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75年,潘漢年、揚帆分別被遣送到湖南洣江和湖北沙洋的勞改農場“監督改造”。

  1976年10月,歷史經歷了又一次的重大轉折。當風暴過後,天空逐漸變得較為明朗時,潘漢年、揚帆都仿佛看到了一線曙光,從而萌發了新的希望。他們對於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正的懲罰,過去就沒有從思想深處接受,現在是更加不服了。於是他們開始為自己申訴,希望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機關能夠實事求是地複查他們的案件,還歷史以公正。

  不過歷史的轉折與發展仍然有一個曲折過程。在一段時間內,“凡是派”在一系列問題上還起著主導作用,潘揚案件豈能輕易推倒,潘揚的申訴當然也就得不到及時的處理。不幸的是,經歷了多年折磨,已經年逾古稀的潘漢年再也等不到撥亂反正的一天,終於在1977年的4月含冤抱屈離開了人世。直到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工作才真正取得歷史性的進展,潘揚案件開始引起了高層人士的關注。

  1981年,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終於開始對潘揚案件進行全面複查。整整經過一年半時間的艱巨工作,1982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發出了《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的紅頭文件,宣布“撤銷黨內對潘漢年同志的原審查結論……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黨籍,追認潘漢年同志的歷史功績,公開為他恢復名譽。”文件對潘漢年一生重新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指出:“潘漢年同志幾十年的革命實踐充分說明,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在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3年,中央對揚帆也同樣作出了徹底平反的決定,這為他安度晚年創造了有利條件。

  曾經轟動一時的“潘漢年揚帆反革命集團案”,如今早已煙消雲散,成了一頁歷史,然而這卻是一頁令人痛心,令人難忘的歷史。

  7.3 潘漢年、董慧夫婦的最後歲月

  鄒烈華

  潘漢年、董慧夫婦的最後歲月是在湖南省茶陵縣洣江茶場度過的。

  1982年中共中央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後,中共上海市委為做好因“潘案”而被錯誤處理的同志的複查平反和善後工作,成立了中共上海市委“潘案”落實政策清理小組。“潘案”清理小組成立後的首件大事,就是遵照中共中央和陳雲同志的指示,辦理好潘漢年同志的善後事宜——把潘漢年、董慧夫婦的骨灰從湖南移送到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安放。我當時在市委“潘案”清理小組辦公室工作,曾於1983年三四月間兩次赴洣江茶場和長沙市,找過當年與潘漢年、董慧夫婦有過接觸的省勞改局、洣江茶場的幹部,曾服侍過董慧同志生活的保姆,為他們看病的醫務人員等。現將見到的和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寫出來作為資料供更多人了解和參考。

  潘漢年、董慧夫婦在洣江茶場的日子裡

  “文化大革命”對潘漢年、董慧夫婦來說,猶如雪上加霜。他們在1955年蒙冤遭到錯誤處理後,於1963年已被假釋,居住在北京團河農場。1967年5月又遭“四人幫”加害,被重新收監關押、審查。潘漢年從原判15年有期徒刑改為無期徒刑(未辦改判手續),永遠開除黨籍。董慧在審查期間因左腿骨折致殘,關了8年後給了一紙“維持原判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結論釋放。不久,根據當時中央專案三辦的意見,將他們從北京秦城監獄移送到湖南省茶陵縣洣江茶場“勞動”和“安置”。下面是當年移送潘漢年同志的公文:

  湖南省公安廳:

  根據中央決定,將潘漢年放在你省勞改單位勞動。

  致

  禮

  公安部秦城監獄

  1975年5月27日

  潘漢年於1975年5月27日在中央公安部十五局屬的專案組以及秦城監獄和湖南勞改單位派出的人陪同下從北京乘火車,於29日到達長沙,當天即與三天前(5月26日)已到達長沙的董慧會合後同赴洣江茶場。

  在洣江茶場,我見到一間土紅色磚牆、瓦頂的小平房,這就是潘漢年、董慧夫婦度過最後歲月的住屋。此屋座落在場部辦公樓與職工宿舍之間,原為男、女職工洗澡房,以後也住過人,有25平方米大小,內隔兩間,其中一間為灶間,屋外有自來水,鄰近是職工食堂。據當時上面的要求,因潘漢年是“中央專案組單線審查對象”,屬“敵我矛盾”,所以給他們住房既不能和其他犯人在一起,又不能和幹部職工在一起,同時又要在管理幹部的視線之內。對潘漢年、董慧夫婦來說,在他們再次被關在秦城監獄8年後能重新相逢,已經是相當滿意了。所以,當茶場的幹部徵求他們的意見時,潘漢年連聲說:“可以、可以。”潘漢年在這裡一直住到1977年3月24日病重送長沙醫治,歷時1年9個月又5天;董慧一直住到1979年2月23日送醫院,2月24日去世。

  潘漢年早在1967年重被收監關押時,已患有肝功能不好的毛病,因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身體一直不太好。他在洣江茶場的勞動,就是做些家務,去食堂買飯菜。後來,由於董慧腿殘行走不便,高血壓病也越來越重,茶場幹部徵得他們的同意,選派了幹部家屬每天去料理、照料董慧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一位叫王芝蘭的,一直照顧到董慧病逝。




章節目錄