撿了不少紀念品,有刀劍、老式手槍和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我則撿了一頁奧托的英語作文紙留作紀念,很明顯這是他在最近訪問美國前溫習英文時所寫。感覺就像個強盜。一名德國軍官遞給我一頂奧托的學生帽。我順從地接了過去。有人發現了一些茲塔的名片並且給了我一張。上面寫著:“奧地利皇后及匈牙利的統治者”。我把它裝進口袋,當然也得算是個搶劫犯了。一條悲傷、飢餓、迷惑的小狗在混亂不堪的房間裡打著轉轉,然後又跟著我們到汽車那裡。我們將這座城堡留給了它。周圍一個人也沒有。
“那是怎麼回事?”我問一名軍官。
他隨即大肆吹噓了一番德軍的榮譽感,這塊銅牌是紀念盧萬的烈士——即1914年被德軍抓為人質並槍斃的200名市民。正如全世界都知道的,這些市民中的頭面人物之所以被槍斃,只是由於比利時人對德軍士兵打冷槍。在1940年沒有發生打冷槍事件。這塊銅牌描述了野蠻的德國士兵,而為了捍衛德軍的榮譽,便將記述“英雄烈士及野蠻德軍”的那半塊銅牌毀掉。而另外一半銅牌記述了1914年比利時軍隊在保衛這片土地時的英雄事跡,德國人對此並不反對,因此將其保留下來。德國人只是反對打冷槍而已。
在火車站附近的廣場廢墟中,一座巨大的石質紀念碑仍然矗立在那裡,儘管德國人和英國人此次在那裡戰鬥了三天之久。這座紀念碑也是為了紀念1914年被槍斃的那些好市民們。上面甚至羅列了他們的姓名。迄今為止德國人還沒有將其炸掉。
我們在廣場上停下來喘口氣。臉上仍然帶著恐懼和震驚的難民們,已經開始逐漸返回家園,在廢墟中小心地走著。他們安靜、悲苦而驕傲。雖然這會使人很傷心,但我們還是叫住了一些人,試圖詢問他們一些問題。我們提出的一些問題是想弄清德國人對英國人火燒盧萬圖書館的指控,因為我們相信德國人是罪魁禍首,而美國人民的反納粹情緒將因此而進一步高漲。但是看到陪同的德國軍官,他們都變得謹言慎行,什麼也沒有跟我們說。他們什麼也沒看見,他們堅持說。在戰鬥期間他們並不在城裡。他們已經逃往山區。
“我怎麼可能看到什麼情況?”一位老人抗議道,眼中閃耀著怒火,看著德國人。一位比利時牧師也同樣謹慎小心。“我待在修道院的地下室,”他說道。“我為我的教民們祈禱。”一位德國嬤嬤告訴我們,她和56名孩子是如何在女修道院裡躲了三天。她的確記得周五即5月10日晨,炸彈開始從天而降。事先毫無警告。炸彈完全是不期而至。比利時並未宣戰。比利時並未對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她停了下來並注意到德國軍官正盯著她。
“你是德國人,是嗎?”其中一名軍官問道。
“是。”然後她便趕忙惶恐地說道:“當然,作為一名德國人,我很高興這一切都已過去,而且德軍部隊來到了這裡。”
德軍指揮官很明顯是受到了鼓舞,想帶我們去女修道院與更多的德國嬤嬤們談談,但是我們估計這只是為了宣傳而已,因此催促率領我們這幫人的軍官繼續前進。我們遂起程前往布魯塞爾。
大約中午時分,我們沿著灰塵漲天的公路駛向布魯塞爾,突然有人看見了斯蒂諾克吉爾(Steenockerzeel)以及那座中世紀城堡,奧托·馮·哈布斯堡和他的母親、前奧匈帝國皇后茲塔(Zita)住在那裡。我們停下車來以便看一看。這座城堡遭到了轟炸。
奧托的城堡是座古老建築,擁有無數塔樓,輪廓有些醜陋。城堡四周是一條泥濘的護城河。當我們接近城堡時,發現一部分屋頂被炸飛,一座牆看上去搖搖欲墜。窗戶都被震破。顯然這是高爆炸彈的衝擊波造成的。走得再近一些,我們發現了兩個巨大的炸彈坑,實際上與護城河聯成一體並使其更寬闊。很明顯,城堡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只是由於這兩枚至少500磅的炸彈都掉進了護城河,而河水和淤泥減弱了爆炸的破壞力。護城河距城堡僅60英尺,炸彈的投擲當然可以稱得上精確。顯然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傑作。
FO5《柏林日記 一九四零年》 亞琛,5月20日(午夜)(5)
但是為何要轟炸奧托·馮·哈布斯堡的城堡?我詢問一名德國軍官。他也說不清楚。最後他提出:“無疑英國人將城堡作為指揮部,因此當然算是個軍事目標。”後來我們在城堡里看了個遍,也未發現任何英國人曾經到過這裡的證據。
當我們進入城堡後,很快便發現它曾被劫掠過,雖然並非十分徹底。有跡象表明主人離去得很匆忙。在樓上臥室里,女人的衣服在地板、椅子和床上扔得到處都是,似乎那些人拿不定主意該帶哪些衣服,而且既無時間也拿不動太多衣服。所有衣櫥里都裝滿了衣服和長袍,整齊地掛在衣架上。在一個男人住的房間裡,書籍、運動衫、套裝、高爾夫球桿、留聲機唱片和筆記本扔得到處都是。在樓下客廳,這是一間布置得頗富資產階級情調的大房間,書籍、筆記本和瓷器在一張大桌子上雜亂無章地堆放著。一本關於昆蟲的大書很明顯被什麼人——可能是奧托本人——仔細地翻閱過。在樓上我認為是他的書房的房間裡,我注意到一本法文書,名字叫《即將到來的戰爭》(The Coming War)。我查看了他的書籍。有些極好的法文、德文和英文書。顯然他在讀書方面品味很高。當然,有許多是他的大學課本,都是關於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書籍。
我們花了半小時徹底檢查這些房間。其中大多數布置得非常糟糕。洗澡間簡直稱得上是原始。我還記得維也納霍夫堡宮的壯麗,哈布斯堡家族在那裡統治了數百年之久。兩者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們一行中有些人順便撿了不少紀念品,有刀劍、老式手槍和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我則撿了一頁奧托的英語作文紙留作紀念,很明顯這是他在最近訪問美國前溫習英文時所寫。感覺就像個強盜。一名德國軍官遞給我一頂奧托的學生帽。我順從地接了過去。有人發現了一些茲塔的名片並且給了我一張。上面寫著:“奧地利皇后及匈牙利的統治者”。我把它裝進口袋,當然也得算是個搶劫犯了。一條悲傷、飢餓、迷惑的小狗在混亂不堪的房間裡打著轉轉,然後又跟著我們到汽車那裡。我們將這座城堡留給了它。周圍一個人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